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宝芳 《社科纵横》2012,(6):128-129,139
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极为重视家庭,认为家庭作为私人领域,应该与公共领域严格分开,妇女是“家庭天使”,职责是让家庭变得舒适甜蜜。这种家庭观念的出现既是这一阶级自身的经济状况、社会处境的反映,也是当时宗教力量、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影响的结果。这种家庭观是当时维多利亚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后世也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章永兰 《学术交流》2003,(10):136-140
世界语言学发展史表明,语言的社会地位是随着文化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文化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与人的认知特点相互作用产生文化观念,语言或言语的一些特性又使文化观念成了语言或言语的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又制约人的心理,调节人的社会关系。所有这些因素的互动过程,是文化决定语言社会地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宝芳 《社科纵横》2011,(8):118-119
维多利亚时期的中产阶级着力构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明确自己的阶级身份。其中雇用仆人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个典型特征。雇用仆人不仅仅是他们现实生活的需要,而是他们保持社会地位的心理所需。  相似文献   

4.
宋继革 《社科纵横》2009,24(1):133-134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校生关系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及师生观念变化对高校提出的时代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农村实行改革以来,农村妇女群体内部出现了杜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变动的情况,女性的婚姻观念、生育观念开始向现代型更新,从而使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仍是制约妇女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真正实现妇女解放的目标,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作者对此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宝芳 《社科纵横》2011,26(5):115-116,122
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的婚配呈现出几个典型特征:盛行同类联姻,主要在本阶级内通婚;结婚较晚,初婚年龄较大;很多人终身不结婚,独身率高,出现"过剩女子"现象。这种婚配状况是这一阶级独特的婚姻观念和社会处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央王朝素重礼事,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观念。由唐至宋,国家礼乐机构职能关系几经迭变,其原因关涉社会实际需求的变迁,以及中央官制的调整,尤与尚书六部体制的调动关系密切。礼部、太常寺共掌礼事的格局是建立在尚书六部政务运行体制下的,当尚书省地位下降,职权被剥夺时,会有新机构代替礼部、太常寺行使礼乐职权;只要尚书政务运行体制存在,礼部、太常寺共掌礼事的格局就不会被打破,即使在不同时期仍会有一些临时性的礼乐机构,但这些机构无法对礼部、太常寺权力造成分割。  相似文献   

8.
姚卫群 《南亚研究》2011,(2):111-120
佛教和弥曼差派在印度历史上都属于赋予神地位不高的派别。两派在发展中的神观念有一定变化,并且都否定有实在的创世神,但否定的程度和出发点不同。二者的神观念与其各自的理论体系的基本倾向有很大关系。分析和比较这方面的内容有助于认识印度宗教哲学的特色,对深化东方文化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卫良 《浙江学刊》2008,1(3):74-78
英国"商业社会"的出现源于海内外商业贸易的迅猛发展.在近代早期,英国的经济思想家们在有关商业贸易获利的正当性和重要性、"市场"概念、商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方面逐渐呈现出相似的意识,至古典经济学时代,"商业社会"的观念获得了最为充分的阐释.这一观念对于正确认识和分析现代社会的发展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际关系,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组成人际关系的纽带来看,人际关系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虽然业缘交往是部队中人际交往的主要部分,但也不可忽视地缘关系的人际交往。因此,研究部队内部的地缘关系,探讨地缘关系对军人交往的影响,对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地缘关系在部队交往中的地位及成因所谓地缘关系就是由于居住在同一地域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如邻里关系,同乡关系、街坊关系等等。人们所形成的街坊观念乡亲观念就是这种关系的反映。以地缘为基础而建立的人际交往,在部队内部具有本身特殊的成因和地位,它是服役战士因入伍地点相同、文化背景相同和价值观念相近等精神上相趋一致的因素而建立起来的个人交往和非组织群体交往。一般说来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成因: 1、情感交流的需要。部队战士来自祖国各地,  相似文献   

