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在武昌召开了第三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福建、广西、云南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壮、侗、黎、彝、畲、回、高山和汉八个民族的民族史专家、学者和教学、科研人员的代表近八十人,围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黎族在封建化进程的早期,其社会历史的发展,直接受百越女杰冼夫人施政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浙江省社科院、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省文物局、绍兴市人民政府、萧山市人民政府和绍兴市社联共同发起的“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8月21日至24日在杭州举行。来自日本、美国、苏联、香港、台湾以及各省市的国内外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了这次学术盛会,会议共收到论文80余篇。  相似文献   

4.
李海燕 《南方论刊》2022,(12):85-87
粤西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各种外来文化交流融合并不断创新流变的结果,百越文化始终是粤西文化的底色与沉淀。从方言来看,俚语中的部分语词作为底层语言保存在当地地名中。从风俗来说,部分俚僚文化根深蒂固,如游神年例、雷州换鼓、石狗崇拜、冼夫人崇拜等传统习俗大为流行。从习性来看,粤西人仍保留着远祖剽悍好斗,刚毅淳朴等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越字古代写为成,是中原华夏族对东亚南部使用成的人们共同体的专称。随着汉民族对越民族群体了解的深人,并针对越民族群体分布广、支系多这一历史特点,汉族史家便将越民族群体称为“百越”。南朝时期,百越后裔分布区成为有显著特点的两大片,一片是红河三角洲及红河以东地区居住着受汉文化影响的俚、僚;一片是红河以西以鸠僚为代表的掸泰先民,这基本上奠定了现代以百越民族群体为主发展而来的壮侗语族各族的分布格局。从考古材料、文献记载及语言来看,海南黎族不是苗族。  相似文献   

6.
“越”是古代我国南方的一大族系。早在商代初年就与商朝有往来,《逸周书·伊尹朝献》载,商汤时伊尹为四方令,正东有越、沤,正南有瓯、桂等献方物。《王会》也说有东越、瓯人、于越等入献。瓯(沤),桂等都是越的别称。越族部落众多而又分布广泛,故而名称也繁多。如称“于越”,《春秋》定五年经:“于越入吴”。是分布在浙江境内的越族部落。“扬越”,《战国策·秦策三》:“吴起……南攻扬越”,《史记·南越传》:“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  相似文献   

7.
我在《粤语是汉语族群中的独立语言》中,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论述了在现代粤语里,有不少古百越语(现代壮侗语族诸民族先民的语言)的词汇。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今后的发展,本文拟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水的崇拜、传统节日、文身和口头语言民俗等层面,对黎族与南方百越后裔诸民族民俗加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百越是屡见于中国古代史籍记载的一个大族群。长期以来,关于我国南方各地区的百越部落、国家及其文化,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而关于中南半岛百越文化的论著却极为罕见,几乎是一片空白。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考古新发现的陆续公布,越来越多的材料表明中南半岛也是百越的分布区之一。在这里,本文仅就现有的考古资料,对泰国的百越文化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泰国考古界与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学术界都认为蛇图腾是百越民族的图腾,但根据考古资料、典籍、时代特征及对各类文化等的研究,笔者认为蛇并非是百越的图腾,蛇图腾不具有百越民族的图腾特征,百越纹身习俗是巫术力量抽象的初化的反映,蛇文化只不过是当时巫术文化在百越大地的一种习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云南古代的“百越”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越人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因其种类繁多,互不统属,所以称“百越”或“百粤”。由于越人比中原地区的华夏族落后,被视为“不受正朔”的蛮夷。 关于古越人的族源问题,《史记》、《汉书》诸文献皆云:“少康之后”,即越人最早渊源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这大概是越人的附托之词,或者是一些汉族文人的猜测,我国近代少数民族中亦不乏见此类传说。颜师古在《汉书注》中已纠正了上述错误,他明确指出:“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  相似文献   

12.
“百越”一名,首见于《吕氏春秋·恃君篇》:“扬汉之南,百越之际。”高诱注:“越有百种”,可知其族类之多。《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言:“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说明百越是分布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古代越族的泛称。 现代史学界普遍认为,百越民族的历史前后绵延数千年,分布范围从东南沿海的江、浙,直至岭南的两广地区,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凡百  相似文献   

13.
百越后裔壮侗语族各族发展的宏观考察王文光在中国南方,中南半岛的广大上地上,有许多闻名于世的大江大河。河流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在此客观外在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古老族群──百越民族群体。随着历史的发展.以百...  相似文献   

14.
试从考古发现探索百越文化源流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伟大国家。百越文化是构成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来源之一。关于百越民族史问题,解放前已有论著。①解放后更有新的广泛研究。本文拟以考古资料(尤以本省的)为主,结合文献,试就百越文化的源流(侧重在源)中的若干问题,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经济生活的特点在百越诸族团中,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历史传统的差别,至少可以分为以种植水稻农业为主和以渔猎捕捞经济为主的族团或国家。以种植水稻农业为主的,如西周时期的杨粤(分布于今湖北至江西的长江沿岸),于越(分布于今浙江绍兴一带)、春秋时的吴、越两国,战  相似文献   

15.
百越(越族)是我国东南和南部地区古代民族的总称,虽然作为百越民族在历史上已经消失了,但是它的后裔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保留下来,诸如壮族、侗族、水族、布  相似文献   

16.
《琼州学院学报》2008,(6):10-12
本文对古代百越、百越之后裔黎族,以及黎族传承百越文化,开发海南宝岛艰辛而漫长的历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并非永恒的空间──百越及其后裔地理分布动态研究王文光对百越民族群体及其后裔的地理分布,古今学者皆有所论。《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一观点给中外百越民族史研究者以极大的影响,故后人多沿此说。林惠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解读黎族与南方百越后裔诸民族的创世神话,探究这一族群的“巨人”神话折射出的族群血缘关系和族群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履行社会义务等六个维度,创建了股份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净资产收益率等十八个财务指标和服务满意度等二十七个非财务指标,以此来全面评价股份公司的业绩。  相似文献   

20.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天津市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79年初,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恢复活动。三年来,重建和新建学会、研究会47个,发展会员近9000人。另有8个学会、研究会正筹建中。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也有所增强。1979年新建了天津社会科学院,下设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和日本问题5个研究所;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学院、天津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恢复和新建了经济、历史、教育等4个研究所、17个研究室;政府有关经济、教育等部门成立了金融、农村金融、教育3个研究所。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社联所属各学会共举办学术讨论会、报告会、年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