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颖 《家庭科技》2016,(4):34-35
正每个人身边都会有那么几个"有毒朋友"。这些人见不得你比他好、有意无意地挖苦你、嘲笑你。要想摆脱"有毒朋友"的困扰,最理性的解决办法是静下心来,定期盘点并清理自己的朋友圈。交友要谨慎,"有毒朋友"就在身边纽约的琼森曾深受"有毒朋友"的困扰。他说:"他们表面上与你很亲近,实际上却是要和你一较高下。在酒吧里,他们会笑  相似文献   

2.
, 《家庭科技》2013,(1):1-1
某网站开展民意调查,请大家看看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最幸福。有人留言说,她生活得最幸福。她拥有别墅、宝马,还有许多存款,一支口红就上千块,每天晚上都在酒吧、夜总会疯狂到凌晨两三点。"你说我这样玩,我老公会有意见,错了。他也很忙啊,常常夜不归宿,到处谈生意。你叫我要多管管他,小心他在外面有小三。哼,我才不管呢,只要他给我钱就行。有钱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3.
温和的人民 走在金边街上,如果你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在你表示抱歉之前,说"对不起"的,往往是那个被你踩到的人.柬埔寨是信奉小乘佛教的国家,人们普遍谦和知礼,习惯忍让,即便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也极难听见汽车鸣喇叭的声音. 这个国家收入低,消费更低,在暹粒的洋人街,有一个叫Red Piano的酒吧,它因《古墓丽影》的主演Angelina Jolie经常光顾而闻名,是这里最昂贵的酒吧,然而一杯扎啤也就五美金上下,而在较为普通的酒吧里面,一大杯扎啤甚至只需0.5美金,相当于三元人民币,实在是超划算!但可别以为柬埔寨人因此就会对外国人"痛开杀戒".刚到柬埔寨的时候,一次乘坐当地人的摩托三轮车去逛街,上车之前,不会英文的司机跟我比划两根手指,我想那意思是两块钱吧,也没多想就跳上了车,直到抵达目的地我才发现自己居然忘记了事前换美金小钞!无奈地望着钱包里的百元人民币,我只好跟他打哑语,希望他等我去旁边的小商店买点东西后换来零钱给他,不料他见我下车,立即很着急的样子,在我身后大喊着什么,我只当他是因不相信我,于是径直走向小店,待懂英文的店主把零钱找到我手里后,好心地对我解释说:"司机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两块钱,不给也没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是因为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对社会非常失望。 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个老人路过那里,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随便地扔在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接着又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相似文献   

5.
王子光临 和萨维尔街上的其它裁缝店一样,Anderson&Sheppard有着上百年的悠久历史,106年.查尔斯王子定制新衣的程序和其他老客户们一样:确定制衣时间,打电话派人送来衣料;选好想要的材料和款式,派人将王子想要的风格传达给首席裁缝赫奇柯克师傅(Mr.Hitchcock).一些新客户必须亲自上门让裁缝们测量身材尺寸,这些细节将被记录进"尺寸册"内,一个真皮封面的小笔记本,等同于萨维尔街裁缝们的Vip名册,里面包含了客户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身材每一处的尺寸.客户必须亲自手签上自己的名字,确认尺寸无误,以防日后因衣服不合身而闹纠纷.只有查尔斯王子是例外的,当年是一位代理人替他签的名,而且写的是"查尔斯·史密斯",当然,也没人会担心他会挑事赖账.  相似文献   

6.
亲情最简单     
地狱之门"哐当"一声,把年轻人关在里面了.那些没有被关进去的人站在门前,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首先过来的是他的朋友,他对地狱之门的看守说:"放他出来吧,他还很年轻,还有很多活儿要做.也许他会改正,把活儿做完." 接着过来的是他的情人,她手抓住栅栏,泪如雨水般地洒落.  相似文献   

7.
胡杨 《家庭科技》2021,(5):40-41
一直以来,在公交、地铁上给老人让座已成为敬老传统习惯,而大连76岁的"硬核老人"刘增盛偏要与这个"习俗"对抗,他身上挂的LED显示牌上写着"勿需让座"4个字.他想传递的是一种老人和年轻人互相平等、相互理解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郑吉雄 《文史哲》2011,(3):163-175
从学术因缘的角度看,章学诚的思想不止是戴震思想的对立,也是一种延续与发展。戴震在经学研究中凸显了文化的意识,认为"礼"源起于人伦日用,从"礼"的典章制度中言"理",与宋儒争"天理"的解释权。但戴震大概始料未及,他毕生未尝给予过敬意的、一位冲撞他的年轻人章学诚,已在不知不觉之中吸收了他的思想,在他逝世十余年之后,建构了一套与他极为相近的思想观念。章氏将戴震深研的"礼",转化为其"六经皆史"说的典章制度;同时撷采戴震"礼"为"人心所同然"之义,推衍为"道"即人伦日用的思想。他们都注意到经史文献所记载的内容背后的一种人伦、社群、文化的自然力量。  相似文献   

