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中西方的“鬼(Ghost)”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西方“鬼”的文字释义,寓意挖掘,价值评判,结合中西方文学中“鬼”的形象的探讨.人鬼关系的比较,揭示东西方“鬼”文学中的宗教情结,并透过中西方“鬼”的民俗和仪式的比较,探讨中西方“鬼”的异同,从而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一个法门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有一种口头的习惯。当碰到不好或不喜欢的事,都会在前面加个“鬼”宇。例如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会称“什么鬼地方”,听到自己不爱听的话会说“讲什么鬼话”,当然不喜欢一个人的模样也会不客气地批评“什么鬼样子”。所以“鬼”还真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以下的故事也一样。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8,(10):58-58
可以买卖的生意有许多种,但如果有人卖的是“鬼”,你敢买吗?盖佛罗里达州有一名男子自称贩卖“瓶装鬼”,还附有保证书,保证每只酒瓶里都有鬼,而且强调第只鬼都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4.
鲁迅作品呈现着“人与鬼的纠葛和交融”,基于败落家族后系子孙承受的“鬼”的梦魇的切身体验,鲁迅对“人鬼纠葛”的社会中人生悲剧的展示极其深入,显示出《新青年》同人倡导思想启蒙之不足;鲁迅作品同时又存在着一个“人鬼交融”的世界,这与他对“道教”与“道士思想”的区分相一致,根源于他早期思想中对民间宗教的肯定和追寻,是他审视和批判人鬼纠葛的社会根基之一,同时,又是在补救“五四”新文化倡导之局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摔跤”的保护工作在夏邑政府的协调下有序进行,实施“二鬼摔跤”艺术的产业化建设是对其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手段。如何在不改变“二鬼摔跤”文化内核的基础上与市场进行交接和融合,如何在实现经济创收的基础上提升其艺术特性,是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本文对“二鬼摔跤”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除了那些迷信传说或者灵异作品中出现的幽灵之外,“鬼”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专指人的行为,那些未必光明正大、未必坦然自若的举动和心计。  相似文献   

7.
在宋代诗学批评中,“鬼诗”“鬼语”成为常用术语。诗歌内容摹写幽冥世界、诗风凄艳幽冷且空幻飘逸、情感基调以悲为美是宋代文人对“鬼诗”基本内涵的确认。以“鬼”论诗强调诗境的清迈出尘、诗人的妙手灵心,多为正面评价。以“鬼”论诗的流行受宋代谈鬼的社会风尚及传统诗学神秘化思维的影响较大,也与宋人对李贺的阐释和接受有关。  相似文献   

8.
鬼的“人化”与人的“鬼化”——藏族社会活鬼文化探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活鬼是一种神秘而普遍的文化现象,它兼有人和鬼的一些特性.在我国藏族地区,活鬼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生辰八字不好,以及家庭遗传两个方面的原因.宗教界和民间社会各自形成了一套活鬼的辨识和矫治体系.从文化 发生学上分析,活鬼的形成主要经历了鬼的产生——驱鬼(人扮演鬼)——活鬼形成三个阶段.广泛存在于藏族地区的活鬼文化与其说是一种民俗现象,毋宁讲是一种文化建构,其文化隐喻在于:为现实中无法解释的事情以及社会关系的压力寻求一个“出气口”,将少数群体视作各类矛盾的“替罪羊”,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从而为社会矛盾提供一个常态化的舒缓、化解渠道.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4,(12):13-13
中国关于“鬼上身”的传说不胜枚举,最常见的是一个身体较弱的人突然用某个已经去世的亲人的口吻说话,还能讲出很多别人并不知道的秘密。农村的“跳大神”活动与此类似,常常是“跳大神”的神婆或者神汉先做一些法事,然后清某个灵魂附到他们身上,借用他们的身体讲话。  相似文献   

