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外交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外交和军事战略。国家的社会性质不同,对外政策不同,军事外交的目的和方式也不同。军事和外交是国家推行对外政策的两个最重要的手段,二者往往相辅相成,由此孕育了军事外交的生长。当今世界,军事外交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成为贯彻和谐世界的有益手段,以开放军事外交营造和谐世界,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软实力概念是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首次提出的.中国军事思想文化、外交和国防政策、中国军事外交实践、中国军队现代化发展模式等分别构成建设中国军事软实力的四大来源.中国军事外交既是军事软实力资源之一,也是军事软实力资源运用的有效手段.论文对军事软实力进行理论分析;诠释了建构新世纪中国军事软实力的四大资源;论述了军事软实力与中国军事外交的内在联系;阐明了为增强军事软实力对中国军事外交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邓显超 《天府新论》2006,(6):104-107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在对外交往中,文化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扩大合作的重要纽带。可以说,文化外交是继经济外交,政治外交,军事外交等传统外交之后的重要外交形式。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的外交战略目  相似文献   

4.
张辉 《理论界》2010,(3):201-204
本文概述了21世纪初国际环境的特点,分析了这种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利弊影响,认为21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是利弊共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从总体来看,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因此,中央将这一时期确定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据是科学的、合理的。最后针对利弊共存的国际环境,从多边外交、大国外交、睦邻外交、经济外交、热点外交、军事外交、总体外交、情感外交等八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所应采取的具体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5.
范蠡是我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军事史、商业史、思想史以及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生活于群雄并起、思想激荡的春秋战国之际。在这样一个社会变动的时代,范蠡所展示的杰出政治、军事、外交智慧和经商治产的成功实践,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新的角度,提出了范蠡思想的五个层面,即:因时察势的机遇意识;忠勇诚信的精神品格;韬光养晦的外交谋略;实力制胜的军事思想;精于谋划的商业智慧。这五个层面构成了范蠡思想的主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蒋百里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国防外交理论。1935年日军在华北挑起事端,扩大侵略,蒋百里奉命考察华北数省,主张军事外交一元化,以应对日本的挑战。之后蒋百里两次赴欧访问,考察国防总动员,拉拢德意,增强中国的国防实力。期间,蒋百里将其外交活动和军事理论结合在一起,从军事、外交、经济三者来分析中日战争,形成了独特的国防外交理论。蒋百里提出的“持久抗战”“抗战必胜”论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异曲同工,其论断“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不仅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而且为中国的持久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局部战争动因多样、环境复杂、制约因素众多,仅依靠军事打击往往难以达成目的,军事外交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各国战争指导者的重视。军事外交手段可以为发起战争扫除障碍、为进行战争提供保障、为结束战争创造条件。军事打击手段与军事外交手段紧密结合对于打赢现代局部战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国家安全观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逻辑战胜帝国主义侵略逻辑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新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进而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成果。毛泽东国家安全观主要包括以巩固新生政权为核心的政治安全,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的经济安全,以建设现代化国防为保障的军事安全,以破除旧文化、发展新文化为支撑的文化安全,以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突破的外交安全等重要思想。毛泽东国家安全观的价值取向、斗争精神及方法论,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它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现有的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对世界政治、文化、军事以至人类的社会心理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外交方式及外交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分析研究经济外交、预防外交、首脑外交、环境外交等几种外交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我国在全球化高速发展时代的对外交往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论春秋五伯的争霸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五伯都有一套集政治、经济、军事与外交为一体的争霸战略。齐桓公的政治与外交战略是安民、尊王、亲邻与攘夷。军事战略是先代戎狄,后抑强楚。晋文公的政治、经济战略是尊王、利民、讲信、修礼、正官。军事与外交战略是联合齐、秦,侵曹伐卫,调动楚军北上而击之。楚庄王的政治、经济与外交战略是柔服中小国家,协调君民关系,发展综合国力,选拔亲、故人才。军事战略是加强军队建设,征代中问国家,团结齐、秦,克庸击晋。吴王阖间的政治、经济战略是任贤亲民,施恩行惠。军事外交战略是治兵奋、结晋、鲁,东并大越,西击强楚。越王勾践的政治战略是对内尊贤礼士,对外惑乱吴国。经济战略是奖励生产,蕃衍人口。军事与外交战略是遮掩军实,结齐、亲楚、附晋以制吴。  相似文献   

11.
<正>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最早兵书的《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不朽的军事理论著作,而且也是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经典;由于她科学的方法论和深刻的理论思维,使她的使用价值和认识论意义除了直观地体现在军事理论、战略战术之上以外,早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军事战略范畴,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技术、体育竞技等领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作为地方军事与边防机构的都督拥有较大的外交权力 ,他们可以通过使节和文书的往还 ,与对方展开频繁的外交活动 ,也可直接与对方进行交涉谈判 ,解决双边之间的争执问题。虽然作为地方边防与军事长官 ,其外交活动须接受朝廷的领导 ,但由于这一时期中央集权的削弱和地方分权势力的扩张 ,因而其外交权力较之于前代及同时期地方行政系统的缘边州郡 ,显得更为膨胀和突出 ,这是此一时期以士族门阀为基础的地方分权势力发展在外交领域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等教育要立足于素质教育,军事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中一门公共必修课,对促进大学生的素质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确立国防教育的学科地位、深化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军事理论课教学更应立足于素质教育。多年来,军事理论课教学伴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困境;本文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结合当前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研究军事理论课教学下一步的发展和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新闻作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和社会生活重大动向,并对社会对受众具有强大影响。许多具有实用性、参考性的导向性的信息,对企业和人  相似文献   

15.
国际军事文化传播是我国对外军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硬实力的软发挥,是军事力量的倍增器和强化国际军事关系、促进军事互信的润滑剂。以弘扬解放军先进军事文化、维护解放军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军事文化软实力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军事文化传播不仅是提升战斗力的有效举措,也是我国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此,我国的国际军事文化传播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以国家核心利益为最高准则和根本底线,遵循"两个服务"的宗旨,坚持独立自主和以和为贵的原则,为中国全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军事外交格局提供软支撑,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的实现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后期德意志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俾斯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充分发挥了自己出色的政治、外交、军事才能 ,使统一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一《孙子》的决策—运筹思维系统“运筹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最早是英国军事当局把一批数学家、工程学家、统计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智囊集团。协助军事决策首脑部门来提高战略和战术的效益、效率和效能,开始使用运筹学的一些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欧美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运筹学便由军事领域扩展到大规模的社会组织管理和企业管理中,从而迅速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独立学科。鉴于运筹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政治、军事、科技、经济、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新世纪初美国发展的基本特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朱梅光 《船山学刊》2008,2(1):174-177
蒋廷黻在近代外交史学界的地位是得到公认的,他的外交史研究范式的构建则来源于数十年外交文献的整理编撰工作。他以史料评论的特殊方式,来阐述“信、新、要、通”的四字史料评价及编撰标准。又兼采西方近代治学特点,搜集档案,并完成两部史料专著的编撰。其外交史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推动近代外交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外交能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外交能力大小是影响一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变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命题,就是要主动塑造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所应有的外交体系和外交能力,外交能力建设自始便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中国外交能力建设,以“两个大局”为时代坐标,着眼塑造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外交能力建设应以外交体制机制建设为基础,以外交理论创新为引领,以外交布局的谋划和推进为主线,以战略实施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支撑。外交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效实现国家实力、战略目标、外交方式的相互匹配,同步推进外交体制机制改革与外交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外交实务也要加强学术发展和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