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股股东、股权制衡与公司股利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我国沪深900家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财务及相关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制衡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控制类型不同的公司具有不同的股利政策偏好;公司存在制衡股东时,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股权制衡可以替代股利的派发作为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次股权分置改革是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购买其所持股票的流通权的过程,然而双方就支付价格进行讨价还价时,流通股股东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为了推动股权分置改革继续顺利进行,证券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投票表决制度,切实保护流通股股东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股权激励、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08年公告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为样本,将股权激励水平、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视作内生变量,建立联立方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股权激励水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股权激励强度与公司股权集中度之间存在双向的影响关系,具体表现为股权激励强度越高,股权集中度越低;反之,股权越集中,则股权激励强度越低。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内生性。(2)考虑到内生性的情况下,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公司绩效对股权激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公司绩效越好的公司越倾向于实施股权激励。(3)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所有权和产权,旨在能够形成关于这两个范畴比较准确的定义,科学地探析它们的关系.首先,分析了当前理论界在这两个范畴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混乱;其次,阐述了任何财产都是许多属性的集合,根据所有权的本质是独占性这一前提,得出了所有权的定义就是对财产或商品的某一属性或属性集合的独占权;第三部分从交易的角度,揭示了产权无非是所有权的总和(对一主体而言)或不同主体所有权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对某一财产而言);最后,在前面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了关于产权和所有权之间关系的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承担对公司的受信义务为现代公司法理论和各国实践所通认,但在现
代公司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背景下,股东对公司只承担有限的受信义务。在封闭公
司中,少数股股东的投资、运作大多以信任为前提,多数股股东在对公司财产及少数股股东利益造成不当侵害时应承
担相应的责任,不过多数股股东的这种受信义务应有合理的限制;同时,少数股股东在其能对公司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时也对公司负有一定的受信义务。在对股东的受信义务进行法律规制时,过于苛刻和过于宽松都不利于公司的经营
运作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法律规制要做到各方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夫妻双方或者一方所持有的公司股权在夫妻财产中的比例日益提高,正确处理有关的公司股权,不仅有利于婚姻法贯彻落实,而且有利于相关公司的正常经营以及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针对股权的诸多特点,采取不同于分割其他夫妻财产的处理方法才能取得公平和高效的处理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7.
公司占据了经济生活的中心地位,导致公司接管活动及相关行为对社会经济生活诸方面发生重要影响,其中尤以对双方公司股东利益影响最直接和最剧烈.股东是公司的产生之源,是公司存在的基础,如何公正保护公司接管活动中股东的利益,对公司健康发展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3 270个观测值为样本,从公司政治关联视角出发,并考虑股权的内生性问题,对控股股东特征与公司价值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价值显著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呈U型关系。这表明,基于控股股东性质所形成的公司政治关联是导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价值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主要原因,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通过控制权私利成本影响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抑或利益协同行为。  相似文献   

9.
10.
论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和义务、诉讼结果中公司利益等问题的研究,对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且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论信托财产所有权--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信托财产,英美法系赋予受托人“普通法上的所有权”和受益人“衡平法上的所有权”,其原因在于英美法系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分野。大陆法系的所有权理念无法兼容双重所有权,这成了信托法移植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信托法则对其归属尚无谈及,不利于受益人、委托人以及他们的债权人的保护。应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赋予受益人。  相似文献   

12.
公司被吊销后股东清算责任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限责任公司被吊销工农业执照后未进行清算,股东对公司存续期间产生的债务是否应当承担,以及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此无明文规定,不同法院,甚至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之间存在不同的处理办法,通过对同有处理办法的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公司被吊销后,股东是否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取决于股东是否对公司进行了清算,如果进行了清算,则股东无须承担责任;否则,股东则应当承担按份的债务清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论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代表诉讼是普通诉讼规则的异态,在现有的诉讼制度下无法解决公司的诉讼地位。考虑到移植成本及诉讼文化等因素,宜采用日本模式即:公司为诉讼参加人,既非原告也非被告,与原告一侧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4.
论公司注销后股东对债权人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设立的公司的债务,一般情况下由公司独立承担,与股东无关,但也有例外的情况。股东在公司设立、经营过程中、甚至注销后都有可能要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文章着重研究股东在公司注销后需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各种情形,以及股东承担民事责任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于信托财产,英美法系赋予受托人“普通法上的所有权”和受益人“衡平法上的所有权”,其原因在于英美法系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分野。大陆法系的所有权理念无法兼容双重所有权,这成了信托法移植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信托法则对其归属尚无谈及,不利于受益人、委托人以及他们的债权人的保护。应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赋予受益人。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考虑利益相关者需要的全体股东价值最大化。股东价值是连接公司内外部资产和资本控制绩效目标的纽带。全面公司治理结构应是内外部公司治理结合的股东价值管理体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要加强对股东价值创造过程的管理,就要形成公司治理目标导向的资本和资产经营的价值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第71条规定的未经其他股东同意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属于处分权能受到限制的情况,应从社会政策角度考量对合同法中的无权处分作扩张解释,将其视为无权处分之一种.同时结合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3条的规定,重新定位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合同有效的理论基础.在无权处分的前提下,类推适用物权法关于"善意取得"的规定,以期为司法实践中股权转让纠纷的解决提供合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庭抗礼是信托财产产生"普通法所有权"和"衡平法所有权"的根本原因.中国不可能因为没有衡平法而由此永远与信托制度绝缘,但信托法移植到我国以后,其运行环境是在大陆法系的框架下进行的,我国既没有双重所有权的理念,也没有衡平法的传统,因此在我国的信托立法中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成为立法中的"真空".事实上,信托移植的终极目标不在于是否采用双重所有权的形式,而在于实现信托制度的核心功能:理财功能和防范功能.分析表明,如果受托人享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法律移植的难度,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受托人的理财功能,同时对受托人的防范功能同样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由受托人享有所有权是我国移植信托制度的可行性选择,建议我国在信托立法中明确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赋予受托人.  相似文献   

19.
资合性兼人合性的特征对有限责任公司的制度设计提出了特殊要求.为保证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基础,维护股东利益,公司法赋予其他股东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来限制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外部转让.但由于在具体操作规则的设定上忽视了公司的团体本质,没有认识到股东权利的特殊性,脱离了公司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导致了一定的现实困扰.对此,应当重视公司与股东之间存在的团体与成员的关系,确立公司对股东的保护义务,在遵循公司法团体本位的前提下,构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外部转让操作规则.  相似文献   

20.
公司股东出资方式是各国公司法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因为公司资本是公司的基石,公司无时无刻不和资本联系着,从公司的设立、公司的运作、公司的清算,处处都离不开资本。因此,股东的出资方式不仅关系到公司的设立,关系到债权人和现有股东利益的保护,甚至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效益和交易秩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