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什么是变?什么是不变?首先我要对"变"做一个界定,"变"不仅是"突变""巨变",一夜之间的戏剧性变化,也可以是另外一种变法,即"演变""渐变""缓变"。后者可能更是常态,而巨变、一夜之间的变化不是常态,毕竟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渐变、缓变、演变。  相似文献   

2.
《家庭科技》2011,(5):45-45
一个犹太商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贷款部经理问:"请问先生有什么事吗?"犹太商人答:"我想借些钱。""好啊,你要借多少?""1美元。""只需要1美元?""不错,只借1美元。" "可以吗?""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  相似文献   

3.
阿德 《家庭科技》2014,(10):57-58
网络电商已经成为造节的主力军,除"618""818""双11"等著名节日之外,各类自造的"小节"让消费者应接不暇。与商家日渐频繁的造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对于"节日"的关注度越来越低。互联网时代,究竟怎样的促销方式才算理性,才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呢?网络造节也疯狂消费者一个月要过多少次电商节日呢?就8月份来说,苏宁有"818"庆典,京东商城有家电周年庆、国美在线进行"巅峰战"促销,加上1号店,每个月过四五次节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4.
近日,媒体一则新闻引发一片唏嘘:一对"90后"夫妻相识1个月就"闪婚",结婚后第四天又"闪离"。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巫昌祯教授曾感叹:"你知道如今‘80后'‘90后'‘闪婚闪离'的速度有多快吗?我知道的最快纪录是25分钟。""80后""90后"这种"闪婚闪离"的婚姻现象被人们称为"跳婚"。 离婚率居高不下,安徽、江苏、上海等地相继出现"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治疗室""离婚劝和感情化解室"等婚姻急救机构。喜人的是,那些"被急救"的婚姻成功劝和率高达70%,而"80后""90后"夫妻又是这个数据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案例"我女儿今年考上大学了,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但是学校在外地,我们很不放心。"一位母亲跟心理医生说。"您不放心什么?还有什么让您担心的事情吗?"医生问。那位母亲沉吟片刻后说:"我最担心她谈恋爱。她就要一个人去外地上大学了,现在好多年轻人一谈恋爱就住在一起。要是不成,女孩子不就被白占便宜了吗?""看得出来,您是一位细心的母亲。您女儿对谈恋爱是什么态度?""她表示不会谈恋爱,但谁知道呢?她拍毕业照时,还和几个男生单独合影呢。  相似文献   

6.
隐地 《家庭科技》2011,(3):11-11
在一个同学孩子的婚礼上,对面有位女士和我打招呼,拿起酒杯敬酒,并问我:"你还记得我吗?"我连忙拿起酒杯站起来回敬,"记得记得。"等我坐下,旁边同学问道:"那是谁?"我立刻脸露尴尬,"只是眼熟,但我记不起她的名字了。""那你怎么说记得记得?""一桌陌生人都看着我,如果我说不记得,不是会弄得她很窘吗?"  相似文献   

7.
苗元江 《家庭科技》2013,(11):43-43
不知从何时起,"陌生人"成了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词语。"别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别轻易理睬陌生人的搭讪""别给陌生人开门"……每个人心里都绷着这几根弦,将人际间的友善和温情拒之千里。记忆中那些在邻居家吃饭、写作业的温情画面正离我们远去。有人形象地比喻:"我们就像把自己装在瓶子里,能看到外面,也渴望交流,却很难走进对方的瓶子里。"为何人与人的关系日渐疏远?首先,我国已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文化层  相似文献   

8.
蒋葳 《家庭科技》2014,(11):47-47
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有说脏话的经历,科学研究发现:咒骂是人类的原始本能,甚至是人类灵魂的"止疼药"。大脑里的"脏话制造机"脏话到底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人的大脑里有一个"脏话制造机",这构造的核心就是"边缘系统"。大脑像一个球,可以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一般说来,左半球负责语言加工和处理,而右半球负责情绪功能。语言加工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它是在大脑皮层中进行的。情绪和本能被认为是大脑的"低级"功能,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为永久的消除德国对战后世界和平的威胁,盟国对其实行了一场强制化的民主改造,它包括"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军事化"和"民主化"。其中,最为重要、也最受争议的是"非纳粹化"。由于战后西方盟国对德问题考虑的角度不同,直接形成了西占区内部非纳粹化迥然相异的特点,这给德国的非纳粹化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natural rights"的翻译,"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这两种译法各有利弊。被认为容易引起误解的"天""人""赋"三者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西方近代的人权理念的,而当代汉语中的"自然"一词不足以表达出西方近代人权观的神圣性和革命性。综合来看,"天赋人权"的译法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1.
运用翻译文化研究派、翻译中叙事重构和韦努迪的译者隐身论等理论,对译者的身份嬗变和身份定位研究表明,译者文化是从边缘走向中心、由隐蔽走向彰显,译者则从传统译论中的"隐身人""、奴仆""、模仿者"、"舌人"和"传声筒"成为了源语文本的"操纵者""、叛逆者""、征服者"、"改写者"和"吞噬者"。  相似文献   

