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郎艳丽 《学术论坛》2013,36(1):201-204,223
在中国的抗战时期,一大批极具流动性的美国人,在美国世纪思想大潮的席卷下,怀揣着对大路的渴望,热情洋溢地来到中国这个新的西部寻找开疆拓土的梦想,他们职业不同、身份各异、个性也千差万别,却共同经历并见证中国抗战的伟大时刻,他们在记录一个时代风云的同时,也从另一文化他者的角度书写出了田园中国、红色中国以及蒙昧中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朱蓉蓉 《学术论坛》2001,(6):99-102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爱国主义者宋庆龄女士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以其特殊的身份和崇高的威望,积极开展国民外交活动,呼吁各国援华制日,为中国抗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话剧运动的奠基人,杰出的戏曲艺术家、著名的戏剧教育家和剧作家欧阳予倩,曾两次来到桂林,从事抗日戏剧活动。第一次是1938年5月,他应留日老同学、广西大学校  相似文献   

4.
“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总部于1940年7月20日成立于重庆。该同盟与中国人民一道,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在今天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当年的侵华暴行之际,我们重温一下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日本人称作“日本平和同盟”)的业绩,不无益处。 一、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领导人鹿地亘及其反战活动 鹿地亘(1903—1982),本名赖口贡,日本九州鹿儿岛人,日本共产党员,早年在东  相似文献   

