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雪笠 《老年人》2013,(8):28-29
2013年5月第52届巴黎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兼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带领国家乒乓球队取得男单、女单和女双3项冠军,再次成为世界媒体瞩目的焦点。刘国梁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孝敬母亲。两年前,刘国梁的父亲因病去世,他陪伴母亲走过了一段非常时日。  相似文献   

2.
刘卫 《老人天地》2008,(10):18-19
父亲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学校的体育"明星"。书包里除了课本和作业本,再就是一副木板乒乓球拍,即使是水泥球台,他也能与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上大学时,虽然条件有限,可在  相似文献   

3.
病中的奶奶     
贺川芝 《老年人》2004,(12):32-32
爷爷退休前是一个中学的高级教师,虽然教的是数学课,但他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奶奶说他爱玩、会玩,玩的花样多,什么打球、下棋、跳舞,还有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就说打门球吧,我们这儿刚兴起来的时候,爷爷就报名参加训练了。每天一大早,我还躺在被窝里,他就拿起球棒去练球了。那时,门球场离家不远,我常去看爷爷练球。有好几回看到爷爷打球跟别人争吵,很不理解,就在回家的路上说:“爷爷啊,干嘛那么认真,不就是为了玩儿吗?”玩,玩也要讲游戏规则,玩出水平嘛。”爷爷就是这么一个认真的人。还别说,正是他认真苦练,不久就成了学校门球队的“第一杆”…  相似文献   

4.
父与子     
父亲从来不大和儿子说话,从他小的时候就一直是这样。他不知道什么是和父亲撒娇,这在他的三十年经历中是没有的。父亲一直偏爱他的妹妹,他见过妹妹在父亲跟前撒娇,这在他是不可能的。他想父亲一定是恨他的,可是为什么恨他,他却不明白。在父亲  相似文献   

5.
男孩那年16岁,由于家庭的原因,高中还没毕业就退学了。男孩家中只有他和他父亲两人,而男孩的母亲早年在产下男孩之后就撒手而去了,这么多年来全靠他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他带大。  相似文献   

6.
我在这卖了4年多的货,天天想看我的儿,今天,今天真看到了……父亲去世后,他就很少回家。偶尔,他也会想起那个独自在家、孤单寂寞的继母。只是,他一直不习惯与继母独处。他6岁时,父亲和母亲离了婚,受到挫折的母亲很快就去世了。随后,父亲娶回了继母。继母比母亲年轻漂亮,更会讨好父亲。这一切让他觉得,继母就是父母离婚甚至  相似文献   

7.
父亲去世后,他就很少回家。偶尔,他也会想起那个独自在家、孤单寂寞的继母。只是,他一直不习惯与继母独处。 他6岁时,父亲和母亲离了婚,受到挫折的母亲很快就去世了。随后,父亲娶回了继母。继母比母亲年轻漂亮,更会讨好父亲。这一切让他觉得,继母就是父母离婚甚至母亲去世的罪魁祸首。因此,他对继母充满了怨恨,尽管继母一直对他很好。  相似文献   

8.
Q[案情简介]:我和丈夫离婚了,孩子归他父亲抚养。现在,孩子18岁了,父亲再婚,就把孩子赶出了家门,觉得他成人了可以不再管他了。我想问的是,他父亲的做法对不对?孩子能不能分到他父亲的房产?(天津王女士)  相似文献   

9.
正父亲生病了。要不是我妹带着哭腔给我打来电话,我压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就在前一天,我给父亲打电话,他还鼓励我好好上班,不要太累。他没有告诉我的是,自5月上旬,他就感觉身体不舒服,虽然在乡里看了医生,但病情一直在加重。一周前,在外地当月嫂的我妹,考虑到家里要夏收了,就辞工回去。一进家门,她就看出了父亲的异样。二话没说,拉上父亲去了县  相似文献   

10.
正那天和几个同事小聚,因为父亲节将至的缘故,大家不知不觉就聊起了各自的父亲。有公司"第一潮男"之称的80后小陈,首先讲述了他和父亲的一段往事:读大一那年的寒假,他回家过年。没想到返校那天,父亲突然提出,要跟他一块走———去他读书的城市打工。他用诧异的目光打量着父亲,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伴读"这种时尚字眼和眼前这个满脸沟壑的中年男人联系起来。但7岁就失去母亲的小陈,深知父亲的倔强,只要他决定了的事,那是断  相似文献   

