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全球化”是世界性的潮流和必然趋势,回避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全球化”决不是无原则的要求民族国家全盘吸收外来文化,也不是导致民族国家消弭自身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全球化语境中,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民族国家如何进行民族文化的策略应对。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进程中,许多西方民族国家在进行经济政治交往中,强行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希望用本民族的文化与文明统一全球,从而形成文化同一性。但是,历史事实证明文化的同一性不能形成,推行文化同一的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中的结局也并没有实现文化的真正同一,反而激起了更大变化的多元和差异性。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融合是一种趋势,也是现今人类解决“文化困境”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下,全球化是一个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全球化必然对文化带来强大的冲击。对全球化下的文化发展趋势,我们应抱有理性态度:即全球一体下的文化样态不可能是各民族文化融合式的趋同,亦不可能完全在自我封闭中共存,而应该以一种文化对话的方式展开,这种跨文化的对话必须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4.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撰文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上。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一个没有传统文明的民族,是一个不完美的民族;而有了传统文明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悲的民族。古典文学作品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问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却千差万别。不少人误以为它是一股席卷全球,摧毁传统,全人类趋同的大潮流。其实,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个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的准有机体。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各民族都能够与之适应,各民族的优秀传统将一直稳态延续下去,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中,永葆其青春。因而,全球化只是局部地改变各民族传统的外部环境,而不是各民族传统的克星。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各民族的传统照样并行存在,各自分别作稳态延续。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问题主要是文化问题,文化多元主义是当代全球状况的一个构成特征。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探讨中国文化的命运问题。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民族危亡和中西文化碰撞中发生的,现代文学的这种发生语境决定了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有着密切关系,其具体表现和发展趋势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文学进行文化批评,一是文学研究走向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先进文化的建构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文化全球化不等于西化。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建构与发展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意识形态文化为主导;继承、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开放,开展文明对话交流;坚持文化综合创新,与时俱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维度,体现了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文化全球化的形成由来已久,但推动其加速发展的应是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飞速革新。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的走向体现为三种可能模式:文化同质化、文化异质化,以及文化混合化。这三种模式实质上是文化中心主义或文化相对主义倾向对文化走向产生的影响。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均有其合理之处,但也都存在着局限性。构建和谐、理性的全球文化,需要不同文化间进行积极的对话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朱效梅 《21世纪》2001,(1):39-41
从表面上看,“全球现代化”过程确是促进了全球化,并看到一个越来越有“其相”的现代性的涌现,……不过,更深一层看,在全球化中所出现的,并不是一个愈来愈有同质性的世界,反而是一个更显示文化“差异性”与“多元性”的世界。“文化全球化”本身所具有的这种复杂性,要求我们对之采取审视的批判的态度,即质疑和分析的态度,以避免盲目提倡文化全球化可能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 维护西方的文化霸权是 文化全球化的初衷 文化全球化不是技术乌托邦的地球村在文化上的体现,它是以保障欧美发达国家在世界文化的支配地位为目的,其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文学从肇始至今走过了文学世界主义旅行、文化多元主义演变和文化融合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向另一阶段转变都是一个不断扩大兼容量、不断跨越界限的过程。从文学分离走向文学综合、从强调学科视野特性到与其他学科整合、从精英经典研究到通俗大众文化研究、从以西方文化为中心到东西方文化交流融会,比较文学发展见证了各国各民族文学走向门户开放,彼此间的文学与文化互通有无、交流融合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文化形态不可能再被分割地对待,而是走向融合。融合后的文化将共同寻找与自然修好合一的可能性,以及途径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全球传播打破了以往文化各自发展的局面,把全球文化纳入到一个公共文化平台,促成了全球化文化的形成.全球化文化不是文化的一体化,而是文化的多元化.只有化解文化间的冲突,实现多元文化的对话,才能真正促进全球化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的实质是文化霸权主义,全球化的过程就是某种文化和意识形态扩张的过程,故全球化又召唤着地域化和多元化。艺术设计是文化及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中,设计代表着民族文化的声音,它维护着民族文化在全球化中的独立地位。其次,民族设计文化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图案和纹样,它是在时代发展中不断生发、创造的,永远处于未完成状态。在现代社会,由于技术的全球化,设计的国际性是不可避免的,全球化中的民族设计文化的竞争主要是技术的竞争。因此,中国的设计必须保持高度的民族意识和全球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 ,在文化领域的发展也同样有力而迅速。文化全球化在推动不同民族文化与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和融合的同时 ,客观上促使全球共同伦理价值的产生与发展。全球伦理是世界公认的行为准则 ,是 2 1世纪和未来人类生活的基础 ,为此 ,对教育理念作相应更新 ,全面加强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全球文化领域大变革,“文明整合”是必然趋势。基于不同思维模式和文化传统的中西文明在文明整合过程中,“和而不同”是基本前提和最终归属。在从“不同”走向“和”的过程中,由文明差异导致的“文化矛盾”客观存在。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运动观来指导中西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整合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程度的发展直接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对我国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弘扬民族精神、发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梦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文化首先是民族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强化民族文化建设。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 ,也给民族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全球化不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 ,但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 ,民族文化会有不同的保留形式。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 ,既要加强不同文化间的合作与交往 ,又要反对文化的全球化。我们必须以全球化为背景 ,立足于国内和国际复杂关系的视角 ,着力解决我国在建设先进民族文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世界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客观趋势,它给文化界带来的一个重大影响就是引起 了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整合的结果应是多元文化趋同趋势,走向多元一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民族文化在全球交往中的冲突日益显现,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巨大挑战。文章就从全球化这一背景出发,结合中国文化的实际现状进行研究,探讨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时代遇到的机遇及挑战。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最为风行、最为时髦的话语。其实质就是重新制造一种不平等的经济与文化的趋势和政治霸权主义。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这是当今各个民族国家应对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我国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建设也应在强势文化语境中寻求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与国家文化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积淀着过去全部智慧结晶、蕴含着走向未来全部精神动力的独特文化体系。民族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 ,是该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标志。在全球信息网络时代 ,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受到严峻挑战。为了保障自己的文化主权以及与此密切相连的民族生存发展权 ,发展中国家就必须树立强烈的文化主权意识。国际社会应制定相应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准入规则 ,建立相应的文化维权仲裁机构。文化主权即文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消费等方面的独立自主权。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 ,既要反对文化部落主义 ,也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人类共享的全球文化 ,应在尊重国家文化主权的基础上 ,通过积极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而建构起来 ,而不应在文化帝国主义的绞杀中强霸自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