5.
从抗战这一历史背景下,看郭沫若所创作的六大历史剧的宣传作用。主要对这六大历史剧进行了分析,结合剧本演出后社会各界的的反响来看作品的宣传功能性。  相似文献   

6.
林乐知在华的文化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美国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在华活动及其特点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这就是众多的传教士到中国传教,结果是其追求的基督教文化并未真正在中国生根开花,而服务其传教目的的那些西方的教育、科技、新闻出版等先进的文化却得到广泛的传播.这种"种瓜得豆"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世界文化交流中较特殊的一面,也说明宗教文化的传播必须有科学的传播机制和良好的接收机制,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金城银行在西部的经营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对西部的开发建设 ,奏响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战斗到底的时代乐章。建设离不开资金 ,金融业无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金城银行作为民国时期一家著名的私营银行 ,在西部艰难环境中 ,运用各种手段从事经营活动 ,自身获利的同时 ,也为西部开发和坚持抗战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 ,吕振羽遵照党的指示 ,在重庆以笔为刀枪 ,一方面 ,“集中力量 ,抨击日寇对中国史问题的歪曲论断”。另方面 ,在“学术中国化”运动中 ,从理论上 ,深刻地阐述了怎样把历史科学带上“真正的科学道路” ,怎样批判地继承中外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实践上 ,完成了《简明中国通史》(上册 )这样一部“学术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9.
胡适在抗战时期的外交思想及其活动高拴来西安联大师院胡适于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即出国,直到抗战胜利后的次年1946年才回国。一般人对他在抗战时期的活动了解不多,加之50年代在批判胡适的运动中,胡适被认为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拼命反对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0.
战时广西遭受了日军的两次重大侵袭,民众及其财产损失惨重。广西各教会在政府和民间救援的基础上,积极地投入到社会救亡运动中。他们参与抗战宣传和教育、提供物资援助、收留和救济孤寡伤残,成为广西抗战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西抗战的救济压力。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中原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走私活动。日方的策动、军队的参与、大后方经济不能自给及严重的腐败行为都对走私活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战时主要是特权人物参与走私活动,走私输入的物品种类繁多,但纸烟和毒品较多,输出的物品以当地土特产为主。走私区域大致分河区和泛区两个地区,走私的手法五花八门。走私对中原地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注重利用新兴媒介——广播进行对外宣传,特别是国际广播电台用十几种语言向各国播音。一方面是争取友好国家的同情援助,另一方面是对敌实施宣传战。就对日宣传而言,因日俘更了解日本官兵及民众心理,国民政府注重利用日本反战人士及俘虏,向日本国内及占领区民众、前线士兵等进行广播宣传。从抗战爆发到1941年底对日广播宣传活动暂停为止,国民政府对日广播宣传主要从反侵略理论来呼吁日本人反战,较为抽象。1943年初对日广播宣传活动再开后,主要通过战况和情势分析,使得日本人厌战、反战。日本在战败前夕,企图采取本土决战,实行“一亿玉碎”的负隅顽抗。国民政府广播宣传呼吁日本民众弃战,救己救国,并建立民主日本政权等。国民政府对日广播宣传有其局限性,不能高估了其在对日宣传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的走私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甘、宁、青、绥等大西北省份地处内陆 ,本来没有走私发生的条件 ,但在抗战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发生了大规模的走私活动。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尚无专文述及 ,笔者拟对此做一些探讨。一抗战时期大西北的经济状况客观上有利于日货的走私内销及内地特产的走私外运。战前中国的工业布局极不合理 ,新式工厂大部集中于东部沿海一带。 1937年 ,就包括大西北和大西南的整个大后方 14省而言 ,各种工业部门的工厂数目以实缴资本额计算尚不到全国的 13% ,按工人数计不及19%。除少数几家工厂外 ,绝大多数规模很小 ,属于作坊式生产 ,在宁、甘、贵…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夏衍奉命主持桂林版的《救亡日报》工作,成效卓著:使停刊两个多月的《救亡日报》在桂林得以复刊;开创性地采用多元化的办报经营方式;对旧有版面加以革新,提升报纸的质量;充分利用办报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做好统战宣传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哈巴安德是鸦片战争后较早来到中国的美北长老会传教士,也是该差会在粤传教活动的开创者。在华期间,他主要在澳门、广州等地活动,时间长达47年,兴办了诸如神学日校、普通男女中小学、格致书院这样的早期高等教会院校,参与近世教育革新,并积极开展华南地区的医疗事业,出版和发行反映中国现状的论著,反对鸦片贸易,让西方进一步了解中国。哈巴安德是当时对中国社会具有深刻了解的西方人士,他把西方现代教育、医学、天文、宗教等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促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在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即以实行对外军事扩张为基本国策。其侵略矛头首先是指向中国。它在整饬军备的同时,开始向中国派遣军事间谍,从事搜集情报工作,以为发动侵略战争预作准备。因此,在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过程中,谍报活动起了重大的作用,并为举世所注目。本文拟对此略作论述,以期有助于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历史的全面了解。1 日本最初向中国派遣间谍,始自一八七二年。直到中法战争爆发后,日本以中国正忙于对法作战,无力他顾,觊觎之心再起,从此更加强了对中国的间谍活动,而且其注意力着重转向中国北方,并以渤海湾沿岸为侦察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夏衍,原名叫沈端先,出生于浙江省抗县庆春门外严家弄的一个破落书香之家。他是20世纪的同龄人,今年已八十有八了,文艺界的同行们都尊称他为夏公。寒来暑往八十余载,夏公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和人民连在一起,经历了艰难而漫长的征程,为全民族的解放和新文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著名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还是蜚声海内外的卓越政治家和我国新闻界的老前  相似文献   

18.
熊霞  庄春梅 《江汉论坛》2023,(12):108-114
武汉抗战初期,中国因在国际舆论中被日本全面压制而陷入困局。为扭转对外宣传中的被动局面以争取外援,国内舆论强烈呼吁加强国际宣传。以此为契机,中国政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国际宣传的隐蔽战场上,中国借助西方媒体为武器,通过重建国际宣传体系、制定隐蔽性和对象化的外宣策略等举措大力开展国际舆论宣传,逐步扭转了敌强我弱的国际宣传格局。随着中国国际宣传意识的觉醒和实践的深入,武汉抗战时期中国迎来了国际舆论的转向和国际形象的转折,由此推动了国际援华制日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国际宣传处是战时中国官方专门的对外宣传机构。八年抗战期间,国际宣传处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外宣传策略,大大加强了中国的对外宣传工作,在争取国际舆论同情和外国军事援助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国际宣传处在对外宣传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对外宣传难收理想之效。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广西省教育会、生活教育社、广西省教育研究会、桂林市教育会、中国教育会桂林分会等教育社团在桂林十分活跃.这些教育社团多次举行会议,讨论教育问题.为了推进教育的发展,各社团还创办了教育刊物.桂林各教育社团不仅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也十分关心战争进程和抗日文化的发展,教育社团在抗战文化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