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色列的宗教社会主义运动又称宗教基布兹运动,是近现代中东地区的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它发端于19世纪初的犹太启蒙运动,正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末;至20世纪末,以色列已有宗教社会主义社区20个。它们试图将古老的宗教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社区成员既过着传统的宗教生活,又从事现代农业及工业生产活动;他们集体劳动,实行生产资料和产品公有,按需分配。就本质而言,以色列的宗教社会主义运动是传统犹太教吸收社会主义思想与民族主义思想后的一次自我改良运动,是传统犹太教与现代文明结合的一次尝试。但由于以传统犹太教思想为根基,它在面对以色列境内以及国际市场经济体系的竞争时,产生了社区人口减少、工作效率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文学批评专业化的关键起点。发展自芝加哥大学"哈钦斯学院"通识教育改革时期的芝加哥批评学派,在其核心人物R.S.克兰的带领下,以建立作为独立人文学科的文学批评为目标,融合实用主义哲学中的工具主义、实验主义等思想,开拓出一种具有多元视野的批评方法论体系。芝加哥批评学派与"新批评"派立身于不同的哲学传统并基于不同的人文教育视野,导致了两派在文学研究道路上的分歧。深受实证主义影响并试图建立本体论批评的"新批评"派走向了文本的封闭,而克兰的批评理论则延续了实用主义的传统,与时俱进,直面时代问题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著提要     
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期,一种特殊的现代主义,或称宗教自由主义的运动,在天主教和基督教内部得到广泛传播。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力图巩固由于社会与科学进步而被毁坏的宗教阵地。他们认为自己是人道主义思想的拥护者,他们反对传统的基督教教义,企图创立一种无神的宗教,重新论证人道主义思想。P.赫姆斯特里特牧师在《宗教人道主义的实质》一文中说:“美国的人道主义是自由主义基督教与犹太教内部分化的结果。”宗教人道主义奠基者的著作的基本内容是:宗教与人道主义的相互关系及宗教与哲学的相互关系问题。他们探讨道德的意义与起源、人的自由与责任、生命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基督教的圣教历史和许多外在形式虽然来自犹太教,但它主要的神学思想却发轫于希腊宗教哲学。通常人们在论及基督教起源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犹太教,而忽略了希腊神秘主义思想。实际上,希腊神学思想与犹太教的圣教历史一样,都构成了基督教的思想来源。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具有与犹太教正好相反的倾向,它带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这恰恰是粗浅的犹太教所缺乏的。对于基督教来说,希腊哲学过于玄奥,犹太教又过于直观,基督教走的是一条中间道路。总的倾向是用希腊神学思想来改造犹太教。因此可以说,基督教的“载体”是犹太教,而它的“灵魂”却是以否定的姿态脱胎于希腊多神教的希腊神秘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王利平  赵启琛 《社会》2022,42(5):62-94
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先锋,他的教育思想左右了美国20世纪教育的走向和进程。本文试图从欧美对实用主义之反思的脉络中审视杜威的教育思想,阐释其核心观念——兴趣。杜威的兴趣观成型于他创办久负盛名的实验学校之初,这既是他后期不断返回关照的主题,也是理解他讨论个人、社会、文化与文明之间关系的一把钥匙。它包括三个层次:兴趣与快乐的分野,兴趣与意志在个体行动中的关联,兴趣如何在最切己的日常工作中展开。阐明这些面向,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杜威在进步主义运动和实用主义传统中的核心地位,而且有助于我们思考杜威思想的原型——一个将有见识的行动而非保存某种既定文化价值视为终极兴趣的行动者,如何深刻影响现代社会的进步观念。  相似文献   

6.
11至 1 7世纪 ,印度教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蔓延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宗教改革运动。由于这场运动鼓吹对神的虔诚崇信 ,强调通过虔信行为而获得解脱 ,故而得名“虔信派运动”( BhaktiMovement)。虔信派改革运动的源头 ,最早可以追溯到 7世纪南印度泰米尔游方僧的虔信思想 ,但是真正形成运动 ,还是由 1 1世纪著名吠檀多大师罗摩努发起的改革开始 ,从南向北发展 ,断断续续 ,一直延续到 1 7世纪 ,大约经历了六七百年。一、虔信派改革运动的源头与时代7世纪以后 ,印度南方的印度教非常活跃 ,发展势头强劲 ,涌现出一些新的思想和流派。当时 ,在泰…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信仰体系在西方的确立,完全是一个内外因交互作用的复杂的历史过程。其中一神论原则的确立,对犹太教母体的克服和希腊哲学的同化,是这一历史进程中三个决定性环节。正是这三项工作的完成,才奠定了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基础性地位。然而,由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基督教的胜利注定只能是阶段性的,随着其所依赖的经济基础的覆灭,基督教也必然走向倾颓。  相似文献   

8.