12.
陈向红  黎昌抱 《广西社会科学》2006,(3):190-192,F0003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人类交往的一种新兴媒体语言。网络聊天中采用非规范手段来表情达意,这些手段包括拟声词、英语曲折变化、叠音名词、汉语拼音首字母缩略等语言手段和电脑键盘上的符号、改变字体大小或颜色、借用标点符号等非语言手段。  相似文献   

13.
冯雪冬 《理论界》2012,(1):128-131
汉语的"衣""裳""裙""裤"发展至今天的"衣裳""衣服""裙子""裤子"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文章在描写这一过程的同时,分析了早期的"衣""裤"的所指和义位,对"裳""裙""裤"之间的关系和"裙""裳"的历时演变进行了探讨,初步确定"衣裳""衣服""裙子""裤子"的产生时间,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在相应词条释义上作了商榷,在二典词条引例的基础上将其首现时代提前。  相似文献   

14.
晨曦初露,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将熟睡的老王惊醒。"外面在干什么呀?"睡意未消的老王揉揉眼问。"对门住新户了呗。"妻子回答。"嗯,又是乡岙人(岙ao:山间平地。浙江、福建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为"岙")。"老王叹了一声,蒙头又睡。  相似文献   

15.
《家庭科技》2011,(9):49-49
生活中,桶装饮水机在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非常普遍。然而,当享受着饮水机带来的便利时,你有没有想过:饮水机是否定期"洗脸""洗澡"?你是否知道:如果三个月不清洗,再"密闭"的饮水机也会大量繁殖病毒和细菌。专家提醒,饮水机看似让人喝上了好品质的水,实则"二次污染"现象很严重。  相似文献   

16.
略评《中庸》──是适中至当,还是平凡庸碌?(香港)黄展骥常听说:"中庸之道是最正确、美好、适当适中的道理。""中庸之道是最高深、最不偏不倚的正常、平实人生哲理。"人们究竟在说什么?这两句话有什么分别?让我们作点分析。如果它意谓"在两极端之间折衷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以《大学》"三纲"、"八目"为标准,可以发现《大学》所提及的小人、民、人、君子、贤人、仁人和圣人等属于逐步提升的人格境界。小人、民达不到"三纲"的标准,民是"明德""萌而未发"之人;人是有主体意识的,"明德"已发而未发,可能处在"格致正诚"的阶段之中,但是还达不到"修身"境地之人;君子能"明明德"、"亲民",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贤人有德有才,能够"治国",且能坚守与实践仁德,但达不到"止于至善"而"平天下"的理想境地;仁人、圣人属于完美的理想人格境界,尤其是圣人,能"止于至善"而"平天下"。  相似文献   

18.
由于传播速度快、阅读广泛,信息社会的文字写作极为重要.在鱼目混珠的文字作品中,总有行间段落令人咀嚼回味、流连忘返,因其通俗易懂、风格迥异或是意义非凡.笔者将其称之为"警语式文体"."警语式文体"运用时下的传媒语类传授必要的哲学、知识和技能,努力将一个较大的篇章分解成较小的,易操作的语段.这些语段是经过思索和技能、满载激情与呵护雕琢而成的.它们充分说明了生活在信息社会或者网络世界并非意味着我们应该忘却我们首先并最终是"学习语言的躯体",这一唯一使我们成为人类,成为"文字人"的属性.  相似文献   

19.
王毅 《船山学刊》2012,(2):66-70
《易·坤》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句读和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从语言的形式结构和押韵的角度分析,应该标点为"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大不习"的正确释义是"很没有必要重复占卜"。其中,"习"是"重复"之义,"大"是程度副词,表示"非常地、很"。  相似文献   

20.
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通过分析88个网络聊天活动中的476个礼貌策略实例,辨别出4种礼貌策略: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非公开的礼貌策略和表情符号礼貌策略.研究表明,聊天双方在网络聊天室中最常用的是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其次是非公开的礼貌策略和表情符号礼貌策略.最常用的礼貌语言体现形式依次是:模糊限制语,使用小集团身份标志,表情符号,开玩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