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生下班回家,一眼瞥见的是儿子。"你妈呢?"先生诧异地问。"老妈出去了。"我在书房里屏住笑,听儿子逗他爸。"你妈去哪儿啦?吃过饭了?什么时候回来?"先生换着鞋,一迭声地问。一种特别宜人的温馨涌上我的心头,弥漫全身。  相似文献   

2.
好不容易到了春天。这期间,我一次也没回娘家,父亲也一次没来看过我,他还在生我的气。一天,母亲偷偷来看我,一看我和儿子上午10点才吃早饭,而且是烤饼加开水,眼泪就落了下来。母亲说:“走,回家,妈给你们做顿热饭。别怕碰着你爸,他天天这个点儿去公园看人下棋,不在家。”母亲做的面条,儿子吃了三小碗,里面有荷包蛋、菠菜、西红柿。母亲看着外孙狼吞虎咽的样子,眼泪扑簌簌往下流:“以后天天上午9点半来家吃饭,不来,我就做好给你送去。”从那以后,我每天上午9点半领着儿子去娘家吃饭,每次都没有遇到父亲。有时我的自尊心阻止我去,可看到儿子淅渐红润的小脸,我又不忍心苦了儿子。  相似文献   

3.
王小毛 《家庭科技》2014,(11):12-13
一昨天晚上,我正哄着儿子马一舟睡觉,老爸的电话打了进来。"女儿啊,天气热了,你大姐这边儿待不下去了,我和你妈准备去你那儿,请做好接待准备啊!"老爸干了30多年的中学政教处主任,职业习惯使他在和我们讲话的时候都要端着架子,就像做报告一样。儿子听说姥爷要来,从床上蹦了起来,抢过电话便喊姥爷,望着祖孙俩隔着电话传情的欢乐场面,我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相似文献   

4.
张文:老李同志,最近在理论学习和讨论中,围绕着“异化”是不是矛盾规律的问题,我有三个问题搞不清楚,请你作些解释好吗?李武:好,我们一起讨论。你有哪三个问题搞不清楚呢?张:我搞不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叫“异化”?能不能先给“异化”概念下一个定义?然后大家根据同一个定义来讨论它是不是矛盾规律,免得各说各的,莫衷一是。李:让我先听听你对“异化”的定义有些什么看法好吗?张:我对什么叫“异化”还搞不大清楚。不过,看到有人在文章中这样说:“究竟什么叫异化?打个比方说,一个母亲生了个儿子,她很心疼,很爱,辛辛苦苦地把他培养大,教育大。可是这个儿子慢慢长大后,成了一个逆子,不仅不受母亲管,倒过来管他的母亲,欺侮或者虐待母亲。儿子不认他的妈.把母亲当外人甚至敌人。母亲也觉得儿子不象她的儿子,成了家庭里面的异己分子。这个过程用哲学的  相似文献   

5.
那是一个平常的夏天,那年我10岁。外婆在厨房里,煮着她认为最经典的夏日开胃菜汤:番茄毛豆酸菜汤。我在一边候着,等饭吃。也许是外婆看我暑假里用脑颇少,给我出了一道题,让我按月份大小,背全家人的生日:"118、219、316、1011、1130、1228"。背完了,我吹开搭在眉毛上散发着一股碘酒味的刘海儿,问:"外婆,背光了,能吃玉米了么?""你等歇,辰光过过蛮省力的。你看,你妈今年都38岁了,记牢,38岁了。你看我,六十出头了,记牢,外婆61岁了。还有你爸爸……"  相似文献   

6.
北风乍起时     
看完电视,听完天气预报,一整夜他都没睡好。 第二天早上上班,他匆匆往深圳打电话,那端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冷空气南下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叫你妈给你寄去……”儿子漫不经心地回答:“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他仍喋喋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马上就买!真哆嗦!”就撂下了电话。  相似文献   

