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五十年代业已取缔的嫖娼卖淫活动,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又沉渣泛起,而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贵州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从1985年至1988年8月间,抓获的妓女、嫖客共达4211人,(其中妓女近2000人)。1985年~1986年,1973人;1987年,1229人;1988年1月~8月,1009人。据我们的调查,在嫖娼卖淫活动中,男性主要有皮条客、窝主老板和嫖客之分;女性也有拉皮条的,充当窝主的,而妓女中又有三种类型,分别为:1.街头妓女,又称“野鸡”,她们在妓女圈中,属于低  相似文献   

2.
孙旸 《求是学刊》2012,39(4):127-132
水上勉前期代表作《五号街夕雾楼》和《雁寺》体现了佛教尤其是中国慧能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作品中的妓女形象都是作为“佛的化身”登场,用乐观和慈悲使得自我在苦难中得到解脱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男性的救济.而这种把苦难仅仅看做一种存在形式不执拗在其中的精神,便是中国禅宗“本来无一物”的思想体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由于唐代商业发达、都市兴起、媚妓涌现的原因;妓女才高身贱、聪慧机敏的表现;留存诗作的情况;具有女性传统情操;其与士吏关系;妓女社会地位低下,命运凄惨,结局悲哀;展示了有唐一代繁荣鼎盛现象下妓女悲剧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娼妓在我国的历史渊远流长,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历代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了拯救沦落魔窟的妓女,防止性病蔓延,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决定取缔娼妓制度,解放受压迫、遭蹂躏的妓女。1949年11月21日晚,当时的民政部门与公安、妇联、卫生、工会等部门通力合作,在北京捣毁封闭妓院224室,解放妓女1200余名。这一轰动中外之举,拉开了新中国取缔娼妓制度的序幕,此后,全国城市都参照北京的模式和经验,相继开展了关闭妓院、解放妓女、改造妓女的工作。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的“八大胡同”,解放前妓女云集、妓院…  相似文献   

5.
新知     
《东西南北》2012,(13):7-7
新产品 预防艾滋的机器人妓女 据英国每口邮报报道,最近一些疯狂的科学家正在研究用机器人妓女取代真正的女人。科学家表示,到2050年时,当男人们再去红灯区寻欢作乐时,迎接他们的将会是这些机器人妓女。在他们的设想中,这些机器人妓女将非常时尚和性感,“她们”将穿着丁字裤和贴身内衣.亳不吝啬的展现自己的美丽。不过,这些机器人妓女也将非常昂贵,一位顾客需要花费6200英镑才能享受“她们”提供的全方位服务。  相似文献   

6.
唐诗中所反映的唐代妇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盛况空前,后难为继,仅《全唐诗》就收诗48900余首,共900卷。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妇女生活的,包括宫廷妇女、商人妇、征人妻、劳动妇女、女道士和妓女等,为我们展示了唐代妇女的群像,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唐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7.
表现中、小城市和农村下层贫苦劳动人民,特别是手艺人、工匠、侍女、妓女等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艰辛与不幸,以及这些人物为摆脱贫困和痛苦而进行的挣扎和反抗,是水上勉平生作品中的一个永久性的主题。作者以自己扎实的生活基础、深刻的社会观察力、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和比较典型的现实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悲剧性格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论贾平凹《秦腔》的挽歌情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兰 《社科纵横》2008,23(3):112-114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通过清风街上一群普通农民的故事,集中反映了近五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文化的变迁.作品通过农村经济的荒芜,古老土地观念的解体,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价值观念的流动变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尴尬境遇.<秦腔>将"秦腔"这一文化现象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表现了深沉的挽歌情调.  相似文献   

9.
川端康成《睡美人》的救世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阅 《日本研究》2007,(3):87-91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睡美人》,表面上描写一个衰朽老人如何抓住最后一线希望寻欢,实则要揭示为世俗烦恼所困扰的心灵如何获得净化和拯救.小说所展现的是一个隐蔽的"妓女=菩萨化身"的故事.在中日两国的多种古籍中记录着这一故事的各种版本,一系列的故事都传达了佛教的普度众生和万物一如思想.川端正是试图借助这一结构模式来表达此类故事中所蕴涵的救济意义.为了充分体现"妓女=菩萨化身"这一隐含意义,川端从环境背景、形象塑造到人物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做了种种努力.在《睡美人》怪异情节的背后,深深地隐含着佛教的救世主题--芸芸众生在凡间的苦恼应当得到抚慰.  相似文献   

