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陆与台湾基层社区具有相似的组织框架和发展过程,却也有明显的内在差别.由于公民社会的诉求以及选举政治决定性地影响了台湾的社会营造理念与基层社区发展方式,台湾的社区营造呈现出以社区为本位的“自下而上”的合作模式.与此相对照,大陆由改革催生的社区秉承了国家治理的逻辑,呈现出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这两种转型社会的社区发展模式都反映了社区自主性的不足,显示了国家上层框架对基层社会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台湾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特别是在解除戒严体制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出现了所谓的社区总体营造。及至至今,台湾的社区总体营造可谓风生水起,对台湾的发展,特别是台湾人民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经济社会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台湾社区总体营造模式能成功实施并延续至今,这对于大陆地区所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台湾地区的社区再造运动在台湾蓬勃一时的“社区再造运动”也称为“社区营造”或“社区总体营造”(简称“社造”)。其初始动因可追溯到台湾内政部于1965年响应联合国的创导所推动的“社区发展运动”。“社区发展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发起的一场旨在促进各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运动。据联合国1960年出版的《社区和有关服务》一书所指出,该运动倡导社区公民的主动参与精神,敦促政府制定各种目标不同的社区改进方案,提供技术和其他各种服务,旨在促进社区参与与社会发展。该运动主要从乡村开始实施,再逐步扩展到城市。台湾社区营造运…  相似文献   

4.
朱渤 《社区》2003,(7):62-63
社区文化在台湾的迅速发展始于八十年代末。当时台湾的文化建设委员会为了改变社区居民的观念,摆脱地方派系的纠葛,建立新型的社区关系,倡导、发动了“社区总体营造”运动。提出在社区营造新的人、新的生活、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知识、新的经济和新的空间;倡导社区居民自下而上、自发性地参与公众事务。环保  相似文献   

5.
台湾生活文创型社区营造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选择台湾的生态文化、传统工艺文化、艺术文化、古迹文化和传统产业文化等五个不同文化类型的生活文创社区营造典型案例,进行田野调查.进而通过时序分析的逻辑方式进行案例间的比较,从动因、资源、问题和解决方案四个维度分析社区在营造的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重点与做法,从中推演出台湾生活文创社区营造模式一般性规律与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大陆生活文创社区营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是一个内容广泛且不断演进的概念,用以描述对被告或犯罪者的非机构性的约制、惩罚或矫治计划,包括:(1)起诉前的转向措施;(2)对已定罪者设定条件或限制,置于社区中执行刑罚或矫治措施;(3)协助在监受刑人顺利回归社会前的措施.社区矫正因此被视为是正式刑事司法的转向或替代性选择.台湾社区矫正基本理念包括:社区安全防卫、社会复归、个别化处遇、被害人参与及减低矫治花费(成本效益)等.台湾社区矫正的处遇形态则包括:观护制度、假释制度、居家监禁、电子监控、工作与学习释放、中途之家、受刑人休假制度、罚金、社区服务及补偿被害者方案等.本论文将讨论我国台湾地区社区矫正的执行结果,结论主张,借着社区的力量来协助犯罪治理,将逐渐成为犯罪矫正的一个基本哲学.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区治理主体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社区治理过程中国家权威重建、社区社会组织兴起、社区精英对社区治理过程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营造和谐社区过程中,必须构建国家与社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互动、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精英的引导性互动、国家与社区精英的整合性互动三种社区治理主体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8.
地方文化是乡村社区营造的基础,台湾鹿谷乡溪头妖怪村的成功营造来自于对妖怪传说文化这一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的转化与运营。应用扎根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其发展机理,指出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是贯穿社区营造的主线,创意激活并重组了传说文化资源,提升了其价值,并提炼出"传说文化资源挖掘——文化符号化——文化产业化——文化商圈化——社区化"的乡村社区营造模式。基于文化创意的乡村社区营造模式可为大陆乡村社区的营造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即将全面进入工作目标为“稳得住”“可致富”“能发展”的后搬迁时代,工作目标的达致依赖长效减贫机制的建构。从社区营造视角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地方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研究认为通过社区营造推动移民安置社区从过渡型逐渐转变为发展共同体,是实现搬迁户长效减贫的可行路径。具言之,移民安置社区营造聚焦在三个层面:社区主体层面,营造社区多元主体并促进其积极参与社区发展与贫困治理,从而激发社区内部的组织化减贫动力;社会空间层面,营造制度空间、公共空间、生计空间等多维空间,在社区秩序、社会交往和保护性生计的营造中促进移民的社区融入与生计安全;社会关联层面,营造紧密利益关联并借助具体社会关系的“传帮带”,促进移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通过“社区主体 社会空间 社会关联”三位一体的社区营造,移民安置社区的发展导向不仅是一种强化社区移民之间社会和心理联结的生活共同体,更是一种融入共同性的经济发展与能力建设的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如同遗产是一种文化过程,“家园遗产”的提出以及实践亦是一种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文化过程.它是针对在遗产运动过程中,遗产的原真性拥有者自身失语和被边缘化的处境所提出来的.它是对遗产真正主体的一种尊重,也是族群应对全球化、民族-国家权力、强化自我认同的工具.台湾当下的原住民“家园遗产”意义上的部落重建就是在此历史情境下生成的.同时,台湾社会一场意在应对全球化和自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危机的“社区总体营造”运动赋予台湾原住民重回部落、建设家园的一种“由上而下”的积极力量,亦是探讨台湾原住民家园意义上的遗产实践不可避开的情境.此外,“社区总体营造”与“家园遗产”概念有着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它一方面例证了“家园遗产”实践的可能性和意义,另外一方面丰富了“家园遗产”主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台湾地区推行自上而下的社区发展模式。至90年代,社区发展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旨在通过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培养社区共同体意识。本文阐述了台湾社区发展历程,分析和总结了社区参与的特点与经验,并对大陆社区建设提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社会廉政文化建设中.高淳县淳溪镇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和谐社区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因地制宜,着力营造清正、廉洁、高效、向上的社区人文环境,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社区、融人楼院、融入家庭.使社区成为城市基层党组织廉政教育重要阵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课堂、居民群众廉政文化熏陶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台湾社会高度发达的经济生活与传统的文化观念交织 ,对人们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双重影响。而传统观念对人的塑造以及对人的个性发展的种种限制 ,更多地针对女性 :以家为重 ,恪守妇道 ,顺从、贤淑、坚忍、内敛等。在这种社会气候影响下所产生的台湾女性散文 ,重情重家 ,敬夫爱子 ,怀旧思乡 ,感恩自然。其创作风格清淡雅致 ,温婉平和 ,爱意融融。当然 ,也有少数女性的散文敏感尖锐 ,针砭时弊 ,锋芒毕露。台湾女性散文所营造的内在的温婉清和 ,给充满紧张与竞争的台湾工商社会带来精神上的缓解与释放。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国家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变迁,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组织载体和制度保障,但农民的主体性和社区的自主性依然没有被充分激发起来。文献研究发现,对社区内涵和定位认识的不同理解会产生农村社区建设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还是国家行政权力向基层社会延伸两种演进脉络。以关中袁家村为例,从为何营造、营造什么、怎样营造三个层面切入,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改善民生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产、文、人、地、景”的乡村社区营造,国家规划变迁和社区自主实践相结合。指出乡村社区营造何以成功的启示是“三位一体”现代社区内涵的正确理解及其功能的准确定位,其引发的本土实践体现了国家主导和社会参与的互构效应。  相似文献   

