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自然,在先秦时代只是纯粹的哲学术语。魏晋以降,山水诗的兴起使之成为文学描写的对象并进而成为重要的美学范畴。西晋陆云《与兄平原书》中即有“云今意视文,乃好清省,欲无以尚,意之至此,乃出自然”之语。南北朝时,崇尚自然之美已成为颇有影响的美学标准。据《南史》记载:“(颜)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绩满眼。’”可见当时之审美趣味。其后,历代许多文论家都标举自然美。如南朝梁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慨叹当时文坛“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唐司空图在其诗论《二十四诗品》中专列“自然”一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与友人谈及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言道:“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清人的诗话、词话中,对“自然”的标榜更是俯拾即是,如“自然古雅有风神”、“(诗)尤贵自然”、“字句要刻画而自然”、“词以自然为尚……古人名句如‘梅子黄时雨’、‘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外自然而已”等等。 相似文献
2.
賈文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正> 现实主义是文学的基本潮流之一,也是建国以来我们最常用的文艺术语之一。一九五六年以前,我们对于现实主义的理解,一般都是依据恩格斯的定义,认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①一九五六年以后,我们则更多地依据高尔基的定义,认为现实主义就是“客观地描写现实”②,就是“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③。从二十多年文艺批评的理沦和实践看来,一种带普遍性的理解大致是这样:现实主义就是按照生活本身的形式,运用典型化的方法,真实地再现现实。也就是说,现实主义具有以下几个要素:一、再现客观现实,二、真实性,三典型化,四、生活本身的形式。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来自西方的现实主义理论,特别是来自高尔基的现实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3.
论“味”——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朝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1)
“味”是一个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孕育、产生和形成它的深厚土壤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它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特性,表现出中国古代人的审美意识。 一 我国古代美学把审美观照及其审美体验以直观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概括为“味”、“体味”、“玩味”、“咀味”、“寻味”、“品味”、“研味”等的过程,认为审美对象的审美意蕴只有通过审美活动的审美主体的玩味体悟,才能转化为审美主体自己的审美情感,从而在自己的想象中形成有关审美对象的真实世界。 相似文献
4.
景献力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4):62-66
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对“情”所做的理论建构颇具特色,不仅包括情感,还包括了诸如命旨、神思、理、解、悟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因素,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无论是从情感的层面,还是从包罗了所有与诗歌内容相关要素的“情”的层面,他对“情”的论述都显示出一种“泛情化”倾向。这种“泛情化”中所包含的对六朝乃至梁陈文学的重视,反映了明清之际对文学抒情特质的重视,同时也是文学自觉深入人心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5.
周作秋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对中国革命文艺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其中,不但有大量的战斗杂文,有小说、散文、文艺理论和翻译,而且还有不少的诗论和诗作。对这些诗论和诗作,今天若能深入地学习、研究,从中吸取教益,将大有助于我们对有关诗歌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在诗歌创作中警惕和克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充分发挥诗歌在“四化”建设中的战斗作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诗歌的更大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文龙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0,(1)
倘若不拘泥于形式,我们固然可以断言,《论语》中有关《诗经》的论述,可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论(本文取广义,包括词论),而谈到诗歌鉴赏与批评的方法论,就不能不推《孟子》为权舆了。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说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尽管孟子的本意是在“尚友”,客观上还是道出了理解作品的一种方法。何况孟子本人还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去展开诗歌批评,只可惜他自己说诗,有时也拘执于“以意逆志”一法,以致断章取义,但是。对诗歌鉴赏与批评来说,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一种方法论毕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它极大地拓开了人们本来很狭窄的思维空间,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为说诗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7.
辛谷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用繁体字整理古籍,有利于保持古籍的原意,对于研究工作者是非常必要的,但不利于迅速普及古代科学文化知识。我们认为,在大量用繁体字整理古籍的同时,适当地用简化字整理、注译一些典籍,也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许多古籍整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版本将一些不该简化的字简化了,导致以字害义损及全篇。比如《换鱼字》这则笑话就有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辛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4,(3)
用繁体字整理古籍,有利于保持古籍的原意,对于研究工作者是非常必要的,但不利于迅速普及古代科学文化知识。我们认为,在大量用繁体字整理古籍的同时,适当地用简化字整理、注译一些典籍,也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许多古籍整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版本将一些不该简化的字简化了,导致以字害义损及全篇。比如《换鱼字》这则笑话就有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钱瑟之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79,(2)
人们在阅读与分析小说、剧本时,一般都能注意形象的典型性。那种专搞索隐、妄谈影射,处处把艺术形象与生活原型牵扯、纠缠在一起的做法,早就被鲁迅批判,今天也已为大家所不取了。 但是,在读诗和解诗时,却往往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忽视文学的典型性的普遍规 相似文献
10.