10.
艺术作品的永恒性--马克思、海德格尔和当代中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永恒性的解释,认为应当立足于人类历史和人性的立场来看待艺术作品的永恒意义.凡是不朽的艺术作品都深刻地表现和反映了人性的普遍本质并使各种不同的人类都对之怀抱向往或理解的作品.而这正是中国文学和艺术半个世纪以来罕有世界级作品出现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是作者个性和人生观的充分表达,是作者对所处时代和生活的一种描述和解释.文学的真实足指作品关于一种人的普遍精神的反映,它体现在作者的文学智力和文学情感之中.所以,文学批评关注的不是作品中生活和人物是否完美的问题,而应该是作品足否有可能成为这种真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胡志明市卖淫、吸毒现象一瞥[越南]日新在越南胡志明市(即原西贡),嫖娼和吸毒问题相当严重,并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政府正在千方百计打击这些社会恶习。据了解,到1994年5月31日为止,全市已有五万名妓女,占全国妓女的69%;有二万人吸毒,占全国吸毒人数的...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所反映的真、善、美,揭蔽见本,去假归真,它以其深刻的思想意蕴,诉诸典型环境中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最伟大的人文关怀.林黛玉身上所高扬的本真之美,是组成作品内在精神的重要部分,成就作品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林黛玉的诗至真至善至美,她的思想、性格、精神通过一系列诗词传达出来,黛玉诗词是其人格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4.
1933年春,与胡适有师生之谊、时任《独立评论》经理人的黎昔非,同几位文学青年在北平创办了《昙华》文艺半月刊。在国难当头、风云变幻的岁月,昙华社同人关注人生,坚持操守,在作品中鲜明地反映出时代青年的忧患意识,尤其是刊物上一组以抗击日寇为题材的小说,表达了对邪恶、黑暗、反动势力的愤怒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这些作品是东北全境沦陷和“一.二八事变”后首批反映抗日救亡的短篇小说,因而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5.
必须揭穿那些流传着的神话据说,当年一个外国记者挑衅地问周恩来总理:“中国有妓女吗?”周总理说:“有。”举座愕然,“在台湾。”于是人们又释然而笑。那时的中国人坚信,这一丑恶现象已经在解放初被根除了。因此没人谈论它,没人去想妓女曾在中国社会中的存在,就连我们出版的一些汉语字典、词典,一度也曾对“娼”、“妓”、“嫖”这几个字不加解释,甚至干脆删掉。那时就真是一片净土吗?不见得。但至少在社会心理中,在总体上,在当时的语言系统中,人们否认了妓女的存在。时至今日,暗娼的死灰复燃已不是什么秘密。但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娼妓制度尾随着人类”,①引起了百姓、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历来娼妓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妓女产生的原因和卖淫对社会风气的毒害方面,而对嫖客缺乏科学的研究,以致造成卖淫仅是妓女的事情的错觉,禁娼最终变成禁止妇女卖淫。其实,娼妓的存在,卖淫行为的实现,是以嫖客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卖淫一词,实质是指男女之间为实行金钱与肉体之间的交易而进行的双向性交行为。如果没有大量男子走入嫖客的行列,娼妓制度即会瓦解,卖淫妇女就会另谋生路。从这层意义上讲,嫖客与妓女是共同产生的、相互依存的共生体。  相似文献   

17.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弗兰克·麦康奈尔研究了S.贝洛、N.梅勒、J.巴思和T.品钦的作品.作者解释说,之所以选择这几个人物是由于这些作家的作品反映了近三十年来在社会领域和艺术中所发生的质的变化.作者认为,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文学使得"个人绝望加深和彻底异化的自我意识的有害传统"遗留了下来.人在发现现象的熵值以后,终于意识到一切传统信仰的"无益性".在麦康奈尔的悲观  相似文献   

18.
徐龙年 《学术交流》2003,4(8):166-169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论述,处处渗透着美学思想.他主张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应该认真阅读大量的优秀作品,对作品中起关键作用的字、词、句、段不能轻易滑过;阅读欣赏时要驱遣自己的想像,培养丰富的语感,从优秀的作品中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作为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写作,应该写出自己诚实的话,要把生活当做写作的源头,要把写作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多写,多练,多比较,多修改,久而久之,必能写出好的文章和美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北京的娼妓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社会舆论针对其对社会卫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要求政府切实地对妓女的身体进行干预。政府制定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这些只是治标之策,未能彻底解决娼妓问题,还进一步加剧了妓女身体的不自主状态。舆论的理想设计和政府的现实作为之间的差距是当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张晗  李佩芸 《社科纵横》2009,24(12):101-102
19世纪末期的美国正处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三位作家布赖特.哈特,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写了大量有关中国人的作品。对他们作品中关于"中国"话语进行研究,反映出这三位经典的美国作家的东方主义观点,以期找到蕴含在文本之外的文化内涵,并提出三位美国作家在对待异国文化时的三种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