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华 《家庭科技》2014,(11):42-42
"夹心族"或许是当下生活压力最大的一群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一份工资既要照顾儿女,又要赡养老人,还要规划自己的养老。"夹心族"应该如何量身定制一份理财方案来解决孩子教育金、父母养老金和自己养老金这三大难题呢?案例40岁的李先生在一家企业任中层领导,工作稳定,年薪22万元。李太太是外企白领,年薪12万元。儿子10岁,读小学四年级。夫妻双方父母均健在。夫妻二人把所有积蓄约60万元存在银行,其中40万元做一年定期,20万元做活期存款。  相似文献   

2.
"80后"小夫妻——胡育鹏、陆清云生活在广州。小陆在一家著名视频网站工作,小胡则做汽车销售。他们不是本地人,对这座城市,虽说不上处处满意,却有一处觉得舒心:住得挺好。"我们住天河城,市中心地段,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面积75平方米,两室一厅,厅还挺大。离我们俩单位都近,去上班,哼着歌,散着步,10分钟准到。超满意!"这"超满意"的房子是租的。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已经筋疲力尽并且知道自己需要睡眠了,但你还是不能促使自己关掉电脑、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或许你是个晚睡拖延症患者。晚睡拖延症,在心理学上是"拖延症"的一种,过于执着、担心、抵触心理等都是诱因,可能会反映到生活其他方面。造成"晚睡拖延症"通常有两种原因:一是对白天生活的无声抗议。晚睡族往往是白天劳累了一天,压力很大,到了晚上需要依靠亢奋去除心理上的疲惫才能入睡。  相似文献   

4.
陈文敏 《兰州学刊》2010,(8):179-181
互联网的普及衍生出了名目众多的网络"客"族,"客"族的生存方式承载着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在媒介形态、传受身份、话语叙事、意见表达等方面呈现一系列新变化,深刻变革着人们的生活、交往与思维方式。从技术融合到媒介经济的拉升、从个体崛起到公民社会的变迁、从解构霸权到多元文化的混搭、从平等参与到公共空间的建构等方面,"客文化"彰显出独特的意义。文章以国内互联网"客"族的出现为例,对"客文化"的传播特征及意义做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明代海西女真由于族部众多和分布地区广大,,其经济生活也因族部或地区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大体说来:居住在黑龙江下游及沿海岛屿上的乞列迷、苦夷等族部,以渔猎经济生活为主;居住在精奇里江及其迤西的黑龙江上游地区的索伦部落(琐郎哈)之人,过着农业、狩猎、牧业和渔业的生活;居住在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的大部分中间地段(西北自雅克萨城一带迤东,下至黑龙江下游的乌扎拉或散鲁温止)以及乌苏里江流域、绥芬河流域的兀  相似文献   

6.
群牧是辽代经济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契丹族以鞍马为家,车帐为室,四时游牧,其日常生活,兵马军需,无不与畜牧业有关。因此,辽代的群牧制度是契丹族畜牧经济史和辽代官制史研究中较有意义的课题之一。本文拟从群牧制的源流入手,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畜牧业是契丹族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契丹族早期主要游牧在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土河(今内蒙古老哈河)为中心的草原地区。从目前可见到的古代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分析,在契丹族早期社会经济结构中,尽管存在着农业因素,但畜牧业始终占据着主导位置。大量的考古发掘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契丹人的墓葬中,游牧器具的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多,在一些契丹人墓葬中发现的壁画中,都对契丹人的游牧生活有具体的描绘。然而,  相似文献   

7.
李技文 《新疆社会科学》2011,(1):116-123,142
象征人类学家在研究仪式的象征问题时,总会寻找处于核心、关键或主导地位的文化事项或文化元素,藉此来探讨和阐释仪式的象征意义。文章以枫香寨家人的"哈戎"仪式为研究个案,运用仪式主导象征理论,尝试探讨家"祖鼓"在"哈戎"仪式过程中的深层文化内涵与主导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那种老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平淡得不能再平淡了。两个人生活了大半辈子,从不叫对方的名字,也不像过去那样叫对方为"孩儿他爸""孩儿他妈"。他们称呼对方为"哎",如果两人离得近,就是小声"哎";如果离得远,还会"哎"上好几遍,一遍比一遍大声,直到对方听到为止。"哎"了这么多年,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爱"字,更别说什么海誓山盟了。但在我看来,他们一直在无声地说着海誓山盟。  相似文献   

