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春节过后,又到了大学生寻找或决定职业路标的高峰期。笔者发现,今年的风景与往年有点不一样,奔走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数量与农民工几乎不分上下。由此可见,今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无疑会更为激烈,而且选择职业方向也大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李黎明  张顺国 《社会》2008,28(2):162-162
本文利用2006年5月6月份对西部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就业行为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家庭背景和自身学业成就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职业选择有显著影响作用。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充裕,人力资本越丰富,其就业意向越高。具体表现在:就业单位选择更倾向于选择资源丰富的单位就业;就业地区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收入较高的地区;其毕业期望月薪值也越高。  相似文献   

3.
田海燕 《社科纵横》2014,(7):162-164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由于受到社会、家庭、个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产生了多样化的职业行为取向,主要包括自强取向、城市取向、从军取向、从政取向、从商(创业)取向和西部(山区)取向等。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取向方面还具有差异性、超前性、边际性和流变性等特点,并受到商品经济冲击波、西方文化冲击波与社会不正之风及体脑倒挂冲击波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编制调查问卷采集抽样数据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心理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是综合因素考虑的结果,大学生择业时会对就业成本的生活需求进行分析,也会考虑就业单位的性质与地域意向,对职业工作与个性匹配充满期望,同时也会受到他人,特别是家人对职业抉择的影响。职业指导应注重多元化和全程化,促使大学生尽早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具备清晰的职业认知和明确的就业意向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了解和探索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为大学生、高校职业辅导教育和企业用人单位提供本土化的理论依据,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取向实证研究调查组通过采用结构化个人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讨论法和开放式问卷法对北京和辽宁的7所综合性大学的96名在读本科大学生发放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并对就学于辽宁、内蒙古、福建、宁夏的共81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探索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和现状,最终确立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八个维度:成长发展、人际和谐、面子声望、务实重利、安逸满足、奉儒守德、孝亲敬老和集体主义.研究结果证实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既是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的结合,也兼具本土独特性因素和东西方共有因素.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每年求职人数排在前列的财会系毕业生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职业锚理论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也让授课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讲授课程.结果显示:独立学院财会系大学生中选择稳定型职业锚与生活型职业锚类型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职业锚类型的人数.建议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以引导财会系大学生早做规划,针对稳定型岗位做全面性了解,设置阶段性目标,稳步提升个人素质为方向.  相似文献   

7.
宋扬 《社会工作》2008,(16):48-50
本文以南京大学本科生作为研究群体,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中的家庭分工模式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与社会普遍观点不同:女大学生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更愿意接受丈夫“主外”多一些;男大学生对于妻子的职业发展并无过多限制,家庭内部注重“男女平等”。在此调查结果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构建家庭模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家庭分工模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现阶段,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历史使命。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职责和功能决定了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必然性。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方面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高校共青团要通过为学生提供职业目标导向的生涯教育平台、职业能力导向的科研训练平台、职业感知导向的社会实践平台和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职业素养提升平台来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9.
陈波  倪伟 《社科纵横》2013,(4):177-178
职业成熟度是近年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深入分析了职业成熟度的内涵,结合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存在的不足,论述职业成熟度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几点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3):169-172
本文从女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入手,对女大学生自身优势和企业对她们的职业素养要求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学生自身、高校及社会三方面提出了提高女大学生就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身体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等这些职业素质的对策。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从政府和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对于做好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外化于宿舍空间的生活作风、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等。宿舍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基地,在大学生“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中,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要在宿舍度过,这使宿舍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交际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的形成都与四年大学期间宿舍文化的熏陶有很大关系。大学生的集体感、友谊感的建立,娱乐爱好、职业志向、审美情趣的培养,也受宿舍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对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7,(4):57-62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加强,我们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应与时俱进,让我们的思维认知变得更加广泛。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群体,势必会受到影响,从而更会间接的影响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与价值取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常态下如何让我们的大学生成功就业是目前高校和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分析影响就业的各方面因素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促进大学生合理就业、高质量就业,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创新创业教育应运而生.该文针对声乐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与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相结合,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声乐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必要性,在分析现状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声乐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期对高校声乐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声乐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慢就业”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的焦点、高校就业工作的痛点。当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可以划分为主动型“慢就业”和回避型“慢就业”两种类型。大学生“慢就业”既受制于社会结构的约束,同时也是个体职业决策自愿选择的结果,是复杂社会结构约束下就业形式与就业观念多样化的综合体现。破解大学生“慢就业”困境,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一现象背后的隐性因素,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帮助大学生优化择业观念,重拾就业信心,重塑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潘吉平 《社科纵横》2012,(10):157-158
大学生职业社会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而所谓的职业社会化障碍就是这些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消极情绪和态度,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主观情绪和自身存在的缺陷,是造成其职业社会化障碍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春节过后,又到了大学生寻找或决定职业路标的高峰期。笔者发现,今年的风景与往年有点不一样,奔走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数量与农民工几乎不分上下。由此  相似文献   

17.
刘萍 《社科纵横》2012,(6):175-176
目前中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等社会因素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他们对前景感到更加茫然。本文在心理学视角下,以某高校英语系和金融系三年级学生为例,将毕业后读研和应届毕业生净就业率剥离开来进行考量,剖析他们切身的求职心理,对就业主体的“责任心、主动性、社会支持、社会压力、职业探索、职业规划、职业承诺、职业调整”八个因子,用sPss统计方法(卡方检验、T检验、分步聚类法等)审视这些因子怎样影响大学生就业(一次或再次),比较他们在某些因子方面的异同,从而折射出大学生求职前后的真实心态;而且,深度探究了两系学生与各变量间的关系、及各变量问的内在联系,并借鉴西方经验,展望中国大学生新的就业趋势,对如何成功求职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特征及导向李春荣随着时代的变革,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恋爱国的和恋爱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出自身的特征。追求爱情是每个大学生的权利,不应成为校园禁区。只有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正确地5;导学生探讨爱情的真谛与真理,严肃对待有关恋爱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开展职业生涯指导课是高校学生工作和公共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存在的问题有:课程设计缺乏理论基础,对自我认识零散而肤浅,对职业世界缺少体验和实践,执行能力不够。通过课程实践表明,职业生涯课程团队辅导方式能够有效改进上述问题,充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并提高执行能力。同时,在开展职业生涯团队辅导课程中也需要注意课程设计方式和内容的灵活性与针对性以及团队合作互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和高中应届毕业生的求学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国家需要的合格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让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获取最新的科学知识 ,掌握技能 ,达到国家所规定的相关的专业水平 ,使他们的人格趋于完善。经验证明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必须了解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动机、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社会心理状态、独立工作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身体健康状况———总之 ,一切和他们未来学业有关的要求、素质和能力。青年人选择大学和专业 ,是对将来职业的自主选择 ,是对某种生活方式的认同 ,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前途命运。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