11.
父亲是去年10月去世的,医生说送他终老的病是脑溢血,但我总觉得我们兄妹6个才是父亲的催命鬼。如果他不是养育6个孩子,他就不会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那铁塔一般壮实的身体就不会倒下。父亲是个苦命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3岁时就死了母亲,成了没娘的孩子。家境的贫寒,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我的母亲双目失明,其家世比父亲更糟。当年,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目的就是找一碗饭吃。父亲用勤劳与坚忍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饥饿与寒冷是他常年征战的两大敌人。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相似文献   

12.
《伴侣(A版)》2014,(12):48-49
在省城打拼了几年,我和未婚妻也有了一些积蓄,正准备结婚的我们看好了市中心的一套房子。准备付首付的时候,父亲打来了电话。父亲的声音有些急促,经营木材生意的他想进一批货,可手里的钱又不太够,希望我能先帮他垫点。我犹豫了一下,父亲连忙告诉我,这些钱算他借的,等那批木材一出手,他就立刻还给我。我没敢立刻答应父亲,只告诉他手头比较紧,晚些时候再给他消息。父亲快快不快地挂了电话,我的心里有些不忍。  相似文献   

13.
鸣镝 《老人天地》2010,(1):14-15
在他的眼里,父亲就是一座高峰 身为著名爱国港商、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的二公子,曾智雄对父亲从小就顶礼膜拜。在他的眼中,无论是经商还是从政,父亲在他面前就是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14.
父亲经常进城。他想儿子和孙子。可是他从来没有住满两天。他在城里住不惯。儿子说要不我在房间里给你垒一铺大炕?父亲说就算你在客厅给我砌一个院墙,我也不会习惯。说完了去睡觉,翻来覆去睡不着。进了城就失眠,父亲说那是因为无事可干,无事可干,骨头缝里就会生出锈来。——他认为休闲并非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5.
郎慧智 《金色年华》2011,(12):15-15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16.
小城,大爱     
2005年12月2日,父亲第二次从鞍山来上海,还是穿着绿色的旧军装,提着只黑皮箱。父亲当过10年兵,转业后也常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时不时地就会来一句“我是个军人”。母亲在他退伍那年和他离婚了。那时我13岁,我一直以为母亲会带着我走,可是没有,她把我留给了父亲。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父母都心存恨意,尤其对父亲,我至今都认为,如果他肯早点转业回来,这个家就不会散。  相似文献   

17.
蒋波 《老年人》2013,(11):35-35
年过七旬的父亲是真的老了。他的老。是心理年龄老。比如他说在他身边没有一个能说上话的人,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又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日子过得乏味难熬。 我猜想父亲是因为身边缺少一个说话相伴的人。我母亲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为了我,父亲没有再娶。  相似文献   

18.
大军 《老人世界》2013,(12):12-14
父与子的深厚感情 河南洛阳市嵩县车村镇,山路九曲十八弯,陈鹏军和他的八旬老父陈芸就生活在这层层的山峦中。小时候,陈鹏军常常被父亲架在肩上,跟着父亲翻山越岭上班去。饿了就吃用玉米面和野菜做的窝窝头,渴了就喝山脚下的溪水。  相似文献   

19.
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与日俱增,为了省钱,他把一支烟分成两次抽,抽到一半就掐灭,下次再接着抽,这样一包烟就变成了两包。母亲走得早,她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参加了抗日战争,打过鬼子,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奉命潜入上海,打入了一个国民党特务机构,秘密从事情报工作,直到迎来全国解放。文革开始后,父亲三天两头被人传去问  相似文献   

20.
吴兴英 《老年人》2006,(5):30-30
我决绝地把父亲给的5000块钱塞回他的口袋,并把他送上了返回老家的汽车。旁边一位大爷见了,问我父亲:“老伙计,这是你儿子吧?”父亲笑着说“:是的,他送我回家。”可我分明看见父亲笑得勉强。长途客车徐徐出站,我对着父亲挥手。父亲坐在窗边,一副倦怠失落的样子,并没有往常的热情。车走远了,也带走了我对父亲的牵挂。回想起这天清晨,我和妻子刚刚起床,父亲就大汗淋漓地敲响了我家的门。正是春耕农忙时节,父亲的突然到来让我有些吃惊。难道家里出事了?因为父亲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时很少进城找我,而且他在老家还种着几亩水田,这时的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