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批判“独断论”对人类认识能力未加考察以前就断定人们无需经验 ,单凭理性就能得到绝对无误的证明。他认为人类获取知识靠先天经验 ,“感性”、“知性”“理性”是三种先天认识形式。“感性”“知性”只能认识现象界 ,不能认识“物质体”。康德在科学和信仰之间划上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2.
康德哲学向来是西方哲学研究中的“显学”。我们对康德哲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见解,尽管如此,我们对康德哲学的认识从根本上还未突破“认识论”的框架,即把康德哲学“认识论化”了。诚然,康德研究认识论问题曾写下《纯粹理性批判》,但《纯粹理性批判》却只是康德哲学的“导论”,更何况《纯粹理性批判》不仅仅是一部认识论著作。其实,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迷才是康德一生渴求解决的主题。康德对这一哲学主题解答就是重建形而上学即人的科学。康德的意图并非人们理解的那样,在认识论领域实现哥白尼式的革命。当把康德哲学“认识论…  相似文献   

3.
宋祖良同志著长文力辨知性、理性非指认识阶段而指思维方法。诚然,思维方法说是有根据的,但认识阶段说并非就是“缺乏历史观点”的杜撰。考之康德、黑格尔,两说均有根据;不仅如此,而且不限于这二义。试为辨说。 (一)知性、理性在康德那里首先是指认识能力 康德对认识论的研究是从对认识能力的考察入手的,所以,知性、理性在他那里首先是指认识能力。 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作了感性、知性、理性三重划分。 感性即直观,“对象是通过感性而被给予我们的”,“通过我们被对象所激动这种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能力(接受性),叫做感性”。 感性管直观,知性则管思维,“使我们思维感性直观的对象的能力是知性”。知性的范畴为形式和构架,对感性表象进行综合,使之具有规律性的联系,形成现象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一) 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一文中劈头第一句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①这句话可谓全文之纲。 接下去他说:‘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人类缺乏理智么?并不,问题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现实的主客观原因,人的理智被捂盖住了,人因而处于蒙昧状态,即康德所说的“不成熟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类当然没有能力对自己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批判,而只能因循既定的社会状况和思维习惯,安之若素而不觉得需要改变什么。为此,康德大声疾呼:“要…  相似文献   

5.
在康德哲学中,我们发现他的分析论关注的是理性能力的常态,辩证论则是处理理性能力的误用;由于理性的误用造成了辩证法,辩证论就是对于误用形态的辩证法的讨论。这种讨论在康德哲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正是通过它康德得以肯定理性合理的超越使用,从而建立他的“伦理学新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6.
康德对人的理解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方面。一方面,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与自然物不同,人具有总是试图超越自然的必然性而追求超验本体的性格,人自身具有绝对完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同时还现实地处在时间、空间中,人的生存是有限的,人在现实中总是不完善的。这种人的二重性存在就是康德自由思想理论建构的逻辑前提。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实践理性批判》中主张,作为一个行动者,我应当遵从道德法则的要求。康德思考“我应当做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时,也思考了“我事实上能够做什么的问题”。康德强调人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与动…  相似文献   

7.
物自体探析     
物自体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在“感性论”中,它是感性的来源;在“知性论”中,它规定了认识的界限;在“理性论”中,它表征着理性追求知识统一性和完整性的理想性。  相似文献   