11.
从《史记》看西汉中期以前的妇女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育松 《浙江学刊》2000,(4):115-118
作为反映西汉中期以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文献,《史记》为我们了解先秦至汉武帝时期妇女地位的概况和变化趋势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当时妇女在政治中的地位较高,贞节尚未成为对女性单方面的要求,三从四德也未成为评价女性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春秋中后期至秦汉,随着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对原始遗俗的扫荡和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出现了封建社会强化贞节观念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对妇女的歧视继续加深,夫妻关系逐渐与君臣关系相对应,最终被纳入“三纲”中。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责任观念这一近现代西方伦理哲学的基本原则,是西方管理制度的文化根源,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哲学思想基础。邓小平提出的利益观、责任观及法治观,既保障了民主权利,又维护了社会整体秩序和利益。这一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是前无古人的,突破了中国传统的目的论道德哲学的束缚,且与西方现代化的法治思想、责任观念相接轨,有其重要的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向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形成了一种“买卖”契约关系。这种关系在社会工作承运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社会工作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与此同时,政府与机构之间的契约关系面临着“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合谋”、“阴谋”等四种博弈困境。因此,重构政府与机构之间的契约关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只有重新确定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体地位,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体系,加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运营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构建政府与机构之间的良性契约关系,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全球环境运动及其理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我们阔步迈向21 世纪的时候,回顾在本世纪中支撑人类理性并引发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产生重大变革的各种群众运动,唯有环境运动开展得最为广泛,以至于引发了一场环境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和对自然的价值取向,使人类环境观念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从“危机观”转向“直接行动观”  相似文献   

15.
影响妇女社会地位的经济机制王爱丽所谓影响妇女社会地位的经济机制,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①对妇女地位的影响。它不仅决定着妇女经济地位的高低,也牵制着妇女社会地位其它指标的实现。可以说,在制约妇女社会地位的诸项因...  相似文献   

16.
《东西南北》2012,(4):80-80
关于西式下午茶起源的故事广为流传:维多利亚女王的侍女——贝德福德七世公爵夫人安娜·玛丽亚在下午的闲暇时间里用点心和茶款待朋友,以求满足晚餐前空荡荡的肠胃,渐渐地形成了一股下午茶风潮。  相似文献   

17.
田丰慧 《生存》2020,(7):0175-0175
过去,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主要采用的是“包办”模式,偏重班主任自身的管理作为,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深化及其在初中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推广,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教师开始重视并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意识到尊重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为此,广大初中班主任教师开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积极融入人性化管理理念,不断尝试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不断转变自身管理学生观念,从传统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8.
日本武士阶级价值观念的基本层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户时代日本武士阶级的价值观可分解为两个方面 :协调阶级内部关系的价值伦理和作为统治阶级协调与其他阶级相互关系的价值伦理。前者主要表现为忠义观念、家国意识和天下意识三个层面 ,后者主要表现为一种建立在自然主义秩序法则基础上的社会整合观念。对武士阶级内部价值观念不同层面的演变及递进关系的分析 ,有助于我们加深认识日本武士阶级责任心的起源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积极的、动态的和革命的品格 ;对于武士阶级协调与其他阶级关系的价值伦理的考察 ,则可以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理解 :在江户时代的日本 ,为什么除占统治地位的武士阶级的…  相似文献   

19.
以进步主义作为思想旨趣的现代历史观念产生于西方,随着地域性历史转向世界历史,进步主义的现代历史观念在全世界获得了主导性地位。但是,资本主义所开辟的世界历史,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普世主义的道义与西方中心的强权的矛盾,并且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传统与现代的对立,难以实现全面的进步。自上世纪初迄今,进步主义的历史观念在世界范围内遭到现实与理论两方面挑战,成为人们质疑的对象,在西方更是呈衰落之势。通过对现代历史观念演变的梳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现代历史的根本性问题,并由此对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做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徐世博 《学术交流》2013,(2):191-194
菲利普·罗斯一些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犹太传统的反叛和对情欲的描写,使得他的伦理道德观念受到了质疑。而伦理关注的却不仅限于个体行为,更多的是社会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后期小说创作中,罗斯放弃了传统道德批评的普遍性原则。没有简单的善恶、好坏评判,罗斯的伦理观念中引入了历史的维度。在犹太伦理问题上,罗斯更关心犹太人作为"他者"的地位和生存境况。在此观念影响下,罗斯后期小说创作结合了现代、后现代手法,呈现出范围更宽泛、主题更贴近生活、风格更适度等新现实主义特征,展现了后人文主义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