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总体思路关于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总体思路是要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挤的要求,以“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为指导思想,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为奋斗目标。近期目标重点是要抓好“五三一”工程。即五大商品:粮、油、肉、菜、糖;三大改革:商业企业发展注销经营,物资流通企业重点发展代理制,粮食实行“两线运行”,把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一大建设:建设和管理好商品批发市场。建立起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粮食商品、农副产品、…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极其可喜的成绩,但从改革要深化、要完善,从市场金融的目标来看,差距还是很大的。本文仅就深化改革的几个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供讨论。一、要以“市场金融”为目标,实现金融现代化建国以来,我国金融体制基本上是属于财政型,即资金供给制型。它是服从于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的。自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来,这种传统的金融体制已经不适应了,并着手进行了改革。但是金融改革最终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则尚未完全解决。因此,  相似文献   

3.
流通体制的改革从1979年起步到现在已经10年了,改革10年之际,按照邓小平同志“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的要求,认真回顾和反思一下过去10年的改革,对于更好的贯彻执行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使我们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稳、更好甚至于更快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也必然是以市场取向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一、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流通体制框架改革开放初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三多一少”(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减少流转环节)进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对冲破计划经济统购统配的产品流通体制起了重大作用,使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先行,推动...  相似文献   

6.
7.
最近一个时期,流通部门和经济主管部门就物资管理体制如何进行改革,正在展开有意义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生产资料还要不要坚持计划供应,要不要由专门的机构统一组织流通,生产资料怎样利用市场调节。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一、计划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正冲刷着“左”的思想影响、传统观念、习惯势力和陈规旧章,改变着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夯实并拓宽着四化建设的道路。人们从这里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为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探索,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现就几个理论问题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我们的改革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首要的来说,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方向。这是改革不能逾越的规范总则。但是,从当前改革的实践来看,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叫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方向?怎样做才有利于坚持社会  相似文献   

10.
西南财经大学赵国良教授最近在四川省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1989年会上提出,在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中,要  相似文献   

11.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践与启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5年,冲破传统的统购统销模式,试图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体制。在这个阶...  相似文献   

12.
农村商品流通问题,就是包括在农村的农副产品购销和对农村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供应两大方面的农村市场问题。改革开放1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重视和发展农村商品流通,拓宽流通渠道,搞活流通环节,努力改变农村商品流通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不相适应的状况,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一切又都同农村贸易体制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深化农村改革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普朝柱编者按:这是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同志在省委党校第七期“三基本”教育轮训班第三单元学习结束时的一次讲话稿。这篇讲话对社会主义本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两权分离”、有偿转让或拍卖“三荒...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加强农村工作的决议是新时期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本文联系新疆发展农业生产、深化农村改革的实际,谈一点学习心得。一、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两个为主”当前,新疆农村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本情况是:我们在农村的第一步改革中,土地和全国一样归集体所有,水资源和水利设施除少量井水外,绝大多数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没有象土地一样实行两权分离、承包到户(不可  相似文献   

15.
积极培育和规范棉花流通市场,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棉花市场体系,继续推进棉花流通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延伸棉花、纺织产业链,使棉农分享更多的收益;建立健全棉花价格预警机制,建立棉花风险基金,实施棉花最低保护价格,促进新疆棉花生产流通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和充分利用棉花期货市场,为棉花生产者和加工者最大限度地降低价格风险,保障棉花生产、加工、经营活动的稳步进行。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规律: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准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粮食出现了典型的经济学意义上的过剩,在这个阶段,必须转变分析范式,主要运用经济学原理而非政治手段解决粮食问题。政府应当改变干预的范围和方式,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政治体制的概念指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界定。列宁说:概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①国内外理论界关于政治体制的概念有过许多论述,众说纷纭,认识很不一致,其中有两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笔者不敢苟同。一种观点认为,政治体制包括有关政治体制的观念、思想体系,即政治意识。诚然,一定的政治体制都是和一定的政治体制的思想观念相联系的。体制决定其观念。观念反映其体制,并反过来指导其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政治体制是现实的东西,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而政治思想观念则是思想意识的东西,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显而易见,政治体制与其反映的思想观念的界限是确定的,不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19.
一、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组织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马克思指出:“不是商业使工业发生革命,而是工业不断使商业发生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等372页)我国工农业的发展,已经敲响了流通部门革命的大门;从五十年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保险体制经历了两次大变动:第一次是1952年从金融系统划归财政领导,直到1958年全国性的国内保险停办(60年代国内少数省市如上海、天津、广东等地也在财政领导下开办过短时期的地方性的保险业务)。第二次是1980年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改革的需要,批准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在全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保险又回到金融系统来。两次领导体制的变动,基本上沿袭建国初期从苏联引进的统收统支的中央财政集中形式。这种体制束缚了保险业的发展,表现在:所有制结构上基本仍是垄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