毛正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关于诗的本体问题,也就是诗歌作品到底表现什么的问题,是中国古代诗论中一个纲领性问题,一代代哲人为之倾注了智慧才力,几乎所有诗论都有涉及,形成了诗本体的探索体系。纵观之,有“言志”说和与之相对立的“缘情”说以及情志协调、生动统一的“情志合一”说,而且几大体系构成一种自然的逻辑进程,显示了诗本体精神的自觉和人的认识的深化。“诗言志”主要是儒家政本主义文学理论纲领,其“志”的丰富内涵往往被人为地蒸干或抽象化掉,于是有“缘情”说的重要纠偏、矫枉过正,构成对立。而在经历了这双重否定之后,才趋于自觉和成熟,发现了它们本身的丰富性及其紧密的互通关系。由对峙走向融合统一,并发掘出新的内容,是古代诗学本体论的展开方式和成熟特征。因此,可以从总体把握,中国古代诗学并不把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模仿当作诗的本体,更不把模仿的技巧技艺当成本体,而是始终当成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形成了与西方诗学迥然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11.
梁晓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211-213
本文通过对“神韵”概念的解读,试图把握它在古典美学范畴中的特定内涵,揭示它在古代诗论中所传达的信息。从司空图、严沦浪到王渔洋,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人生理想的追求中,都能看到“神韵”的痕迹,了解“神韵”与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不同时代诗论者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体现对生命本体的珍视与热爱。 相似文献
12.
齐海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531-533
针对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情与理的关系问题,采用宏观透视的方法,以中国文学批评历史作为背景,将有关情与理的关系论梳理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以理统情、以理灭情、以情抗理、情理兼容。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学的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字、味、情”立意,通过对字清的方法、韵味的手段、歌曲情感内涵的挖掘进行论述,阐明了歌唱的创造性和运用歌唱方法与歌唱技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王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唐代边塞诗风格悲壮、奇雄、豪迈、洒脱,洋溢着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风格的形成固然与唐朝国势强盛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是盛世文化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然而,边塞诗所浓厚地带有的北方地域性的因素也不可忽视.魏征《隋书·文学传序》云:“然彼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时代的因素、社会的因素使边塞诗人们从中原到边陲,从南方到北方.常言说“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展现在边塞诗人面前的是大漠惊沙、冰山飞雪、奇寒苦热、兵戈箭甲、羌笛胡茄、万马驰突,……一切是多么奇… 相似文献
15.
杨聚臣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3,(1)
一九三二年,穆木天在为中国诗歌会主办的《新诗歌》创刊号起草的《发刊诗》中,根据“左联”的倡导,明确提出了“要捉住现实”,“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的主张。从此,伴随着蓬勃展开的革命诗歌运动,他开始了对革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傅书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Z1)
<正> 怎样估价情感在文学世界中的位置,文学世界中的真实同客观物质世界中的真实的差别是什么?这历来是引人注目的两个有关联的问题。学习古代文论中的有关论述、看一看前人在这方面提供的经验、教训,往往会对今人的思考给以深刻的启示,同时,当我们用今天的理论眼光审视古代文论中的有关论述时,也每每会加深对这些论述的理解。 1 情感的真实是文学世界中真实内在的最基本的要素,离开了情感的真实,文学世界里也就无真实可言。文学重感情、贵情真这一点,贯穿着古代文论的始终。但由于 相似文献
17.
王增范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
在先秦诸子的文艺思想研究中,人们一向是把老子作为一个文艺否定论者来看待的,而建立这种观点的一个重要根据就是老子的“大音希声”说。人们相当普遍地认为,由“大音希声”所体现的老子的文艺观、美学观不仅在客观上是消极的落后的,而且在主观上也是反动的落后的,因此,只能加以批判。诚然,上述论点很有道理。作为一个纯形而上学的命题,“大音希声”的确没有什么值 相似文献
18.
“味”成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有其现实与历史人文的必然性。现实世界本身的丰富性,及审美关系中主体赋予超过客体自性的丰富性,为用“味”概括艺术表现现实的审美层面提供了原发性潜质。言意关系及其极大艺术表现力为“味”用于诗论审美提供了表现中介。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结构与文化思维取向等民族历史文化渊源,则决定了“味”意蕴由生理向精神、审美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相传南北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他“尝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而不点晴,云‘点之则飞去矣。’人以为妄,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则二龙飞去。未点晴者如故。”(《神异记》)这虽然是个神话式的传说,现实生活中是不会确有其事的,然而它却在艺术创作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眼睛是传神的,高明的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是很注重眼睛描写的。这方面,鲁迅先生小说创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众一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6,(Z1)
"于无声处听惊雷"!——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在一九三四年"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写的"《无题》诗中这一名句,气势雄浑,发人深思;同时也标志了鲁迅后期诗歌的写作背景、革命灵魂和艺术风格.是的,鲁迅写诗,决不是一般文人的风雅余事,特别到后期,他的诗是与革命战士一道冲锋陷阵,与他的英雄业绩一同闪光发热的.可以说,每首诗都是在"无声"的暗夜中,用血与火熔炼铸造的"诗的惊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