8.
当代批评围绕康德的研究,有聚焦悖论的热点.这些热点悖论主要可以分为悖论特性、审美悖论、产权悖论、契约悖论、客观悖论、知识悖论、伦理悖论、婚姻悖论、消除悖论.也有直接涉及到康德的二律悖反的再认识.但是审美判断力的二律悖反的当代认识需要进一步再认识.回到康德二律悖反的文本,通过再认识,得出这样的结论:审美判断力的抽象理性结论是在假设原则的基础上作出的,在理性判断结论的作出过程中,它有一种强迫的“一致性”迷狂,即故意抹杀不同物质事物的显见的表象的不同性,把假设概念作原则,又在这个原则基础上得出判断推论,即理性抽象判断事实上是在假设原则中抽象出假设的推论,而这些假设的推论还要一再混淆原则本身所包含的界线,从而使“一致性”霸权地达到推论的结果.因此,理性抽象就其本质而言,除了是悖论之外,它什么都不是.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整个“批判哲学”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人能知道什么?”人应做什么”?“人该希望什么”和“人是什么”?总起来,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一门科学:人类学。因为前三问题都与最后一题有关。康德对这四个问题解答的出发点,就是他对古典思辨历史哲学,马克思及当代文化思潮产生深刻影响的批判历史观。它构成了全部批判哲学的真正基础,也标志着“康德学说的路程的结束”。①尽管康德没有写出象三大批判那样的著作,以致于让后人感到遗憾而准备写了一部《历史理性批判》来弥补康德哲学的不足。但是,正如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正确…  相似文献   

10.
卡西尔是马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在二十世纪的代表人物。马堡学派把康德的见解应用到自然科学的理解上,强调每一种必然知识的先验的性质。卡西尔的《人论》不研究旨在发现“实在”的本体论,他象康德那样,不是研究客体,而是研究我们认识客体的方式。他进一步扩大康德“批判方法”的应用范围,把康德的“静态的”理性批判改造成“动态的”文化批判,把康  相似文献   

11.
在江苏省哲学史与科学史研究会举办的“西方哲学史与伦理学史专题讲座”上的讲演(摘要)一、关于康德范畴的起源问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先验逻辑”中的第一篇“先验分析篇”的开头,根据传统逻辑所总结出来的不同的判断形式,列出了判断表,然后从判断表里发现并引伸出十二个范畴。康德为什么从判断引伸出范畴?因为康德认为判断恰好表现了范畴的作用。范畴究竟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它的来源是什么?这是康德先验论的一个难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否定的辩证法》中关于“非同一性”的论述,从而阐明阿多诺的“非同一性”理论脉络一定程度上是在对康德与黑格尔进行内在反思的基础之上而展开:在阿多诺看来,康德意在通过对人类认识能力的考察揭示使统一的自我意识得以可能的先验主体性,然而康德并未能真正指出其根据所在,只是将其视作不容置疑的构成性原则;黑格尔虽然注意到了辩证运动所依靠的非同一要素,却在试图构建“同一性与非同一性之间的同一性”时将具体的“非同一物”扬弃为一种抽象的同一性,并以绝对精神的内在运动掩盖了主体对客体的吞并。阿多诺进而指出黑格尔达成这一目标所借助的“否定之否定”实质上仍然意味着向主体性原则的倒退,与之相对,康德在对人类理性能力的限制中隐含着否定性的要素。阿多诺的“非同一性哲学”充分吸收了黑格尔对康德的批评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借助于康德以纠黑格尔之偏。任何把阿多诺简单界定为“康德主义者”或“黑格尔主义者”的做法都必然会落入同一性思维的窠臼。  相似文献   

13.
论康德审美判断中自由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由”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它使康德“三大批判”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整体。思辨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过渡就是以“自由”为纽带的,这一点在《实践理性批判》的开篇即已点明:“自由概念的实在性既然被实践理性的一个必然法则所证明,所以它就成了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①尽管这种“证明”只是在“实践”的意义上“通过一个事实证实了在思辨理性方面原来只能被思维的那种东西。’,②理论认识的价值还不明确,但是作为思辨理性的最终归宿,它仍然体现了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二者之间本质上的超验联系。对作为纽带…  相似文献   

14.
从康德的观点看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克艰 《社会科学》2006,7(3):56-66
康德在理性的根源处探讨数学和物理学“是怎样可能的”,《纯粹理性枇判》的“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两部分,可以分别看作康德的“数学哲学”和“物理学哲学”。康德以“先验的位置论”分别给数学和物理学的可能性基础定位,数学属于验前的感性直观能力,物理学属于验前的知性判断能力。与“逻辑主义”、“形成主义”的数学观不同,康德的“数学哲学”认为数学的对象是验前的感性直观形式,数学概念是从纯粹直观中验前地“构成”的。  相似文献   

