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出口总额急剧增长,外贸结构也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据统计,1994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367亿美元,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多。据此,大多数人认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40%。”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6%左右,是“六五”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1994年对外贸易总额突破2000亿大关,至1997年增至3251亿美元,年均增幅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目前已位居世界贸易第十位。1998年以来,尽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1-8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仍达2059.1亿美元,其中出口1186.5亿美元,进口872.6亿美元,比1997年同期分别增长3.3%、55%和0.4%。在90年代以来进出口贸易连续顺差的水平上,1998年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1-9月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53亿美元。相应地外汇储备大…  相似文献   

3.
2006年,四川外贸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9.5%,纵向比较,2000年四川省进出口总额仅25.5亿美元,6年间,全省外贸对外贸易年均增量超过14亿美元,年均增长达27.62%,进出口总额终于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950年进出口总值仅11.35亿美元,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1977年发展到148.04亿美元,年均增长9.9%。1978年以后,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2001年进出口总额为5096.5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为11547.7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上升N5%,成为第三贸易大国,仅次于美国、德国。2008年进出口总值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56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1%,2008年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已达到8%以上。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7年来,浙江经济以年均13.1%的增幅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3365亿元,从全国的第12位跃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从331元提高到27552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按2005年平均汇率折约3363美元).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我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已提前完成,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也标志着浙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然而与人均GDP 3000美元国家和地区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成为实现浙江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四川对外贸易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并创造了110.2亿美元的新纪录,同比增长39.5%;进出口总额居西部第1位,全国14位,其中出口66.2亿美元,同比增长40.9%,进口44亿美元,同比增长37.4%,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额比全国平均增幅分别高出15.7、13.7和17.4个百分点,实现了“十一五”外贸发展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7.
2001—2003年是我国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头三年,也是全球经济动荡的三年,面对美伊战争爆发、美元贬值、世界贸易大幅波动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冲击,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这三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1%的速度。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七位,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四位,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一位。这一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城乡居民消费中的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40%,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 …  相似文献   

8.
信息短波     
1997年我省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居前。王兆雄1997年,我省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在全国继续名列前茅。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数,下同)为4600亿元,居全国第4位,比上年增长11.0%,增幅列第11位。增幅最快的是福建省,增长14.3%。N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400元,位居第5位。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009.52亿元,继续列第10位。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4319.49亿元,列第五位。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8,75亿元(增长9.3%),居第4位。全省对外贸易总额达154.9亿美元,继续列第6位。出口总额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上海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上海外贸史上的丰收期。1992—1996年,上海外贸进出口额累计高达796.27亿美元,年平均递增22.6%,相当于1992年前42年累计进出口总额的78.6%,其中出口额为478.29亿美元、进口额为317.98亿美元,年均增长18.2%与31.4%,相当于1992年前42年累计数的58.1%和1.7倍。1996年上海外贸增长再上新台阶;全年进出口总额为222.63亿美元,比1991年净增142.1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32.38亿美元、进口额90.25亿美元。综观五年来上海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变化,可以看到,上海对外贸易主要取得以下成绩:  相似文献   

10.
投资,消费与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对外贸易为湖北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至2003年湖北商品贸易年均增长14.5%,2003年达到51.1亿美元.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外贸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一方面,外贸发展取决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依赖于外贸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对外贸易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进而分析对外贸易与湖北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出口传导效应为切入点,采用我国222个城市数据和微观工业企业数据,通过Cloglog模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企业出口生存的影响并进行了异质性和传导机制的扩展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专业化分工外溢、综合成本节约效应降低企业面临的出口风险,提高出口生存的概率,但上述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由于“拥挤效应”阻碍了企业的出口生存和可持续性,内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异质性,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降低了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风险,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提升西部地区企业出口成功概率的作用更大;此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使得多样化集聚成为影响企业出口生存的主要机制,专业化集聚的作用相对较小。本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我国企业出口生存的作用机制,对政府管理者更加精准与科学地制定服务业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谭斌  王菲 《统计教育》2010,(11):31-39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的对外贸易,尤其是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从出口产品结构合理性、出口对经济影响两方面,分析了产品出口对新疆经济的影响状况,发现了现阶段新疆不同行业产品出口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今后完善其出口产品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表,在考虑到加工贸易后,构建并测算了1992-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复合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及国内技术含量的贡献指数;利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总体上呈现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国内技术含量贡献指数总体上趋于下降。(2) 对于复合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而言,其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即国内技术贡献度普遍较低。(3)FDI对于复合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进口贸易则显著为负;资本在长期内具有积极作用,人力资本和研发有助于促进行业FDI的技术外溢。  相似文献   