9.
新疆蒙古族传统节日——"祖拉节"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祖拉节"既有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又有新疆蒙古族文化的特色。对"祖拉节"的研究和发掘,对于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蒙古族,从公元一二五三年忽必烈统率十万大军进驻云南,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其间历经多少回人间沧桑,云南蒙古族不论是小范围的聚居、还是全省范围内的散居,他们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本民族的服饰,具有民族特点的歌舞和民间传说,以及族内婚制等。这些都为我们研究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和民俗学等,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材料。 一九七六年内蒙师范学院的哈·丹必扎拉桑,哈斯额尔敦、林色、朝格柱等同志访问了云南省玉溪专区通海县西城公社云南蒙古族聚居的新蒙大队。他们会同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的杜玉亭、陈吕范同志编写了《云南蒙古族》(专辑)。我们特据《专辑》资料汇成此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一祖国近六十万勤劳,勇敢而智慧的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尔自治区的天山以北直至阿尔泰山为正的广大草原及农村中,而以在草原中游牧者为多;另有一些在甘肃、青海两省。在苏联哈薩克斯坦共和国更有四百多万哈薩克族;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科布多地区也还有几万哈薩克族居住着。可見哈薩克族分布的地区非常辽广,从蒙新高原直到中亞细亞及哈薩克斯坦,几千年来,他們主要以游牧为生。而几千年來在这一块广大区城的草原中,一直是各族游牧人民活动的历史舞台,有多少事件象疾风扫殘叶一样在震撼着当时所知道的整个世界。从东海之濱直到大西洋之岸,从寒冷的北冰洋直到温暖的印度洋,就由于这些游牧部  相似文献   

12.
朱丽 《家庭科技》2014,(11):38-39
作为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你特别在乎关系的和谐,总是把别人的感受看得更重要。对你所感知到的需要和要求,你最典型的回答就是——"好的呀"。"好的呀,放着我来!""好的呀,你说得忒有道理!"大家都喜欢你,久而久之,他们当你是最友善、最具助人精神、最无私的团队合作者。如果只是这样,那还真不错。但是,对于"好好先生"来说,事情不会止于此。实际上有很多潜在的负能量潜伏在"好好先生"心里。  相似文献   

13.
吴组缃小说《一千八百担》巧妙地截取了生活的横断面,从开头到结尾时间只有半天,地点始终没有离开宋氏大宗祠,在小说中运用了西方戏剧理论中的"三一律"法则,把20余个有名有姓有身份的人物聚集于宋氏大宗祠,以一千八百担这桩族产牵系着每一个贪婪的心灵,揭示了封建宗族内部的腐朽、堕落,日趋崩溃的现实。充分体现了戏剧"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李贽与卢梭都生活在新旧社会行将更替的时代。他们在批判旧社会的同时,分别以"童心说"和"爱弥儿"热切地呼唤着新的"自然人"的出现,盼望着侯王与庶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虽然二人对人在追求"自然人性"中的"私利"态度有异,但是都是朝着人性复归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5.
三、勤俭持家与安分守己 农民是以手工劳动在自己占有或租来的小块土地上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并在交纳完税、阻之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政治相对稳定、又无大的天灾人祸的情况下,是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并进行再生产的。农民有一个相当简单的词儿,叫做“过日子”,很准确地说明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而这个词儿,  相似文献   

16.
由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共同构建的达斡尔族文学,承载了达斡尔族人民的审美追求和独有的生活习俗、民族心理,展示了他们在天地之闻安身立命的核心价值与理念.伴随达斡尔族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达斡尔族文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实绩,但达斡尔族文学研究至今仍处于自发状态,未能形成有组织、有目的的团队行为,其成果存在着零散、不成系统、研究视野狭小、方法单一等缺点.  相似文献   

17.
张禹青 《理论界》2013,(2):77-80
族群符号边界的建构将不同的少数民族区分为"我族"和"他族",这种类别的划分无形中在不同的民族之间树立一个屏障。族群社会分类的过程,也就是"我族"之间的相似不断得到强化,"我族"与"他族"之间差异性得到强化的过程,这种强化的结果是"我族"与"他族"发生严重异化,从而阻碍"我族"与"他族"之间的人际互动、族际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族际通婚。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大西南川滇边界地带居住着数万蒙古族同胞。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和云南省宁蒗县。一说有五万余人,一说有七万余人。他们离开北方草原已有六、七百年光景了。最近我们一行五人到盐源、木里两个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盐、木二县蒙古族约有两万余人,自称“纳日”,他称“摩梭”。昔日曾把他们称为摩梭族。现在,不少报刊杂志也有把他们当作纳西族的一支来介绍的。但是这些“纳日”人一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的生产与人类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的生产与人类历史发展刘忠世人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即人的历史,而"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①。生活的生产,建构起作为过程的历史,这不仅是唯物史观初创时的观点,而且恩格斯在晚年仍强调:"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  相似文献   

20.
从馕的制作看哈萨克族对游牧生活环境的适应哈萨克族在历史上是一个长期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民族。为适应畜牧环境,哈萨克族形成了特有的饮食结构,他们善用牲畜的肉和奶制成各种风味食品。相对汉、维吾尔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哈萨克族较少食用米、面,游牧生活也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农耕民族的馕俗。一馕坑是最常用的制馕工具。维吾尔族多使用直立的馕坑,哈萨克族多使用横卧的馕坑。维吾尔族的馕坑形似覆钵,或似倒扣的缸。上有开口象毡房的圆天窗,侧有进风口似毡房的门,高近1米。哈萨克牧民放牧的山沟河谷多台地,他们利用台地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