7.
亲情账单     
李晓 《家庭科技》2011,(10):10-10
儿子上初一了,学校离家也就10多分钟路程。早晨,儿子常常是匆匆吃完早餐,便歪过头来,只说两个字:"爸,钱。"我看看时间,步行去学校还来得及,对他说:"儿子,走着去吧,或者,爸爸陪你跑步,还能锻炼身体。"儿子不屑地撇撇嘴,嘟囔了一句:"不就1元钱吗,真是个吝啬鬼。""不就1元钱吗",从儿子嘴里冒出的这句话,几乎成了他讥笑我的口头禅。渴了,他说:爸,给1元钱,买水。馋了,他说:爸,给1元钱,买口香糖。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后,我在岛城的一家电台做节目主持人,工作忙,还没有男朋友。父母知道了,千方百计地找理由过来,想要把我养成儿时那般白白胖胖。带他们去了我租住的房子。我直截了当地问父亲:"你和妈是在这儿玩两天,还是真的要长住?"有点儿耳背的父亲大声嚷了一句:"我和你妈把老家的房子租出去了,你让我们回去在马路上睡?"怕他们孤单,我提出要给他们买台电视机。父  相似文献   

9.
三、万水千山赴松辽1960年3月,钻机装上火车运走了。王进喜的母亲重病在身,已经六十多岁了。儿子要走了,她真有些舍不得.王进喜坐在母亲身旁,对母亲说:“妈,这次会战是石油部决定的,各个油田的先进队集中到松辽,再来一次比赛,早日拿下大油田。我是先进队的队长,我不带头,下面工人怎么办?我以前说过,一切要服从党安排,党指到哪里,我们就干到哪里。妈,有病就让王兰英(王进喜的爱人)领你到医院看一看。”老太太端详着儿子,半晌才说:“你去吧,到那里经常来信,免得我想你。到那要好好保重身体。”老太太说完,泪水已饱含…  相似文献   

10.
正从小到大,我妈求过我不要打游戏,我爷爷求过我跟着他拉二胡。只有我爸从来不求我。唯独有一天,他求我看一本书。记得当时在新华书店,他试探地、讨好地,几乎是谄媚地对我笑着说:"我给你买一本《林海雪原》,好吗?"我不愿意。这书的名字太正气了,我想买的是另一本《豪夫童话》,黄色的封皮上画着童话小人,很可爱。他说:"那就两本都给你买,《林海雪原》也买,好吗?"到现在我还记得他那眼巴巴的样子。反复恳求下,我才终于勉强答应。他从售货员的手上接过那本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儿子泪流满面地回到家里,父亲吃惊地问道:“怎么搞的,弄成这个样子?”儿子呜咽着说:“瓦夏打我。”“你还手了吗?”父亲又问一声。“没有”。儿子小声地答道。“蠢家伙,我早就教过你,谁要是打了你,你就还手打他!”父亲气愤地打了儿子一耳光,以示对他软弱无能的一种惩罚,可没料到自己脸上也挨了儿子的一记响亮的耳光。“混帐东西,你怎么敢打老子?”父亲骂道。“你刚才不是教育我,谁打我,我就还手打谁吗?!”小幽默  相似文献   

12.
好友小华来我家,一脸愁容地说:"早知这样,当初何必要结婚……"小华"五一"结的婚,小日子没过上几天,话语中怎么透露出对婚姻的失望?原来,小华婚后另立门户,他母亲感觉一下子空落落起来.再看看小两口亲亲热热、难舍难分的样子,母亲更沉不住气了,表现出对儿媳的冷淡,甚至担心日后儿子不孝.小华的父亲也敲打小华说:"你妈是最疼爱你的.""我对老爸说,我没忘养育之恩呀."小华有些苦恼,"有时老婆问我,婚后我妈怎么变得陌生起来了.我真怕这样下去婆媳关系会紧张."  相似文献   

13.
他最受不了妻子的地方,就是她太强势。在家里,他处处让着倒也罢了,在外面,她也不懂得留点儿脸面。上回他和朋友在一块儿喝酒,不知不觉就喝到了深夜,结果她竟然找过来,把桌子掀了!害得他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你就没有一点儿女人的温柔。"他吼道。"你这个样子,还想让我对你温柔?做梦!"她回敬了一句。她最忍受不了他酗酒,平时挺好的一个男人,喝了酒就满腹牢骚、胡说八道。为此,他们总是相互指责和抱怨。一想到以后几十年的时光,他就觉得继续走下去太艰难。可如果离婚,孩子怎么办呢?他试探性地问儿子:爸爸妈妈分开好不好?儿子说:不好!他继续劝说:"妈妈总说爸爸不对,爸爸也总说妈妈不对,与其在一起吵架,还不如分开。"儿  相似文献   