9.
一天,村里来了位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带着修理工具,自称修理煤气灶、缝纫机、电冰箱等。恰巧我家有一台没法使用的缝纫机,便请他修理。年轻人检查了一  相似文献   

10.
爱情和婚姻     
正很多年轻人问我:"爱情是怎么一回事儿?"我不懂,只有借用哲学家柏拉图的答案了。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爱情是什么?怎样找到爱情?"老师回答:"前面有一片很大的麦田,你向前走,不能回头,而且你只能摘一棵麦穗,如果你找到最金黄的麦穗,你就找到爱情了。"柏拉图向前走,走了不久,折回头来,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摘到。  相似文献   

11.
查尔斯·狄更斯以给人物"加标签"的方式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形象独特的人物。这些人物非常有活力,令人难以忘怀。狄更斯小说中的人物,在情节甚至书名被遗忘之后,仍然能久久萦绕于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12.
芸豆与竹竿     
程刚 《快乐青春》2014,(10):53-54
古时有一个年轻人误人歧途,当了小偷。一次偷窃时,被人发现打成了重伤。痛定思痛,他决定改过自新。他到寺庙里静心思过,可总觉得众僧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在背地里议论他。他痛苦无比,无法释怀。一天,大师找来竹竿带着他去菜地给芸豆搭架。年轻人心情不好,干活很消极。大师便笑着对他说:“施主你看,这芸豆秧苗晶莹剔透,清新碧绿,多么美丽,可把这干巴巴的竹竿插在它旁边,它的美丽就好像失了色。”“可不是嘛,师傅。”他有些悲观地对大师说。“可芸豆没有竹竿长不成,看来,竹竿虽丑陋,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师略有所思地对他说。  相似文献   

13.
生意眼光     
《家庭科技》2007,(7):21-22
镜子带来竞争力巴黎有个年轻人叫劳·克利勃,会做可口的早点,他在一个人口相对集中、上班族较多的黄金地段开一间早点店。然而,开张后生意并非他想像的那样兴隆。眼看难以为继,他为此非常苦恼。  相似文献   

14.
陬人 《快乐青春》2009,(2):55-56
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郊外,一个叫麦尔宾的年轻人正在公路上驾驶着新买的法拉利汽车兜风。这时候,他看到公路上有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可能是长途跋涉的缘故,这位老人显得有些疲惫不堪了,走起路来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15.
某单位的外贸部有两位年轻人,一位是日语翻译,一位是英语翻译。两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风华正茂,在单位领导的眼里,两人都是未来的外贸部经理候选人。 对此,两人心照不宣,在工作上暗暗较劲,你追我赶,每年的业绩均十分理想。 单位原先有日商的投资,因此单位经常需要和日本人打交道,理所当然的,那位学日语的年轻人经常在公开场合露面。一时间,他在单位里的口碑好于那位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坐不住了,照此下  相似文献   

16.
成都的酒吧不同于其它城市的酒吧,深圳的清吧大都坐落在二十几层楼上,上可摘星星,下可俯视人间,非常适合艺术家、作家、谈情说爱的人。长沙的酒吧大多在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上,连接长沙步行街而形成车水马龙。而成都的酒吧没有深圳清吧那么高的海拔,也不像长沙酒吧那么集中于一条街,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年轻人,在一家水果店帮人卖水果.一次,店里着了一场大火,几十箱香蕉被烧,烤得黄里带黑.老板让他把这些香蕉摆到大街上,看降价能不能售出.他就把这些香蕉摆到了大街上,拼命地吆喝,但人们一看香蕉的样子,转身就走了.一天下来,他连一根香蕉也没有卖出去.晚上回到店里,他仔细地观察这些香蕉,发现被火烧过的香蕉虽然外表变黑了,但香蕉肉并没有变质,经过烟熏,反而吃起来别有风味.第二天,他又把香蕉摆到街上,大声吆喝道 "快来看啊!最新的阿根廷香蕉,味道特别好,全城独一家!"不一会儿,就吸引过来一些人.他让大家先品尝,有个男士尝过之后连连点头,说"好吃,味道确实与众不同!"说完就买了几斤.  相似文献   

18.
据说,当年有一年轻人,刚从学校毕业,想到美国西部当一名新闻记者,无奈人生地不熟。于是,他想到了大作家马克·吐温,并写信求教。马克·吐温回信说:“你要能按我的办法做,一定能得到你的一席之地。” 其实,马克·吐温不过是向该年轻人提出了求职  相似文献   

19.
决不磨刀背     
火养 《家庭科技》2006,(2):45-45
有个年轻人,在高考时以3分之差落榜。复读去吧, 家人朋友都认为他来年一定能考上。没料到接连复读了4年,他仍落榜。看看他这4年是怎么走过来的:头一年挺刻苦,但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位孤独的年轻画家,除了理想,他一无所有。 为了理想,他毅然出门远行,来到堪萨斯城谋生。起初他到一家报社应征,想在那儿工作。编辑部周围有一个较好的艺术氛围,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但主编阅读了他的作品后大摇其头,认为作品缺乏新意而不予录用。这使他感到万分失望和颓丧,和所有出门打天下的年轻人一样,他初尝了失败的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