15.
台湾高山族社区营造先后经历了重点示范部落计划、永续计划及活力计划三个阶段。其实践出现的问题及积累的经验,对大陆民族地区的村落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研究认为,民族地区的村落发展和乡村振兴需要持续地经营和创造。在该过程中,在地居民的主体性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以及社会组织的参与协作,三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在地居民主体性的发挥,更是民族地区村落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社区和社区发展的概念、因素、功能、意义的分析,探究作为最基础的社会单元的社区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一个个城市社区组成城市社会,社会的进步需要依托每一个社区的进步。文明城市的建成,需要每一个社区都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发展可以通过建造使人安心的社会环境,加强市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等几个方面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和社区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本文最后还阐明了在社区发展中要树立资源共享意识、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和合理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等问题,以更好地促进社区发展、创建文明城市,使群众在自我管理、自我表现服务、自我表现教育、自我表现完善中营造文明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家园。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的必要性和意义入手,分析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的可行性,即丰富的农村特色资源是营造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是营造的保障,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是营造的动力。提出从原地改造型、区域集中型、部分改善型三个途径营造农村休闲旅游社区。阐述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农村新型特色社区营造模式应以地方特色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产业资源、生态资源、人为景观资源为定位。提出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中的关键问题为政府引导与农村居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与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统筹规划与留人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8.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管控”与“自治”双重向度的现实困境。面对社会结构多元化、居民需求异质化的现状,城市社区推行“微治理”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创新。通过发挥多元协作、降缩单元、利益联结、赋权增能等机理优势,“微治理”有效弥补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中政府“越位”及社会“缺位”的不足,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差异化、扁平化和高效化,促进了社区参与氛围的营造及多元共治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场域,孕育着丰富的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是社区的本质要素,是社区生命力源泉。但是,在现代化浪潮推动的社会变迁中,社区社会资本整体上处于衰落状态,社区生命力源泉日益枯竭。曾经的社区已成为"一个失去了的天堂"。为留住"远逝的天堂",复兴昔日的温馨共同体,亟需加强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实质在于培育社区社会资本,营造社会生活共同体。同时,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实现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社区图书馆是指在小区范围内建设的有小区特色的小型图书馆或图书馆服务网点。由于社区图书馆能为社区的社会文化生活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它不仅承担着改善社区形象,激发社区成员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而且还能推动社区经济繁荣,创造社区良好环境,因此,培育和发展和谐进取的社区文化,必须建设与社区发展相适应的社区图书馆。一、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意义1.社区图书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一。由于社区文化与社区图书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社区内大力发展图书馆,开展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融入社会、参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发展社区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