洪伟 《社科纵横》2006,21(7):57-59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主政美国伊始,即启动了以企业化为导向的重塑政府运动,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场改革运动至今方兴未艾。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对政府进行企业化改革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于同样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中国行政改革来说,“企业家政府”的一些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公共管理改革的热潮。在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过程中,克里斯托弗.胡德从"新公共管理"、文化分析、政府内监管和政策工具四个主题对公共管理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解读,为公共管理改革时期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也曾深受"新公共管理"运动影响的中国行政改革而言,胡德的公共管理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们(特别是左派)认为,美国目前正处于繁荣、发展和稳定等方面都有所下降的境况。D.贝尔指出,“美国世纪不到三十年就结束了”。A.沃尔夫认为,“美国世纪看来也就是二十五年光景”。七十年代美国以全球的支配地位和国内政治、经济的稳定局面相结合为标志的短暂时期宣告结束。但是美国在政治或文化方面并没有发生决定性的变革,很多通常被认为美国例外论的重大因素并未消失。美国目前正在发生走向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转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实践概念内涵的理解通常是来自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定义,哲学史上各派哲学家对实践的解释仅限于道德领域和认识论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实践概念的内涵作一全新、整体的理解,把实践概念内涵和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把实践理解为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总体性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枯竭包括物理意义和经济意义两种方式.在判定资源枯竭的类型以后,应在政策上区别对待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资源型城市,着力解决接续产业的选择与发展问题.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科学地判定并实施不同的转型策略,发展不同的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13.
明朝治理边疆思想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凡 《学习与探索》2006,(3):165-168
明朝的治理边疆思想既有对以往封建王朝治边思想的继承,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取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之后,边疆局势与其他王朝有许多不同之处,治理边疆理念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明朝统治者不仅从“天命论”的角度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而且提出“华夷一家”的理论,这是对元朝“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标志着民族融合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中华整体观念已深入人心,同时也为清朝的治理边疆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居民消费信贷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住房贷款是居民中长期消费性信贷的主要内容.贷款利率水平、通胀率水平、房价水平与中长期居民消费性贷款水平进行的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分析表明:信贷利率是影响消费性信贷的主要因素,而通货膨胀率上升刺激消费信贷的作用仅仅是相对较为明显,房产价格尽管对消费性信贷具有相关性,但是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银行贷款利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消费性信贷增长之间的影响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互动关系.实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合理发展消费信贷;完善住房公积金、建立住宅储蓄银行制度等内容有助于提升宏观信贷调整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的政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土地冲突,一是在城郊和沿海发达地区围绕土地征收而发生的土地冲突,二是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民为农地权益归属而发生的冲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冲突,也服从完全不同的两种土地政治学.而就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民之间的冲突而言,在取消农业税前后也有很大的差异.只有深入了解农村土地冲突的不同类型及不同时期的划分,了解农民土地权利意识的变迁,才能真正理解围绕农村土地冲突的群体性事件的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6.
法的本质是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法的本质的界定,又必须从人性、一般性、渐进性三个方面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认为,法是阶级意志与国家意志的统一,它体现了法本质中最为核心的内容。然而,意志本身必须受到制约,这包括两个方面:理性是制约法的意志性的内在因素,而物质生活条件则是制约法的意志性的外在因素,由此来保证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从应用统计和比较方法的角度来看,明清两代实录对东北历史记载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修纂主体和观察视角的不同,《明实录》和《清实录》对东北历史的记录和反映出现了从远视到近观,从模糊到清晰,从笼统到具体的差异和转换。贯穿起来看,东北历史及其地位在明清两代的《实录》里,呈现出从边缘到中心的演变过程,原先朝贡的边夷成了中原的统治者,本来缺乏记载的明朝边缘转而成为清朝发祥的中心终获大书特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府的管理规则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完善的政府管理规则系统是政府管理自身的基本工具之一.中国政府管理的规则系统包括正式规则系统和非正式规则系统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与政府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党内法规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领导力量,虽然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主要在法律和行政系统规则规定的框架内运行,但中国共产党的规则对政府尤其是政府中的党员领导干部起着约束作用.非正式规则可分为与正式规则相客和与正式规则相悖两种:与正式规则相悖的规则又称"潜规则",它是非正式规则系统中产生负面作用的一方;有些非正式规则也能发挥正面作用,如有时能提高执政效率,弥补正式规则的不足等.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正式规则应该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行为规范,以保证公共行政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但非正式规则也在无形之中发挥着引导和制约的作用.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把那些符合公众利益的有积极作用的非正式规则上升为正式规则,并且限制非正式规则负面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组织生活在根本上具有价值性质,对组织生活的管理是一种价值实践过程.价值冲突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它内在于各种价值相互作用的整体运动的过程之中.管理价值冲突的原则是一种正义原则,针对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实质关系.正义地管理组织生活的各种价值冲突,是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所有的价值冲突都存在着对组织整体发展的一般关系,都涉及所有价值主体的共同本质要求,因而存在着管理所有价值冲突的普遍正义原则.价值冲突的性质类型不尽相同,这决定了管理它们的具体正义原则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热的背后,存在着若干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存在明显的将企业年金简单化、短期化和技术化的误区。国外企业年金发展中值得认真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一些国家明显低估了企业年金计划的复杂性和职工的高度敏感性。即便是在规范的市场环境和习惯于遵循规则与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