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十年来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它们的生产与采购基地转移到劳动力价格低廉而生产质量不断提高的中国大陆。本文运用工业区位理论分析影响跨国公司建立生产与采购基地的因素 ,研究北京在构建跨国公司生产与采购基地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进而提出北京的应对战略  相似文献   

2.
朱坚真  刘汉斌 《创新》2012,6(4):38-42,126
海岸带作为海洋向陆地过渡的地带,是海陆统筹的重要载体。结合国际上对海岸带划分的标准及中国的实际,中国海岸带可划分为陆域腹地带、陆域支撑带、核心带、海域支撑带和战略带五大区域。同时,中国海岸带的空间发展战略可重点从点线面的经济发展战略、海陆统筹下的交通战略及突破岛链封锁的国防战略三个方面加以构筑。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镇)企业大量吸收农民工为标志的城市(镇)劳动力总量短缺和结构性短缺,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人口政策、户籍制度、农村发展,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它最终会冲垮我国严格控制城市发展、限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政策。城市发展必须有利于工业区位集中,土地利用节约,城市布局合理。  相似文献   

4.
《求是学刊》2019,(5):72-80
以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为标志,中国对外贸易内、外部地理空间结构正面临全面的重新洗牌。近几年,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可圈可点,通过促进中国内部地理空间结构重组可打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外部地理空间结构升级,助力中国对外贸易在洗牌后成为贸易强国。文章将地理区位引入随机变动参数模型,实证分析了地理区位对一国不同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克服了地理区位的影响,蕴含着巨大的贸易潜力。借由"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加快促进中国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国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重构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位基尼系数与黑龙江地区产业分布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卞伟  薛伟 《学术交流》2007,(3):97-100
黑龙江近几年在三次产业发展中的第一产业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产业;农业、林业等第一产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第二产业除大庆外,其他地区朝着不利于发挥优势的方向发展;第三产业各地区均呈高度平均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1945-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分别形成以昆明、北平、南京为中心城市的三个学生斗争的集中区域。三大区域的形成,既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一般规律,也表现出不同区域的各自特点,显示了不同的政治力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产生的不同影响。考察影响战后中国城市学生运动的区位因素及内在联系,将三次学生运动高潮和三大斗争区域做历史的比较,对于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如何制定科学的方针和实施有效的斗争策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西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丽萍 《创新》2007,1(5):41-4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是我国走向东盟的门户和便捷的出海出边大通道;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点和前沿。北部湾经济合作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打通中国东部沿海和"海上东盟"的联系通道。海上通道是中国对东盟开放与合作的重心。广西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8.
李斌 《社科纵横》2006,(11):30-31
本文立足世界发展实际和趋势,结合中国实际,主要从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体制转型、“三农”问题、精神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韦晓宏 《社科纵横》2008,23(6):29-30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体现出的新特征和新问题,从实际出发分析了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学背景.  相似文献   

10.
杨永庚 《唐都学刊》2011,27(1):32-38
当代中国国家哲学是由追求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中国人民自己创立的具有本土性质的独立哲学形态,是"面对"中国国情"进入"中国现实的各个领域并广泛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社会发展学说。自国情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始终存在着怎样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变化着的国情具体结合的问题,这构成了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基本问题。由此,探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规律也即国家与哲学具体的结合规律,无疑构成了当代中国国家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中心形成的区位、集聚与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中心形成过程是经济金融长期发展的过程,受到包括地理区位、金融集聚和制度创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即使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地理区位因素在金融中心形成中仍然具有实际意义,不过它只是金融中心形成的一个外生变量.依托一国(区域)强大的实体经济发展,基于强劲的金融资本需求,才能形成相应规模的金融集聚,这是经济运行中自身所蕴含的经济机理,也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从而金融集聚因素就是决定金融中心能否形成的最为关键的内生变量.制度因素在现代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金融中心形成的区位、集聚与制度视角研究,为准确认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规律,更好地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广亮 《创新》2015,9(1):48-53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质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这样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由于社会主义位置于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商品经济形态阶段,商品经济形态阶段运演的资本中介动力性与资本逻辑的有机结合成为社会主义的必备内蕴,与资本逻辑有机结合适应时代发展的程度也就成为判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而就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实现与资本逻辑有机结合初步实践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而言,深化与资本逻辑全面有机结合的程度成为关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分析及空间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卿 《浙江学刊》2006,(4):217-220
运用旅游空间理论对浙江省海洋旅游目的地各种区位因子进行考察评价,说明浙江海洋旅游目的地存在着资源储量、品质与旅游发展水平不对称,客源市场发育不完全,目的地内外交通联结度不高、空间感知效应不平衡等状况;揭示出浙江省海洋旅游业总体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各旅游地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扩散效应小于极化效应的现实。提出重构“一轴三群三带一核心”的海洋旅游空间新格局及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布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历史遗留和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无序现象,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分布不合理,配置效率低下,同质化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环境改善与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应当大力推行城市产业布局的优化,在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搞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市民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村社会传统上是乡土社会,但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它已经展现出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运用市民社会理论从社会自治、政府职能和法治秩序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村市民社会发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毕雪飞 《日本学刊》2007,(6):108-116
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注重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本文围绕中国古代传统民俗节日之一的七夕节的内涵、七夕文化与日本固有信仰的结合及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日本吸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慈善事业,推进慈善文化建设是发展慈善的重中之重。志愿精神作为慈善文化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汲取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精髓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赋予当代慈善文化新的内涵,有益建构了现时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慈善事业,推进慈善文化建设是发展慈善的重中之重。志愿精神作为慈善文化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汲取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精髓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赋予当代慈善文化新的内涵,有益建构了现时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5,(10):21-24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者、先行者和奠基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围绕"走什么路以及怎么走"的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开创性探索,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将"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立场;将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方法;提出了由一系列重要的主张和措施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中,整合各种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跨境经济合作区作为近几年的新生经济组织形式,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