14.
我妈极少说自己的事情,我们对她的过去知之甚少。4月,父亲腿伤,我回去看他,给他买了一个智能触屏手机,里面存了他和我妈年轻时候的照片。我妈翻看照片,忽然对她的过去大谈特谈。其中有一件事让我大为惊讶。我妈在公社当过会计,管理两百多人的大食堂,表现出色,公社要保送她去上大学,可我妈拒绝了,因为要照顾瞎子外婆。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领着儿子逛超市,正好碰见他的班主任,自然而然说到了孩子。老师随口说,孩子总体不错,就是脑瓜慢点儿,分数不高。本来笑容满面的我,脸立刻僵了,儿子可是瞪着眼在一旁听着呢。跟老师告别后,老师的话让我有两种担忧。一是怕孩子自尊心受挫;二是怕孩子认为自己真的脑瓜慢,影响他的创新创造能力。果然,儿子无心再逛,拉着我的衣角要回家。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我平日里经常看教育类的书籍,算是相对开明的家长,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说法并不赞同,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潜力无限,所以对他的学习并未施加过大压力。可是,儿子面对老师"脑瓜慢"的评语,是怎样的感觉?到了家里,‘还没坐定,他就怯怯地说:"妈妈,给我出题,我要做题。"我故作轻松地问:"怎么,不看喜羊羊了?"他摇摇头,眼圈红了:"我脑瓜慢,就得笨鸟先飞。""瞧瞧,我儿子脑瓜可不慢,还会用成语呢!"我打趣他,拉着他的手坐在沙发上。"儿子,你一定听说过‘人无完人’这句话,我的意思是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就正确。妈妈知道,老师今天这样说,让你伤心了,但妈妈一点儿都不  相似文献   

16.
刘墉 《家庭科技》2014,(8):15-15
一出境大厅里,一对情侣抱头痛哭。男孩都快验关了,却又跑回头搂住女友哭。好不容易出了关,还隔着玻璃对着女孩喊:"求求你,别哭了!你再哭我就不走了。"登机后,很巧,他就坐在我旁边。不哭了,可是眼睛还有点红。睁着红红的双眼,他跟空姐要了饮料和坚果,不停地往嘴里送,还一个劲地朝窗外张望,大概是想再看一眼爱人。  相似文献   

17.
<正>"可怜人"发光,理想是四月的太阳那天黄昏,我听完家教讲座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学校接双胞胎儿子,然后带着他们往菜市场赶。他们磨磨蹭蹭地跟着,我一边朝他们吼着"快点",一边数落着回家后还要烧菜、辅导他们写作业……大宝突然问:"妈,你有理想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有,我的理想就是你们长成优秀的帅小伙。"二宝把手中最后一口面包扔进嘴里,说:"妈,那你是个可怜人。""对,老师说没有人生梦想和追求的人都是可怜人。"大宝附和着。兄弟俩得意地看着我。  相似文献   

18.
《快乐青春》2009,(7):144-147
有个商人,坐在一棵大树下吃枣子。吃完枣子,他随手把枣核一扔,忽然间,在他面前出现了一个手持利剑的魔鬼。魔鬼说道:“站起来!让我像你杀我儿子那样把你杀了吧!”“我怎么杀了你的儿子呢?”“你扔枣核的时候,我儿子正从这里经过,枣核击中了我儿子的胸部,他死了。”商人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恳求魔鬼饶恕他。  相似文献   

19.
妻的眼睛不好,所以自从到了美国,就常去看一位眼科名医。每次从诊所出来,妻都要抱怨:"看了他十几年,还好像不认识似的,从来没笑过,拉着一张扑克脸。"有一天去餐馆,远远看见那位眼科医生,他居然在笑,还主动跟妻打招呼。妻开玩笑地说:"真稀奇,我还以为你从来不会笑呢!"眼科医生笑得更大声了,突然又凑到妻耳边,  相似文献   

20.
免费     
一天晚上,我正准备晚饭,十岁的儿子走进厨房递给我一张纸,他在纸上写了一些东西。我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仔细地看了看,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