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的统一,不是割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是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要求,所有制性质只是赋予这种结合的实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有一个发展阶段,显示出阶段性的特点。我国目前处在商品型计划经济初级阶段,与广义的市场经济同时并存,因此两者有结合的必要和可能。文章并对如何实现计划与市场结合,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同一性,冲突是斗争性;也可以把和谐与冲突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理解,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而且相互渗透和彼此包含,又有主次之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和谐与冲突的矛盾存在于任何社会,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们同时存在并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它们作用的孰轻孰重是有差别的.国家也是在和谐中发展,是在冲突中前进的.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应该更强调和谐,也要解决存在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在当今世界已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用于指导各类社会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公关”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起来,甚至有人宣称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个人公关的时代。为此笔者对“个人公关”的含义进行了辩析。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而农业污染日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形成环境污染、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调整,以突出其环境保护功能,增强对人们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护环境自觉性的引导.对农业生产者及相关方进行环境补贴更体现了政策法律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利于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环境污染及农业补贴的现状、合法性与农产品贸易的关联性,介绍了发达国家农业环境补贴的经验,提出河南农业环境补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职责同构”的府际关系制度背景下,从中央到乡镇的各个层级政府,甚至包括准行政化的村委会往往都会参与到某项政策的执行中.以N市农业补贴政策执行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执行链条中,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承担了不同的职责,其执行过程基本是一个“信息向上、资金向下”的过程.其执行偏差主要发生在县及其以下层级政府,这可以从“职责同构”基础上的“逐级发包制”的府际关系制度特征得到解释和理解.中国制度背景下有三个关键变量影响了分配型政策执行偏差发生的节点,即地方政府是政策的受益者还是受损者、政策成本承担者和政策具体实施者是否一致以及具体实施成本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论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关系,是指农业保险各方主体之间依据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规范而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它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构成。基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法律制度保障的需求及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位,深入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与我国农业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应将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减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完善导向,并从农业土地立法、农业水资源利用立法、林业保护立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和农业气象灾害救济立法等方面来构建和完善我国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业补贴政策与农民收入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末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农业发展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转折期,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也由提高农业生产转向支持农民收入,围绕这一政策目标,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减免农业税、良种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政策措施,以期提高农民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但这些政策措施是否真如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那样会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不同的政策措施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了提高补贴政策和公共支出的效率,使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本文试图重新构建一个分析框架,探讨不同的补贴政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以期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都学坛》2016,(3):79-83
审辩关系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刑事辩护作为程序性制度可以实现被追诉人的权利与司法权力的对等,具有信息沟通和权力制约等功能,维护被追诉人的实体性权利,其中辩护律师更是制约司法权力的政治制度设置。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审辩关系存在着制度设计的失重、辩护权的虚化和辩护律师的抗争及其职业弊病等问题,必须搭建审辩互动平台、重建刑事司法诉讼构造、明确辩护权的公权利属性和完善辩护律师的执业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先后出台了有关补助减免学费以及一系列奖学金、贷学金制度。但这些法律和政策还不完善,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自立教育,增加勤工助学岗位以及实行生源地贷款政策,争取社会力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等。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以来,中央对农业保险的高度关注和强力支持,使我国农险试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政策性农险商业化运营仍面临诸多困境:农业保险的高赔付与商业运营的趋利性之间存在矛盾,农业保险的协同性与政府部门“缺位”之间存在矛盾,农业保险的低补偿性与农业产业高风险性之间存在矛盾。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需要先试点后推广,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应对巨灾损失的风险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12.
税收政策是国家经济管理职能与市场经济互动作用之下的产物,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根本性内容之一。税法是实现国家税收政策的根本手段,税法的功能蕴藏于税法的具体内容里,并反映于外在税法的作用之中。其中,税法最直接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借助税法的权威性以贯彻、落实和实现国家税收政策。从本质上说,税法的实施就是税收政策的实现。目前,我国税收制度架构显然不能体现税法与税收政策的内在联系。故对税法进行政策分析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本文简称农研)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其是在政府、农研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分工协作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政府是农研制度的供给者、农研的投资者和领导者,农研院所和企业是创新主体,应用性科研院所企业化,应用性院所向非赢利组织转变,增强院所活力。优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研创新。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近年来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纠纷已对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流转纠纷已经成为保障农村稳定的关键之所在。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目前我省土地流转纠纷主要有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土地承包权继承纠纷四种类型。呈现出纠纷数量大,递增明显,涉及人数多的特点。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为立法的滞后与过分概括及司法的低位与窘境。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法律的细化与重构,承包经营机制的完善与相应配套机制的建立以及建立土地承包日常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金融政策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已有农业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此作了相应对策的思路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不能正确说明法律与政策的关系,法律与政策混同,这种现象在法学领域是"泛法律化",在政治学领域是"泛政策化",两者具有相同的问题属性。产生泛法律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错误的政策观念,对我国执政党政策和国家法律之间的现实关系不能给予正确的解释,并且习惯于把政策策略化;一方面是不能从功能价值、工具属性和主体分析上将法律与政策区别开来,导致法律的矮化。法律规范在一定意义上构成政策空间的制度约束,政策空间即政策主体进行政策选择的自由度,在严格的法理逻辑上,行政机关为履行其行政职能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该属于政策的范畴。"行政法治"是指合法的行政,而不能解释成用行政法去行政。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以硬法规制为核心的农业知识产权治理存在保护成本较高、交易与转化机制不畅、海外纠纷应对软法规范缺乏等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的农业发展需求。软法保护是硬法规制的有力补充,软法保护可以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交易和转化效率、形成海外保护合力。应从加强政社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数字化信息资源法律指引机制、推动涉农机构海外纠纷应对联动机制三个方面,完善农业知识产权软法保护。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反垄断法》的实施,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为调和二者之间的冲突,应依据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需求,以有效竞争理论作为调和基点;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反垄断法控制产业兼并重组政策;积极适用危机卡特尔、中小企业卡特尔豁免制度,强调产业技术政策;放松产业管制,帮助实现规模经济、保持活力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的缺位使原来就不够健全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功能更加薄弱。农村政策性保险具有向农业提供政策性经济补偿与促进农村经济融入开放市场经济的两重职能。正是由于农业保险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策性保险制度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定位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农业法基本原则是指在农业法制定、实施及主体参加农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其内容主要包括 :保障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原则、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原则、依法治农原则、坚持科教兴农原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自然法则原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