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紧紧围绕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首先,全面加大“三农”人才引进力度。要抓住高等院校首次扩招的学生将于今年毕业,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度上升的有利时机,认真制定和落实安阳市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到安阳就业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及相应措施,鼓励和吸引国内外与“三农”有关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安阳创业和发展。其次,加快“三农”人才培养步伐。一方面在依托安阳师院、安阳大学以及省内外的一些高等院校抓好农业系统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时,全面加强农业系统的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2.
日前,阜宁县人民政府出台了99年毕业生就业政策,对部分毕业生实行“保底”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多渠道择业和自主创业,并严禁用人单位向毕业生收取费用,从而给广大毕业生吃了一颗“定心丸”。 该县规定:凡国家普通计划招收的统配生、优等生、特困生,通过人才市场“双选”未落实单位的,由人事部门下达计划,指令性派遣到有关主管部门落实就业单位。对到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国营经济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由县人才中心实行人事代理,保留原身份不变,工龄连续计算,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规定,各用人单位对接收的…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8,(4):110-112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会议召开;我国首部人才服务地方标准开始全面实施;全国“军转干部创业成功论坛”在山东举行;第三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即将揭晓;北京今年将实现每村两名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人才瞭望》2008,(12):56-56
近日,许昌市人事局在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专项活动”中.采取了四项措施力促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是认真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培训。二是切实做好返回许昌籍的毕业生失业登记和今年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服务。三是积极组织未就业毕业生到毕业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见习。四是重点突出人才招聘会在缓解人才供求矛盾中的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5.
相关报道     
《人才开发》2009,(5):59-59
大学生创业注册资本可“零首付”等系列鼓励创业新政出台后,有人想出“歪招”,借大学生毕业证和身份证来享受各项创业优惠,“征集”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也成为时下一些论坛的热帖。一些知名论坛上网友发帖称,愿意给提供证件的大学生一笔不菲报酬。对此,工商部门和法律人士提醒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人才瞭望》2006,(9):107-110
团中央启动实施“服务新农村团建基础工程”,北京着力打造“人才之都”,重庆300名高校毕业生出发奔赴基层“三支一扶”,山西省人事厅人才评价跟着业绩能力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七月的淄川,热浪袭人。由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组织的第二届人才市场专场暨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达到高潮,来自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乡镇(村)办、私营企业的100家招聘单位及全国各地20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把整个人才市场围得水泄不通,这次大会共聘用、派遣1200名,是前五年的总和。在全国大中专毕业生择业普遍变“冷”的时候,淄川区人才市场缘何“热”得出奇呢? —一“热”在政策。针对国有大企业人才过剩、人浮于事,而乡镇企业人才奇缺的事实,区委区政府领导审时度势,抓住今年毕业生数量多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强对人才市场的政策调控,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对到乡镇(村)企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挂靠管理的暂行办法》、《关于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国家公职人员到个体私营企业工作的暂行规定》,对到乡镇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喜忧参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份,国家工商总局、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这种情形下,一些毕业生勇敢地选择了自主创业之路。“与其给老板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刚刚毕业就选择创业的小张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记者近日从中组部获悉,“千人计划”于去年底经中央批准实施,共有两批32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千人计划”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全国已建立67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适应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需要,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特聘专家制度,还在全国建立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据悉,“千人计划”第三批申报工作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来华工作创业的外籍专家和人才越来越多,如何让他们“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南京这座城市找到了“秘诀”。记者从南京市科技局了解到,南京市科技局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目标的指引下,“量身定制”人才政策,支持个体引进,又鼓励团队“作战”,既补贴“人”又资助“法人”,同时在方式上求“新”。  相似文献   

11.
童汝根 《人才开发》2011,(10):16-18
我国重视产业结构与升级,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将经济发展形态向创业型经济转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业型经济均要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而重点发展的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需要大量创业型人才。在“十二五”期间,培养大量创业型人才、改进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创业型经济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上海创意设计产业设计师人才来源有五大块:一是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和高职院校的设计类应届、往届毕业生,有创业激情,没社会经验,目前创业的最大阵容,但也是最易失败的人才;(目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率在所有职位中是较低的,倒数第三位)。  相似文献   

13.
香港《文汇报》11月17日报道,为留住更多人才,英国内政部批准当地的部分大学,向外籍毕业生发出企业家签证,鼓励他们留英创业. 伦敦格林威治大学是获内政部移民部门批准发放签证的学府之一,它以创业竞赛的模式,让申请签证的学生争夺20个名额.商学院企业及创新主任伯奇指出,它们吸引了不少外籍学生入读,但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便离英,因此英国需另想办法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人才瞭望》2006,(8):108-111
公安部、人事部联合发出通知每年培训2至3万信息网络安全专技人员,上海领军人才可获专项资助,广州市人才市场出现“预约招聘”,深堋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河南省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邗江区产业集中集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形成了机械制造、服装服饰纺织、目化旅游用品与新材料、新能源与电子电气线缆、船舶汽车及零部件、制药与医疗器械等六大支柱产业。我区因地制宜.着力实施“科技、品牌、人才、资本、制度”新五轮驱动战略,不断探索“党管人才”工作的新路径,加快产业人才政策体系建设,形成了以政策促进人才集聚,以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汇聚人才的良性互动局面。2007年引进的2名博士通过了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评审,分别获得省财政100万元资助:23人被评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对象。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有力推进了民营经济的“三次起跳”.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鼓励和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下简称高层次人才)来济创新创业和工作,济南市制定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规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08,(10):41-41
自“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启动后,江苏省委、省政府目前再次出台新举措。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从原来的1亿元增加到2亿元,计划每年引进15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引进计划实施1年来.引进人才已申报专利315项,开发新产品313个.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8.5亿元。同时,重点面向江苏本地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已选拔产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育对象20名,创新创业拔尖人才培育对象144名.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培育对象658名。  相似文献   

18.
《人才开发》月刊已创办10周年,在这3600多个日日夜夜里,杂志编辑部为人才开发、人才交流、人才培养、人才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各界人士的知心朋友和温暖的“家”。 我是一个军队转业干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时,在党和政府鼓励下,走自谋职业的路,为军转工作探索一条新路。在这期间,有幸结识《人才开发》编辑部的同志们,得到了他们的热情鼓励和帮助。军转干部自力更生、白手创业,不仅是一条艰难的路,而且是一条充满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鼓励和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济创新创业和工作,济南市制定了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规定。规定对高层次人才的学位、年龄、工作经历、专业领域,引进后能够每年在济创业或工作时间作了具体规定。对掌握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能源、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创业”一词起来越抢眼,创业型人才更是引起社会的普遍关爱,成为新世纪的“宠儿”。各地政府、高等院校以及社会有关方面为给创业型人才提供创业的条件,都制定并实施了许多优惠政策和办法,积极拓宽创业空间。如江苏省确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创业成长的新型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运行机制,力争在创业人才规模、质量、层次、结构和效能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上海市规定一般外商投资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不低于25万美元,而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项目则降低至1万美元。北京市除了推出吸引留学人员到京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