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桂东北地区是个多民族居住区,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较为频繁,并对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考察了明清时期桂东北地区壮族的分布特征及壮族迁入情况,分析了壮族迁入这一地区之后与其他各族相互影响的几个方面,认为壮族的迁入促进了桂东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桂东北地区的交通开发与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北部与湘楚毗连 ,是岭南与中原内地交通的重要枢纽和中原文化南传的必经之区 ,亦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 ,自秦始皇发兵统一岭南后 ,便致力于桂东北地区的交通开发和城市建设 ,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率先发展 ,进而带动岭南的开发和越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的桂东北地区是广西人口迁徙较为集中的区域 ,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徙占有一定份量。本文主要考察了这一时期桂东北地区回族的分布与迁徙概况及特征 ,并分析它在迁入这一地区后与其他民族所发生的相互影响 ,认为回族迁入为桂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清代以来商人会馆所承载的人力、商品、资金等市场化因素经由商帮的经营网络源源输入,加速了桂东北地区以手工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商业化进程,对桂林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近代化发展影响深远。商人会馆由城市渐及圩镇的扩散则使圩镇成为商业化向乡村渗透的据点,圩镇由内向封闭趋于外向开放,经济功能显著增强,桂东北乡村地区的市镇化从中获得了广阔的外部动力空间。  相似文献   

5.
桂东南地区是广西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 ,本文运用考古学资料 ,对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内涵、特征、年代序列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桂东壮族门楼会社──广西贺县鹅塘镇芦岗寨壮族社会调查之一钟维荣,卢耀胜,胡春燕,欧永立,储坚,周瑜丽导言壮族聚居于桂西。散居于桂东的壮族经济、文化发展略高于桂西地区。他们虽处于汉族的包围之中,却仍保留着本民族语言以及与桂西壮族相同的传统文化,如歌圩、...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代是我国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已经萌芽的时代。明清经济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然而,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当时从全国来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只有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因而那里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比较明显。而地处祖国南疆、经济文化历来比较落后的广西壮族地区,在汉族先进地区经济文化的帮助和影响下,其商品经济虽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比起先进地区来,发展的步子是十分缓慢的。本文拟就明清时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广西区内的历史古城非常少,而临贺故城的发现,将对广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通过对临贺故城古文化旅游开发的探讨,不但可以对当地经济以及区内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桂东地区的旅游文化的整合和旅游环境的改善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始皇凿灵渠,开岭越,广西正式归入中央封建王朝的版图之内。岭南,中原人来了,郡县设置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源源输入了,广西这一“陆梁”之地,政治、经济、文化开始发生了变化,逐步跟上了中原前进的步伐。秦时“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杀屠睢数十万人的广西越人的社会性质如何?汉时呢?过去因为文献资料的欠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很不统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二种:一是桂东北、桂东南地区属封建社会,其它地区仍属原始礼会;二不管桂东桂西均属奴隶社会。两端看法,各持有故,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认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的原因,广西客观上形成了少数民族相对聚居于桂西北地区和汉族相对聚居于桂东南地区的格局。桂东南紧靠广东和沿海,交通比较便利,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较好,生产力水平较高。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借助于比较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利用中央给的沿海开放政策,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在自治区内占有较大的比重,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而桂西北地区山多地少,自然条件差,科技教育文化比较落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贫困面大,全区目前尚未解决温饱的500万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这一地区。但是,桂西北地区水电、矿产、林业等资源比较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大,对日后广西经  相似文献   

11.
明清广西商业资本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又地处边陲,经济较之中原地区属滞后地区,商业发展缓慢,商业资本积累不雄厚。广西这片尚待开发的商业市场吸引了外省的商业资金,尤其是与广西水路交通便捷的广东商人。这些外省商业资本进入广西市场,与广东商业资本、本地商业资本一道,共同推进广西商业市场的发展,明清时期进入广西商业资本的经营方式是:贩运资本、经营资本,贩运兼经营、高利贷资本和手工业资本。其时,在外省商业资本的带动下,广西本省也萌芽了本地的商业资本。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州-佛山-澳门"核心城市组合,到晚清民国时期,转向以"香港-广州"为核心,但"无市不趋珠"的总格局未变.在广东商品经济的强劲辐射下,广西原来以桂林为总中心的城镇中心发生了东移,逐渐演变为以桂东端城镇梧州、戎圩为中心,并且呈现出越往东趋城镇级别越高的等级分布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随着开埠通商与内外贸易的扩展,位处珠江上下游的广东与广西之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双方依据自身经济的发展进程的特点和需求,围绕着人力、资金、技术、商品物资等方面,建立了长期而频繁的交流,通过双方的分工与互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共同推动了近代珠江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料,对粤商入桂的基本商业路线及基本商务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得出结论认为:凭借特定的商业路线和商业业务,入桂粤商在广西营造起了相对独立的、在广西城镇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行业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新的时期,广西提出"发展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先进文化省区"与"民族文化强区"等文化战略,极大地推动了广西文化的发展,把广西当代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广西文化叙事不仅从民族性中融入了更多的个性精神,而且也逐渐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文化精神,时代色彩更为浓郁,广西文化发展已逐渐由民间文艺为主体过渡到以现代精神为核心的多元发展的局面,广西文化的总体文化形象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6.
荣耀与追求:广西壮族土司民族认同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广西壮族土司的"攀汉现象",既是政治文化的产物,也是英雄历史心性的体现。壮族土司以及受土司影响而在壮族民间所形成的"汉人后裔意识",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壮族自我意识的缺失。这种文化策略,也是历史上壮族"汉而不化"、"融而不合"奇妙现象的原因之一,对后来的壮族民族自我意识的再生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经济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式启动。2003年10月,中国和泰国签订第一批农产品零关税协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以农产品零关税为切入点,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进一步研究广西的优势及面临的机遇,提出广西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对广西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是一次重大的经济社会变革。它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同时对广西民族关系的发展也有着巨大影响。要建立和谐民族关系,必须在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时要特别注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积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相似文献   

19.
清代广西进士分布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广西涌现出数量较多的进士,他们的籍贯多集中分布在桂东地区,桂西地区中式进士者寥寥无几,进士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寡的格局,这与桂东与桂西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交通便利程度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一廊"和"一圈"框架内广西与越南旅游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素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作为全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广西,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多方努力下,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广西与东盟国家之一的越南毗邻,双方对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尚显缓慢。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构建和“两廊一圈”深入推进的情况下,广西的旅游业应当抓住机遇,实现“一廊”和“一圈”框架内广西与越南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