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教师是普通高校进行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而大学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才能确保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正确的课程意识包括了课程设计意识、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创新意识、课程评价意识等。介绍了培养大学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的途径,以及课程意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课程意识作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话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深刻理解课程意识。现象学教育学的产生为探析教师课程意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生活世界是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的源泉,反思意识应该成为教师课程意识的重要形态,交互主体性能够促使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教学机智是教师课程意识向课程行为转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课程的预设性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学生被迫游离在课程运作的边缘,学生的课程意识亟待激发和创设。课程自身发展的特点要求课程建构应该围绕学生开展。从课程文本分析的视野探究学生课程意识的创立,即是从学生课程的目标意识、建构意识、实施意识、评估意识和享用意识探讨学生课程意识的创立,课程文本在学生课程意识创立的背景下分别演变成自传文本、发展文本、生活文本、生产文本和美学文本。课程文本在学生课程意识创立下的演变趋势,引发学校课程理论深入思考学生课程运作参与模式,启迪学生体会学校课程发展理论的含义与形态。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的确立是高校体育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再造和课程评价的前提和保证,直接影响着新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与课程改革的进展。文章在认真解读新纲要的基础上,对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涵,在新课程改革中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现代课程意识以及培养途径给予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课程意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德育课程持续低效的现状,德育教师也应转变教学观念,具有现代德育课程意识,即主体意识、生成意识、生活意识、对话意识、反思意识等五种课程意识,并应以此为指导,使德育课堂成为和谐的、激动人心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基于当代教育理论中关于课程意识的论述,通过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案例,阐述了如何在主体意识、生成意识以及资源意识三方面构建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课程范式问题时,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课程研究在当代中国教育中的地位与使命,揭示课程价值与中国教育结构之间的联系。而所谓“课程研究中国化”是指外来课程的合理因素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提倡课程研究在中国教育中的具体范式与具体运用,确立中国课程研究的主体性,建立中国的课程理论体系与学术风格。为了推动课程研究中国化的进程,应强化课程研究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学术规范意识、学科共同体意识、中国问题意识、流派意识。  相似文献   

8.
材料类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材料类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综合设计、工程实验的方面讨论了该课程的改革,指出了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及该课程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意识、知识结构以及合作、研究、反思意识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明研究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脉络,丰富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面貌的认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中华文明类课程思政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楚文化考古》等中华文明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为此,以《楚文化考古》课程思政为抓手,紧紧围绕增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史和楚文化遗存彰显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等主题为切入点,在学生的课堂教学、考古实习、科研创新项目、毕业论文等方面,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有效推进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文学理论课程现状及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欠缺,阐述了文学理论课程对于养成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性.文学理论课程不可能跳脱历史语境而成为一种纯科学,相反,文学理论课程可以通过对历史使命的自觉和对文化时空的把握,通过有效的教材编写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时代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中学选修课的开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普遍存在课程设置脱离基础教育实践,人才培养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师范生课程意识薄弱、课程开发能力低下等问题。实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接,强化师范生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是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制度改革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职业意识的性别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因而有必要在高校教育中实行针对女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绍兴五所高校的职业意识教育普遍比较薄弱,而针对高校女生进行的职业意识教育就更为欠缺。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校教师培训课程,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开设女性教育特色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注重对女性职业自信和职业竞争力的培养,改变高校女生的就业观念,是高校女生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迅速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热点。学界围绕课程思政这一主题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着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生成依据、重大价值与实践路径等维度展开。已有成果为人们理解课程思政提供了重要借鉴,但同时还存有诸多分歧。学界在今后研究中,应强化课程思政的知识供给,建构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强化课程思政的协同意识,建构育人共同体,注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强化课程思政的问题意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课程与教学的二元分离主要是追求科技理性、崇尚二元思维的结果。对其表现归纳分析,发现几种模式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二元对立和分离,在实践中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作为一种普适性的理念,这种分离已伸入我们的思想深处,在国内外具体体现为教师的课程意识缺乏,教学意识过强。经过一定的调查统计、访谈分析,结合他人的调研结果得出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教育工作者对二者分离应该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以提高课程意识,增强整合的观念,促进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16.
教师素质是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新课程观下物理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合作精神、信息意识等方面的素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引起教师﹑专家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中学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路径。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资源意识的培养在农村英语教育领域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丰富了建设21世纪新...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化工原理》授课过程中培养工程意识的重要性,强调在化工原理以及后续课程教学中,尤其是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教学,要结合实际问题,充分利用现代设计软件,详细分析工艺过程,巩固理论教学效果。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化工设计比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加强培养其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19.
高校课程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深度挖掘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是新时代背景下云南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主动融入课程思政而打造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文章以在“长期建藏”政策背景下进入并扎根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为例,总结该实践教学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和对课程思政的启示,为高校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课程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化工原理》授课过程中培养工程意识的重要性,强调在化工原理以及后续课程教学中,尤其是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教学,要结合实际问题,充分利用现代设计软件,详细分析工艺过程,巩固理论教学效果。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化工设计比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加强培养其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