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共产主义是人类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一历史运动的理论表述。社会主义政治组织、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管理体制”问题,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对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这里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而不单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区别旨在着重指出,科学共产主义的特殊对象不单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国家这个经验的事实,而是揭示社会主义国家之产生、存在及消亡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科学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科学的基本学科。从高等院校的科学共产主义教学情况看,迄今在这个极重要的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方法论问题。通过分析学生在测验和国家考试中的答案可以看出,主要的缺陷是他们的知识不完整、不系统。学生的科学共产主义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原因何在?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对这方面的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在科学方法论的书籍中,没有专门的著作把科学共产主义作为体系加以研究,并对其教学情况给以相应的说明。迄今为止,我们的力量还集中在研究新题目上。现在,对科学共产主义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3.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斯捷潘尼扬的这部专著是他二十多年科学研究、教学宣传活动的总结.该书有前言、正文5大部分、17章,包括从共产主义形态产生至今的历史时期.前言简明扼要地概述了科学共产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体系中的地位、把科学共产主义作为高等院校一门独立学科前后研究科学共产主义方面的情况.第一部分阐述了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认识的主要客体的共产主义形态的产生和发展,研究了3个问题: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在  相似文献   

4.
《苏联社会科学文摘(科学共产主义类)》1979年第2期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当代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问题之一。作者把在工人阶级问题上敌视科学共产主义的观点分为三类: 1.虚构工人阶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步“消失”和“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问题,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关心这个问题,并为我们留下了理解和经过实践实现这一原则的极其宝贵的指示。一八四七年恩格斯写《共产主义原理》时就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消除分工给个人造成的片面性;新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各方面的才能得到全面发挥。接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这一思想作了非常明确的叙述:在共产主义社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相互关系问题、关于社会学的对象和社会学的结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问题之所以具有迫切性,是因为它在同反共主义、修正主义和当代实证主义进行意识形态斗争中有着一定的意义.比如,小有名气的?.索罗金在谈到苏联社会学研究的范围扩大这种情况时,曾预言这种研究最终将导致取消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基  相似文献   

7.
Π.Γ.奥列赫的《科学共产主义:对象和方法》(苏联诺沃西比尔斯克,"科学"出版社,1985,204页)一书出版以后,苏学者З.B.塔杰沃相和B.И.利亚赫在苏联《科学共产主义》杂志1985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作了此较详细的介绍和评论.现译介于下: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的哲学和社会政治观点发展过程中,“青年马克思”这个概念表示他在创作成熟期以前的整整一个历史阶段。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马克思学家关于有一条鸿沟把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截然分开的论点,能否经得起检验?换句话说(说得更尖锐些):成熟的马克思是否背叛了他的青年时代?这个问题应该从几个方面用相应的事实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9.
据东德《哲学杂志》1981年第7期报道,1980年11月25日在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的弗兰茨-梅林学院举行了一次学术会议,议题为“对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作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问题”。这次座谈会的倡议者是弗兰茨-梅林学院的H.弗里德里希、J.贝谢尔、经济科学部的W.玛伊瓦尔特和马列主义哲学/科学共产主义部的W.缪勒。  相似文献   

10.
据苏联《科学共产主义》杂志1981年第6期报道,第六届全苏青年社会科学家论文竞赛已经结束。75名年轻学者获得优胜奖状,其中科学共产主义方面的学者有7人。这届竞赛结束以后,全苏列宁共青团中央、苏联科学院等单位作出关于举行第七届全苏青年社会科学家论文竞赛的决定。参加竞赛的,应是马列主义哲学、科学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具体经济学、苏共党  相似文献   

11.
据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2年第12期报道,1982年6月,该杂志编辑部同莫斯科大学附属社会科学教师进修学院哲学和科学共产主义专业的教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历史唯物主义专栏负责人凯勒宣布下列文章不能刊用:以歪曲的形式代替对哲学范  相似文献   

12.
自从《莱茵报》以来,马克思为了寻求解开社会之谜的钥匙,历经了千心万苦,终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向人们批露了他已经找到了解开社会之谜的钥匙,这就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产主义进行了探索论证,成功的绘制了科学共产主义略具雏形的蓝图,找到了解开社会之谜的钥匙。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无论在科学共产主义和全人类的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上,都有着光辉的历史地位、理论价值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总类1986年8月22日苏联《真理报》发表苏共中央关于《共产党人》杂志的决议决议的内容有:1.杂志在发展和贯彻苏共27大的思想,进一步研究社会科学的新课题,保证科学研究彻底转向实践的要求,教育培养每一个干部善于按新的方式思考和工作等方面,应起积极作用;2.杂志的主要任务是深刻阐述苏共27大提出的方针、政策,全面探讨苏联加速进步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3.批评哲学研究的现状并提出哲学和科学共产主义当前必须加强研究的三大任务:辩证法,科技进步的社会哲学和方法论问题,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有关社会学对象的理论探讨自1957年以来,苏联学术界一直围绕着社会学的对象、规律、范畴以及与其他社会科学、特别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只有制定有科学根据的社会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成果,总结了工人运动经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指明了前进的道路。马克思逝世后一百年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由小到大,由曲折到胜利,马克思的科学理想先后在一部分国家内变成现实,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列宁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经验,继承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我们纪念马克思,不仅要学习他的革命理论、革命思想和革命风格,而且还要学习他在理论研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列宁说;“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①。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影响进行自我清算的过程。这个事实丝毫无损于马克思的伟大形象,相反,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千锤百炼的见证和马克思严于解剖自己的有力证明。这里仅就马克思对自己早期哲学信仰的清算 问题,谈点初步看法。 一、怎样理解清算? 在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7.
由纽约斯芬克斯出版有限公司于1983年出版的苏共中委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兼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B.N.波诺马廖夫的《世界大变革中的共产主义》一书,是专门向西方、尤其是向美国读者介绍人类社会为什么以及如何必然会在世界大变革中走向共产主义的专著。全书分为三编共11章约18万字,通过概述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介绍苏联发达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内容及其意义,分析西欧和北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几十年来面临的矛盾和危机,综述亚非拉主要发展中国家革命形势的  相似文献   

18.
据苏联《近现代史》杂志1989年第2期报道,1988年10月24—26日在高尔基大学举行了题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就与困难》的国际学术讨论会。马里工学院、楚瓦什大学、莫斯科、列宁格勒、高尔基、喀山、基洛夫大约四十名学术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的教师参加了会议。15人作了报告。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科学共产主义教研室主任Д.З.穆达基洛夫教授作了《社会主义世界改革的经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的报告。他对学术讨论会的工作做了总结,在学术讨论会的过程中尝试研究一些当  相似文献   

19.
据苏联《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1984年第1期报道,共产主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生活态度,培养言行一致。社会主义个人的积极生活态度,指的是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利益而奋斗,为完善符合于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和个人的生活条件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科学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共产主义,名副其实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形成的历史过程的最重要成果。马克思和他的天才战友恩格斯在其智力活动初期,既不是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1841)的前言中断言,“唯心主义不是臆造,而是真理。”只是到了1842年,在马克思发表在《莱茵报》的文章中,才发现了他的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过渡、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雏型。1844年,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