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发展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一理论的一大主题。在邓小平的著述中,“发展”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它首先指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但又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广泛的社会范畴的全面现代化。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包括经济发展论、政治发展论、科技发展论、教育发展论、精神文明建设论、发展动力论、发展战略论、协调发展论等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基本特点是社会主义方向性、民族性、整体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来是哲学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最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了李永年、杜建平同志主编的《哲学与实践》一书。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结合上做了最新的尝试。综观全书可见如下特点: 第一,鲜明的实践精神,理论密切结合实际。理论指导实践,这既是理论的目的归宿,又是理论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去指导活生生的改革实践,才能实现其理论意义,也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该书以“万源县科技兴农”这一典型作了很好的阐发,形象地说明了生产力的两种形态、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的条件、以及“科技第一生产力”原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 邓小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是改革开放思想的核心。他一贯倡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1950年5月就提出:“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在60年代初,又提出了著名的“猫论”,更体现了他主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但是,他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的真正形成,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拨乱反正过程中,是随着党和国家工作着重点的战略转移而实现的。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地使用“改革”一词,把“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直接相关地提了出来。1980年8月,第一次使用了“开放”的术语,把“开放”作为“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高等教育创新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创新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目标 ,高等教育创新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等三个方面问题的论述 ,明确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推动高等教育创新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贾恭惠 《社科纵横》2004,19(3):16-17
江泽民的辩证生态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武器。其主要思想体现在生态环境生产力论、人与自然和谐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论、科技进步依靠论、自力更生与国际合作结合论、教育法制互补论、“三位一体”系统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江总书记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座谈会上专家学者的发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创新,这是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体现的重要思想和精神,也是我们党80多年来能够保持先进性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党要承担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我们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同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7.
廖廷弼 《探求》2005,2(6):31-34
江泽民同志准确地把握当代科学技术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在贯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战略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他具有先导性和长远战略眼光的先导性思想。江泽民同志的先导性思想主要内容包括:确立科技与教育为先导性产业;强调基础研究是科技先导性作用的源泉;提出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是实现科技先导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李放 《学术交流》2004,3(1):27-29
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包括五个建构维度,其思想精髓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学说,从时代思维高度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深刻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还指出 ,我们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 ,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江总书记的这个讲话精神 ,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科技创新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很多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技术创新。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一技术创新是国际国内科技、经济竞争、发展的需要 ,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1 技术创新是迎接世界科技竞争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8年多经济体制改革思路演变过程作了大致回顾,并认为“放权让利”是这8年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文分析了根据各种思路所采取的相应的改革措施及其对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阐述了由于改革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游移于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论与商品经济论之间,使“放权让利”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旧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与基本运行原则。指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是:(1)重新构筑改革的基本理论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2)设计明确的总体目标模式;(3)采取一揽子改革方式,使新模式的基本原则在涉及到的所有领域都同时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