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翔  安招 《社会工作》2011,(8):91-93
进城农民工子女陷入"被污名化"的困境,是当前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及其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引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污名化研究,有助于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促使其自觉地接受和适应这个社会并最终被这个社会接纳的理念,有助于进城农民工子女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和人格修养,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2.
李翔  安招 《社会工作》2011,(16):91-93
进城农民工子女陷入“被污名化”的困境,是当前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及其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引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污名化研究,有助于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促使其自觉地接受和适应这个社会并最终被这个社会接纳的理念,有助于进城农民工子女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和人格修养,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3.
张友庭 《社会》2008,28(4):126-147
面对污名化及其制度性排斥的社会情境,流动人口群体应当在社会互动和关系纽带基础上,形成以城市适应为中心的集体化应对策略来化解新环境的生存风险;同时这种日常生活实践化的集体关系网络关系到社区结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社区的发展实践。笔者通过分析一个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区实践过程,肯定了流动人口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能动性,从同化适应策略、关系性适应策略到发展性适应策略,不同时期的城市适应形态显示了流动人口面对污名化情境的自主选择性,并由此带来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区整体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4.
郁晓晖 《社会》2004,(10):23-27
"社会病":研究的缘起 "无症状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群体(下文简称为"携带者")自称为"乙人",而在社会学意义上,这样一个群体只是一个"准群体"--他们有相近的生理和心理特质,有相似的遭遇,有对于这一群体的认同。他们是非正式的、分散的、间接互动的,甚至是匿名的,这一群体的聚居地只是在互联网上一个被称为"肝胆相照"的虚拟社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根据在全国范围的调查,约有60%的人群已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  相似文献   

5.
何乃柱  李淑云 《社会工作》2013,(4):49-54,78
一定程度上,对“残疾人”的称谓,从“残废”、“残疾”、“残障”再到“障碍”,其实都是“他称”,是污名化和贴标签的过程。有较强话语权的“他者”如政府、社团组织、公众等,对残疾人称谓的演变过程、称谓折射的价值观与认知、称谓的演变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影响比较明显。文章建议将传统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称谓改为“身心障碍者社会工作”。,这一称谓改变体现了价值理念更加人性化,进而影响到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低保动态管理是一个难题。案例中的挂牌能否取得相应制度效果仍待时间检验。目前部分地区采取的将低保家庭名单进行公示的监督方法有可能引发一种负面的潜功能,即污名化,给被公示者  相似文献   

7.
陈雪 《社会工作》2016,(3):116-122
麻风病康复者群体是中国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原因,这一群体被长期“污名化”、边缘化,让他们回归社会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本文从媒介素养的视角出发,以湖北省为例,在分析麻风病康复者与媒介的接触情况和探讨消解他们在媒介近用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障碍和困难基础上,就麻风病康复者群体通过媒介素养的提高,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回归社会的有效路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朝富  隋有实  梁玉军 《创新》2014,(4):120-125
近年来,南宁市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病人虽然仍以2040岁人群为主体,但是老年人携带者/病人的比例较其他年龄层的增长速度更快,艾滋病疫情老龄化趋势明显。尽管南宁市对老年人艾滋病防治工作采取了多种举措,健全了多项机制,但是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长效工作机制仍缺乏,加之老年人群体在意识上的欠缺,导致南宁市老年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成效仍不明显。对此,专门研究探讨针对南宁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遏制与防治的对策、方法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9.
"由于两岸局势比较特殊,加上台湾民众普遍对大陆社会不了解,一开始的时候,我母亲是比较反对我跟大陆女孩子交往的.她很怕我在大陆被骗,毕竟在她的社群圈里,的确可能充斥着各种对大陆社会的污名化.后来我让母亲来北京,亲眼看看我女朋友李古月的家庭跟亲友,看看大陆的社会发展,她就十分支持我们的婚事了."台湾青年张育铭在位于北京的居...  相似文献   

10.
低保动态管理是一个难题。案例中的“挂牌”能否取得相应制度效果仍待时间检验。目前部分地区采取的将低保家庭名单进行公示的监督方法有可能引发一种负面的潜功能,即“污名化”,给被公示者带来心理压力,特别是对被公示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成长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民工媒介镜像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高 《学术交流》2007,(5):135-138
农民工群体的媒介镜像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整体认知,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资源配置。目前,新闻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报道,在报道规模、报道质量和议题设置上存在着话语权萎缩和媒介镜像被污名化、妖魔化倾向,加深了社会主流群体对农民工群体的刻板成见,也影响着社会和谐与稳定。鉴于此,在报道中坚持客观公正的专业理念,及时、准确、真实地报道农民工生活的信息,尽可能反映出农民工群体在社会总系统中的真实位置,用新闻专业精神,培育公共新闻版图,确保农民工群体新闻镜像的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艳 《社科纵横》2007,22(5):72-74
本文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乙肝歧视现象及"反乙肝歧视"维权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消除乙肝歧视的医学、社会和法律等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尤其在"反乙肝歧视"维权法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法律途径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和最有效的途径,必须在立法、行政诉讼、宪法诉讼和国家赔偿四方面加强,才能更有效地维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应有权益.  相似文献   