15.
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所出现的理性与感性、先验与经验、主体与客体的二者之间的非此即彼的两难对立,以一种更深入的方式体现在康德的哲学里,成为其哲学的鲜明的主题。这就是康德经剥茧抽丝般的分析工作后为我们所还原和昭示出的著名的两个‘物自体”的命题,即《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所谓作方‘先验对象”的“物自体’与作为“先验自我”的“物自体”。前者是感性的来源、基础,是我们从事认识所必须预先地(即“先验地”)设定的认识对象方面的条件;后者是知性的来源、基础,是我们从事认识所必须预先设定的认识主体方面的依据。而“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试图从康德凸显人类认识主体的能力及能力的合理性依据——"先天范畴"出发,以此展开了康德整个人类理性批判的核心章节——知性的批判认识,通过对先天范畴合理解读以及人类知性能力的有效正解,试图沿着康德的思想进程理解人类诸认识的可能使命。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哲学界,由认识阶段划分(即划分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问题,进而引起了知性与理性问题的讨论。由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对此有过专门的论述,因此,很多人在讨论中引用康德、黑格尔的有关言论,借以阐述自己的见解。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很多文章都在同时引用康德、黑格尔对知性或理性的论述,而对康德、黑格尔两人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却  相似文献   

18.
<正> 区分“对康德物自体的解释”与“对康德物自体的分析”,这是研究康德物自体学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问题。我们把“对康德物自体的解释”规定为用我们通俗的语言复述康德本人对物自体所持的观点,把“对康德物自体的分析”限定为研究者对康德物自体所持的态度。“分析”是“我注六经”的方式,带有研究者的倾向性,而“解释”则应作客观的说明。如果“分析”是我们讲话,则“解释”就是让康德自己讲话。区分这二者,对于一般的哲学体系是“适用”的,而对于康德物自体则更有必要。以往不是把康德物自体说成是“上帝”、“纯粹理性的本质”,就是“实体”、“客观存在”,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把“分析”当作“解释”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以往“对康德物自体的解释”的一个共同出发点,都是一开始就直接断定康德物自体“是什么”,直接断定其有何种性质,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因为康德认为物自体不可知,则从未正面讨论过物自体。他说:“我们不是问任何物自身的性质是什么;我们甚至不是问,按照经验的条件,具体上什么能够出现”  相似文献   

19.
孙鹏 《兰州学刊》2000,(2):36-37
在康德之前,人们认为人是自然和欲望的奴隶。康德却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论证人是自然和自己的主人,把理性作为建立他的思想大厦的基础。“人是目的”命题的提出,则是他思想中最具有进步性和现实性的成果之一,是他批判封建社会、呼唤人类尊严所发出的时代呐喊,在西方人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人为自然立法在认识领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康德强调人在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确立人是认识主体,而作为认识对象的现象则为客体。他认为以前人们一直把认识看作主观应当符合对象的观点是不对的,相反,对象只是在人所固有的先天感性、知性和理性形…  相似文献   

20.
美国哲学家布兰夏德指出:“对理性的信仰在广泛意义上说是希腊时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决定了西方哲学的主要传统。”休谟、康德之前,理性可以获得真理、达到科学,是西方人的一种基本信念。在传统哲学家看来,理性是人类理智寻找普遍性、必然性和因果性的能力。直到休谟、康德为止,传统理性本质上是以形式逻辑的归纳法和演绎法表现出来的。基于归纳法本质上的非普遍必然性质,休谟用非理性的心理习惯代替了理性,康德则试图建立所谓“先验逻辑”以修正形式逻辑的缺陷,意在将纯形式的逻辑规则与感觉对象结合起来。但鉴于理性这种结合经验与逻辑形式的能力只适用于经验世界,所以归根结蒂理性在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