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核心,推进党内民主应从改革选举制度入手,要完善党的公权力的授受机制和监督制衡机制,改变权力过分集中和缺乏监督的现象。党员代表大会应实行官员代表和普通代表分开履职的"两院制",党组织的一把手取消任命制,实行党内提名后的普选和竞选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票决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强 《浙江学刊》2004,(2):48-53
近几年来,"票决制"作为党内干部任用制度的一项改革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很多学者誉为是"党内民主的重大突破".然而,本文的调查显示:票决制"真实的"实践效果并不容乐观,它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为,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导源于我们对党内民主限度的误解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党内民主解释的"弹性".为此,本文尝试着从制度层面提出了一些调试意见,以期能通过消除制度层面的"弹性"来部分的消除对党内民主解释的"弹性",进而有益于党内民主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3.
周福振 《社科纵横》2011,26(1):17-19
听证咨询制来源于西方的民主制度,是通过协商民主实现公民自由的一种重要制度。现阶段我国在公共服务、法制建设、民生建设等诸领域进行了听证咨询的实践,但是中共在党内事务中明确实行听证咨询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人民民主又促进党内民主。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制度是人民民主促进党内民主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推动、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的重要制度安排。中共长期实行自上而下逐级管制的领导体制,党内缺乏听证咨询制度的民主传统,因而要真正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制需要明确党内事务听证咨询的范围、程序,实现从程序正义到结果正义,从而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党内民主不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还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1988年至1989年,就有12个县(市、区)开展党内民主的实践探索,但由于改革遇到阻力,不少地方停止了试点;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对党内民主的实践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探索,更多的地方加入了党内民主实践的行列.地方党内民主实践的效果究竟如何,从雅安的个案来看,虽然党内民主的实践有一定的成效,但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民主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将协商寓于选举之中,实现了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的“形式互嵌”,彰显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质与价值,是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成果。“寓协商于选举”就是在充分认识选举民主罅隙的基础上,将协商民主引入选举民主,在“有事好商量”和“最大公约数”中广泛凝聚共识,防止由单纯选举民主可能引发的社会撕裂;同时,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的结合也有利于提升协商民主的效率。作为中国式民主的创新性探索,“寓协商于选举”体现出中国式民主建构的基本方法论:民主建构要基于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并以系统观念推进民主建设。总而言之,“寓协商于选举”平衡了民主的不同结构、凸显了民主的各项功能、展现了民主的治理绩效,开创了民主的新型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6.
郭红军 《创新》2009,3(5):9-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探索。这些新探索包括:党的定期报告工作制度稳步推进、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内监督机制取得重大进展、党纪工作卑得重大成果、党务公开逐步推行、党代会制度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党内选举取得新的突破等等。  相似文献   

7.
试论发展党内民主应在县级地方率先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党内民主和地方民主的难易程度比较来看,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看,发展地方民主应当优先于党内民主。农村村民自治、省直管县改革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加快推进县级地方民主政治建设,以此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日,符合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宪政视野下选举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烨 《社科纵横》2006,(11):92-93
中国选举法虽然经历过四次重大的修改,但选举制度某些方面存在的缺陷仍然制约着民主法治的真正实现,不利于依法行政和在宪法视角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对选举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将从七个方面分析选举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而相应地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云同志长期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丰富的党内民主思想是其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实现民主的途径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今天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仍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选举制度改革前后派阀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派阀是日本自民党内的重要政治组织,曾在议员选举、内阁乃至党内职位分配等 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1994年日本将众议院议员选举由中选区制改成小选区比例代表区并立 制 以后,派阀在议员选举时的推荐侯选人等功能有所减弱,但职位分配功能却继续存在且呈加 强趋势。自民党的派阀受文化和制度双重因素的影响,它在选举制度改革后及时调整了功 能,继续在日本政党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周敏凯 《学习与探索》2012,(12):34-38,1
以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与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动力。因此,应该全面、深刻、深入地认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四对主要关系,即党内民主理论创新与深化民主建设实践的关系、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与党内民主文化建设的关系、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与党内思想教育的关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等。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在本质上就是实践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2.
陈云云 《创新》2010,4(6):26-29
协商民主与党内民主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党内协商民主对当前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虽然协商民主并非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惟一路径,但党内民主的推进无疑可以借鉴协商民主的若干合理之处。具体而言,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从协商民主中汲取符合国情和党情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有益的元素,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用制度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和平等关系,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石;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点;实行党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分离与制约,是发展党内民主、确保党内权力健康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余金刚 《社科纵横》2010,25(8):9-10
操作性党内民主主要是指党员定期选出党的领导人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某些党员可以通过争取其他党员的选票而获得党的领导职位。这样一个概念强调的是党内民主的切实可行性。这一实践路径是由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性质和模式及中国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首先,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性质在于它是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和推动的;其次,中国民主化的模式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体制内模式;再次,从中国的社会现实来看,历史上的中国缺乏政治民主传统,就现阶段而言,也没有发育出作为民主政治土壤的公民文化,而且政治发展极不平衡。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只能先从中国共产党内部开始,走一条从党内到党外、从高层到基层、从精英到大众的渐进模式。操作性党内民主主要应体现为差额选举,以差额选举为主要内容的操作性党内民主符合现代民主政治的原则,是有效整合党内不同政策取向和思想分歧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党内民主和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选举制度与政党体系之间的关联是当代选举制度研究的主题之一,但论者大多忽略政府体制在其中的桥梁作用:本应催生出两党体系的相对多数选举制在台湾只促成了两大政党联盟,理论上特别照顾小党的旧有立法委员选举制度下却形成温和多党体系,原因就在于两种选举制度在双首长制的政府体制下相互影响:相对多数选举制借助于新的立法委员选举制度组合,严重挤压了小党的政治空间,使台湾朝向两党体系发展:台湾经验可以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关于选举制度、政府体制与政党体系相关性的猜想。  相似文献   

16.
陈毅 《太平洋学报》2010,18(3):9-16
民主是什么,众说纷纭,难以界定;但民主不是什么,却是可以澄明的。中国式民主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反对中国走民主化道路的,有认为中国民主模式已经成熟的,也有比较客观地认为中国的民主化仍在路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的。作为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民主化道路复杂尤甚。国家主导的有序化民主必然要求党内民主的改革和深入,这已成为推进中国民主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黄建军 《社科纵横》2011,26(6):24-27
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建设党内民主的重要思想,如尊重党员意见表达,充分行使话语权;少数服从多数,也保护少数;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选举制度;强调集体领导,进行党内监督。这些思想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伦理意义,保障了党员民主权利的实现,为俄国人民的政治实践提供了强大的道德动力。  相似文献   

18.
滕亚为  朱钊 《创新》2014,8(5):85-88
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保障公民选举权的有效行使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但当前选举制度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人大代表竞选制度、选民监督缺陷问题以及代表候选人的监督制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须以问题为导向,从保障选举过程中的公正公开,建立多元化的选举监督机制以及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吴超 《创新》2011,5(4):23-30
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发展党内民主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党内民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党内民主的创建与发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1949~1978年),党内民主的探索与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1978年至今),党内民主的创新与发展。认真总结建党以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当前党内民主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龚志伟 《社科纵横》2005,20(3):15-16
邓小平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原则主要包括目标渐进性原则;党员主体性原则;平等与公开性原则;监督法制化原则。这些思想构成了邓小平党建和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