13.
耿芸  韦宝平 《社科纵横》2013,(12):69-73
中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中国占比相当大。但现实的乙肝歧视却使得他们的诸多权利受到限制。尽管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政策欲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利,但均收效甚微。源头在于隐私受到侵犯。本文从隐私权的独立性着手,探究隐私权的法律定位,立足中国的现状,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权衡的基础上,强调中国确认隐私权的法律地位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冯莉 《阅江学刊》2015,(2):103-107,12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分层的加剧与矛盾冲突的升级使得社会怨恨情绪成为一种民间话语表达的显著特征。这种表象在网络媒体中尤为明显。大众传播媒介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载体,它应该发挥沟通信息、传承文化和促进群体和谐的作用。新闻工作者要承担把关人的责任,避免不实不当信息和言论的负面影响。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在吸引受众、抢夺关注的大战中往往会热衷炒作或跟风报道,体现为谣言、污名化、歧视、感官刺激等报道特征的媒介暴力,加剧了信息传播的不对称,造成群体之间的偏见与误解。造成此种媒介暴力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眼球经济效益"的膨胀,深层动因还在于媒介契合底层受众在转型社会中的怨恨情绪以及由此延展的想象性报复,这也正是大众传媒不断吸引受众关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罗牧原 《社会》2016,36(2):215-241
本文通过对《9个gay》和《一屋赞客》中同性恋相关内容的分析,意在说明在异/同性恋正统主义的逻辑下,网络视频对同性恋的再现被囿于私领域的牢笼,消费、爱情与亲密关系、家庭等成为同性恋生活的核心面向,而私领域与性别维度以外的同性恋生活则被剥夺了可见性的资格。与这种逻辑相对应的同性恋形象指向了年轻的城市中产阶级,而没有能力、没有条件、没有意愿遵循这种逻辑的人被进一步边缘化,变得更加的不可见、不可理解。这是一种充满悖论的可见性:一方面,它有利于改变社会对同性恋的污名化和刻板印象,并为争取同性恋的公民权利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这种可见性是以剥夺了私领域以外的生活与更加边缘的群体的可见性为代价的,它并非一条通往自由之路,而更容易将人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16.
吴玉彬 《社会》2013,33(5):230-241
长期以来,无论是纵欲还是节俭,消费都被认为是私人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一般在消耗、消灭、毁灭和浪费等意义上理解消费,消费因此被妖魔化和污名化学界也曾对其漠不关心,甚至认为“消费是对文化的腐蚀”(Miller,1995),但学术的思想和创新此时却从这些稀松平常、细微琐碎的消费领域等方面获致进展,近些年消费文化研究以及消费社会学和消费人类学领域的异军突起即为一个证明,其中关于鲍德里亚消费思想的研究尤其受到关注.对于鲍德里亚的思想,尽管已经有了一些讨论和分析,但仍然值得重新梳理、探讨和评估.  相似文献   

17.
借助翻泽,“恋爱”一词在20世纪初进入现代汉语,使“男女之情”在方式、体验、意义与评价上,因新的命名而发生改变,并进入公共话语,成为中国新伦理建构的突破口,产生了从晚清到“五四”一系列新道德命题及与之相应的新文学作品。晚清倡导的“自由结婚”,确立了婚娴以恋爱为前提、以当事人自决为主导的现代意识,并开创了文明结婚新风尚。民初,“恋爱”一词在本土化过程中一度污名化,导致专写恋爱的言情小说普遍规避此词;但哀情小说对爱情精神品质的普遍推崇,却为五四“恋爱神圣”的出场奠定了基础。西方理论影响下建构的五四时期恋爱理论,有“恋爱自由”与“自由恋爱”的微殊差异,后者将新文化激进主义导向极端。五四恋爱文学在空间意象和恋爱描写上的创造,解构了压抑个人自由的家长权威,颠覆了传统道德,也开拓了文学的表现领域。但个人主义的单维描写,未能使恋爱体验向纵深挖掘,而是引向浮浅。  相似文献   

18.
王路阳 《社科纵横》2022,(4):133-138
专家的形象污名化和话语曲解化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放大,引发社会性的知识权威跌落。从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透视专家话语在传播通道中发生扭曲和流变的原因。研究发现,专家—媒体—公众场域内,存在着传媒逻辑和知识逻辑的双向协调与二元争锋,不确定的知识、矛盾的传播者以及激扬的舆论环境造成了专家话语的误读。为摆脱困境,重建专家角色的社会威信,三方还需联起手来,共建良性的社会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美规则博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发展利益、发展模式和发展主导权之争。由于美国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因此从战略上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显而易见。而今天的规则博弈又高度涉及彼此国内制度,中国也绝不会放弃自身发展权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因此中美规则博弈将在较长时间处于非合作博弈状态。从双方博弈筹码来看,美国在科技领域占优,中国在国内政治稳定性上占优,双方在国内市场规模上基本持平,但时间有利中国。双方非合作博弈的外化表现就是围绕"非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位"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方向上的根本分歧、在美国主导的区域和双边规则中的强排他性和"去中国化"以及通过各种污名化直接发难中国体制。中美非合作博弈对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更趋碎片化、世界可能形成两种导向的规则体系、区域化规则体系将成为主导模式。对中国来说,在不可能改变美国的情况下,最好的战略选择就是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础上,以更加包容的制度平衡方式化解美国排他性制度制衡方式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法家"以刑去刑"理论及实践的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家的刑事政策思想以“以刑志刑为核心的 ,秦朝的重刑主义法制实践是法家这一思想的具体展开。而这一刑事法律思想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在犯罪原因论上它犯了以“人性恶”这一抽象的人性论来解说犯罪原因的单一罪因论的错误 ;在刑罚功能论上犯了过分夸大和追求刑罚的一般预防功能的错误从而对罪犯的处刑过于严酷并由此激化社会矛盾 ;在法律经济学角度上它扩大了刑罚圈增加了刑罚量从而提高了刑罚执行成本 ,在经济层面上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