10.
《汉书·艺文志》中“房中”与“医经”“经方”等并列为“方技”,而《隋书·经籍志》中不再设单独的房中门类,除了修炼房中术的道教典籍外,房中文献主要被归入“医方”的门类之下,反映了六朝期间房中术与医学领域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的倾向。在此种背景下,房中思想对六朝乃至隋唐的疾病体系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较具代表性的就是在“阴阳不交”理论下形成的男性“鬼交”。六朝早期出现了“鬼交”的疾病观念,房中家以“阴阳不交”来阐释病理,使阴阳不交导致疾病的理论从内因说发展为外因说;另一方面,“鬼交”原本以妇女为主要患病群体,但房中家的论述偏向使男性“梦交”也逐渐被纳入“鬼交”的疾病观念。男性“鬼交”是在女性“鬼交”的疾病话语形成之后,在六朝房中术的发展中被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鬼”有本义和各种各样的引申义,是个贬义词,具有文化(宗教、迷信)、语体、形象等附加色彩。它在词语中常常出现在主语、宾语、状语的位置,也可以充当修饰语或被修饰的中心语,在言语交际时是凸显的信息焦点。“鬼”族词有指称某种形体、性格、习惯和嗜好的人,以及描写人的某些不良行为等表意功用。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丰都县“鬼城”,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对这个地方的称谓都不陌生,因为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知道一句口头禅:“无论多少岁,迟早丰都来相会”。民间传说,人死了以后,魂都得到丰都去,因为那里是“鬼都”,“阴曹地府”就在那里。不少古典小说这样描述:“只见刀起头落,一魂只奔丰都城去  相似文献   

13.
古小说中的“溺鬼待替”母题主要由鬼投生而不残生、鬼报人、人鬼践约等情节元素逐步汇集而成。在母题中对于“溺鬼”人性化的描写 ,是人类对外物亲和文化心理的反映 ;鬼“适度”报人 ,“适度”之强调实为对贪欲的遏制 ;人鬼践约则流露出贫贱之交和道义信用的民间心态  相似文献   

14.
从3方面对中日两国的“鬼”进行了对比。首先,从现代的“鬼”的概念上进行了对比;其次,明确了中日 两国鬼的产生及各个时代鬼的形象及举动;最后,通过对中日两国各50人作调查问卷,发现现代中日两国人对于 鬼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基本上都怕鬼,而一部分日本人却喜欢鬼。通过以上3方面对比发现,日本的鬼确 实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但不是中国的鬼文化,而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及中国的道教。而现代一部分日本人之 所以喜欢鬼,大概是因为在现代日本许多地方的节日中,鬼都起到赐福于人,监督督促人们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词汇的消亡和新生、语义的发展、语法功能的演进三大方面考察了“鬼”字用法的发展情况。其中,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代社会的社会发展中探究了文化的发展对“鬼”词汇发展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分析了“鬼”的语义系列的演变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语法方面的演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文学领域里,从魏晋之际把小说分为“志人”、“志怪”两大支后,降至唐人传奇,旁及元明戏剧,清代小说,其中“谈狐说鬼”或有狐鬼形象、情节出现的作品,为数可观。而脍灸人口的如《宋定伯卖鬼》、《倩女离魂》、《牡丹亭》等等,均有其独到之处。最为世人所公认并欣赏的,便是集谈狐说鬼之大成的《聊斋志异》。在此书作者蒲松龄笔下,写了不少成功的孤鬼形象,那种“刻镂物情,曲尽世态”,“各出其情,状无所隐”(蒲立德《聊斋志异序》)的艺术成就,是此书具有历时不衰的引人魅力、久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这些事实说明,以狐鬼为题材,或住作品中有狐鬼形象或情节,是不会妨碍作品获得成功的。因为它们的作者  相似文献   

17.
<正>独创是艺术的生命.只因“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我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以其诗作中描鬼画仙,写怪志异的“鬼诗”而独树一帜,卓然千载.前人曾指出“鬼诗““盖骚之苗裔”,“太白玄语,实长吉之滥觞”.可见,“鬼诗”同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有着一脉相承的源流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李贺继承传统,却又不囿于古人,而是以卓越的艺术才华、大胆的创新精神,在彼基础之上变化翻新,出奇制胜,表现出独具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8.
鬼文化包括鬼俗、鬼魂观念、鬼魂巫术等子系统,鬼文化对《牡丹亭》情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冥婚风俗是人鬼恋故事原型形成的基础,鬼魂及地狱观念是“梦”、“魂游”、“冥判”等情节单元形成的基础,画像巫术、姓名巫术等通魂巫术对于“玩真”、“叫画”情节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核心提示 “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一篇《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案件警示录》,让一些口头冠冕堂皇、内心龌龊的“两面人”贪官成为社会热点.廉政专家指出,要在改进、完善干部教育和考核、选拔任用、监督方面“多管齐下”,让更多“两面人”贪官的伪善面具尽快被揭下.  相似文献   

20.
侗族“栖居”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侗族栖居之所适应了侗族的生存需求 ,蕴藏着原始情感 ,寄托着精神信仰 ;神、人、鬼的“三界”在这里和谐相处 ;侗族在栖居中形成宁静的文化心态 ,其哲学意义是“阴阳”的相生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