14.
韩国高 《统计研究》2016,33(4):56-63
基于2000年1季度~2014年3季度的样本数据,本文利用非线性的平滑转换模型考察了产能约束作用下国内需求波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具有非线性效应,即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冲击是不对称的。当我国经济增长趋缓,工业产能利用水平低于门限值时,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具有负向影响,二者之间表现为替代关系;而当经济形势向好,工业产能利用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具有正向影响,二者之间表现为互补关系;当工业产能利用水平处于门限值附近时,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将在两个机制之间平滑转换。  相似文献   

15.
雷娜  郎丽华 《统计研究》2020,37(2):52-64
本文从中国经济特有优势出发,系统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理论机制,并利用中国2003-2016年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理论预期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市场一体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行业及区域差异性。市场一体化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最为突出。内陆地区的市场一体化系数显著为正,而沿海地区市场一体化的正向影响效应不显著。市场一体化除了直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发挥促进作用,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效应、需求驱动效应、制度改进效应等机制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其中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最为有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贸易强国目标和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作为信息搜寻和传播的重要渠道,有利于缓解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稳定企业出口预期,保障出口企业的持续生存。本文首先基于Fernandes 和 Tang(2014)的研究框架将互联网深化程度和出口集聚同时纳入到异质性贸易企业模型,在剥离出口集聚对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基础上,从理论视角揭示了互联网深化程度提高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特别是出口持续生存的内在机理与方向。研究发现,不同于出口集聚会同时影响企业的需求冲击和成本冲击,互联网深化带来的信息溢出效应会通过贝叶斯法则(Bayesian Rule)使得企业修正其对国际市场不确定性的预期,提高其对目的国市场成本冲击的估计精度,从而在互联网深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临界生产率较低,有利于其出口参与度和出口稳定性的提高。然而互联网深化程度提高不影响企业在目的国市场产品出口的集约边际。本文使用2000-2013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企业-目的国-产品层面实证检验了本文的理论命题。研究表明,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发展降低信息不确定性的微观机制,以推动外贸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7.
通过编制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消费、投资和出口各自所诱发的国内增加值,以体现"三驾马车"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至2007年,GDP总量对最终消费的依存度最高,但呈下降趋势,对出口的依存度最低,但呈上升趋势;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最终消费贡献度最小;最终消费和非加工出口对国内增加值的诱发系数在下降,而资本形成和加工出口的诱发系数在上升。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技术创新具有高度的耦合关系。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总量、投入与产出三维角度研究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耦合协调性。采用因子分析法将衡量技术创新的多个变量进行数据浓缩,并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ECM模型和VAR模型等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技术创新的耦合适调程度。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总量还是投入与产出角度来看,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方面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技术创新的产业需求驱动作用也较弱,二者双边耦合强度不显著。并且相关技术创新资源变量所起的作用也存在很大差异,未来如果没有协调二者发展的制度或政策的介入,偏离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议价能力是影响出口定价的重要因素。运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国水果出口议价能力及其对最终出口定价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国双方掌握的信息程度对最终出口定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进口国相对于出口国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并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出口国被迫接受一个低于理论价格的价格,最终形成的实际出口价格相对于公正的理论价格低0.92%;年度效应和国别效应分析发现,长期以来实际出口价格低于理论价格,水果出口议价能力没有得到提升。为提高水果出口议价能力,政府部门应搭建出口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并鼓励提高水果出口商的组织化程度,通过集体议价的方式与进口商展开谈判。  相似文献   

20.
我国技术出口统计指标的比较与重新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志前  刘彦 《统计研究》1999,16(9):48-51
我国技术出口统计有两大体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布的技术出口统计和国家科委公布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统计。两种技术出口统计差距很大。例如:1995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布的技术出口额为25.3亿美元,国家科委公布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00.9亿美元。由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