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国长 《云梦学刊》2012,33(4):64-68
亚历山大二世大改革后,俄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各种矛盾显露,“解冻”思潮下革命观念溢觞;革命民粹派组织民意党为实现自身的革命目标,进一步发展了目标高于一切的理念,采取了政治恐怖手段,针对政权的代表沙皇及其高级官僚实施暗杀,以期取得政治自由和改造社会;但暗杀沙皇并未实现其目标,反而促使俄国进入一个“反改革”时期.  相似文献   

2.
俄国犹太人参加俄国革命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70年代前,犹太人因权利限制和自我封闭而远离俄国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第二阶段为19世纪70-80年代,犹太人积极参与民粹派和民意党人的斗争,但数量是极少的.第三阶段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到1917年十月革命,随着社会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在俄国的兴起,大批犹太工人和青年学生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并在政党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犹太人在俄国革命运动中的作用是出色的.  相似文献   

3.
当西欧农民运动早已沉寂,农村居民对城市工人的起义和革命迷惑不解时,俄国农民反对沙皇制度和反对剥削的斗争却此伏彼起,从未间断,并且始终是工人阶级忠实的同盟军。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农民始终未成为土地的主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产阶级本有机会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即解决土地问题,使俄国走上健康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它仰承沙皇政府鼻息,依附外国资本,不敢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所以,到20世纪初,俄国农村中土  相似文献   

4.
张秋实 《江汉论坛》2004,4(7):102-104
1927年瞿秋白发表了长文《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问题》,其中用相当的篇幅研究和探讨了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运动的起源、理论、发展和实践走向。他探讨了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认为它是一种特别俄国式的社会主义;他梳理了民粹派内部的派别及组织的主张和行动,认为民粹派革命党人心上想的虽是社会主义的理想,手里做的却是资本主义革命;他认为俄国民粹派中最早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一班人是特卡乔夫的雅各宾派以及涅恰耶夫的“民仇社”或“斧头社”派,但他们是农民式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杰出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1856——1918)十九岁在矿业学院读书时,就开始从事革命工作。当时他加入知识分子所组织的一个革命民粹派的团体,这个团体的目的是在推翻专制政体,建立以俄罗斯农民公社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民粹派不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他们相信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他们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农民阶级身上,虽则农民阶级代表最落后的经济形式。警察的迫害使普列汉诺夫不得不离开俄国,逃亡国外。在国外,他开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过了  相似文献   

6.
《变色龙》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讽刺揭露小说,发表于一八八四年,它在契诃夫的早期创作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俄国历史上是极其黑暗的一个时期。列宁说过,当时的俄国整个是一座牢狱。沙皇政府残暴的高压统治窒息着整个俄罗斯。丑恶的社会制度到处在繁殖着罪行和恶德,社会风气糜烂不堪。契诃夫的这篇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罪恶现实,揭露和鞭挞了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小说的题目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变色龙”是一种蜥蜴类的动物,它为了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 马克思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学说,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农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一般性分析,预示了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的可能性。以后他们亲自参加了席卷欧洲大陆的1848年革命运动,在1850—1852年间系统总结这次革命经验的过程中,创立了这一学说。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恩格斯的《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及其晚年写的《法德农民问题》等著作中,对这一学说,作了完整系统的论述。概括起来,它的主要内容是:工农联盟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意义;建立工农联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无产阶级领导权是工农联盟的首要问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把工农联盟建立在新的基础上等等。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末,正当欧洲列强争霸、战争乌云密布的时候,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发表了《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一文,指出:“欧洲正好象沿着斜坡一样越来越快地滚向规模空前和力量空前的世界战争的深渊”,沙皇俄国的霸权野心,正在策动一场肮脏的战争。恩格斯号召整个西欧,特别是西欧的工人政党,要“双倍地关心”“俄国革命政党的胜利和沙皇专制制度的崩溃”,并预见到“一旦沙皇政权这个全欧洲反动势力的最后堡垒垮台,整个欧洲的风向就会完全改变。”历史的进程完全证实了这些英明的论断。这篇光辉著作发表后  相似文献   

9.
列夫·托尔斯泰的《舞会以后》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短篇小说。托尔斯泰读喀山大学时,他的哥哥谢尔盖爱上了当地军事长官的女儿,双双出人各种晚会。舞厅,温文尔雅的军官有时也在大庭广众之中翩翩起舞。一次偶然的机会,谢尔盖亲眼目睹这位上校监督士兵残酷地执行夹鞭刑的惨象,顿时对其女儿的炽热爱情荡然无存。情节与此大同小异的短篇小说写于1903年,可它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尼古拉一世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生活。在俄国历史上,沙皇尼古拉一世曾以棍棒刑罚著称于世。小说通过上校彼得·符拉季斯拉维奇的所作所为,深刻暴露…  相似文献   

10.
对十月革命性质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似乎是一个定论。但是笔者认为,1917年俄历10月25日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也如同中国革命一样,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其理由如下:第一,十月革命究竟是什么性质的革命,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革命前俄国社会的性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虽然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仍然是一个沙皇统治下的封建制国家。这一点恐怕是没有疑义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指出,沙皇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较晚。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俄国工厂还为数甚少。当时,贵族地主的农奴经济占着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述森 《东岳论丛》2011,32(2):117-124
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都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理论体系,而是各自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经典马克思主义是沿着从空想到科学的路径演变的,这与欧洲资本主义和工人阶级运动的成熟程度是一致的。列宁主义则经历了一个从科学到空想的演变过程,这与俄国当时落后性、社会转型的困难、俄国反资本主义文化传统以及列宁等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民粹派特质有关。梳理二者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俄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同时对十月革命和苏联模式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王薇 《重庆社会科学》2006,(1):66-69,81
巴金反映抗战时期平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寒夜》是其写“小人小事”的巅峰之作。作品中“小人物”形象和冷峻的基调与巴金的其它作品相异,却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人物”系列形象及其一贯基调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从《寒夜》与契诃夫小说表面的相似性中找出差异点,在更深的层次上找到巴金受契诃夫影响的契机,分析了产生这种影响的途径和实质,以及在《寒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东方"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良早 《江汉论坛》2006,1(9):40-4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问题”的概念,含义指沙皇俄国与西方一些大国为瓜分东方的土耳其而进行斗争。他们提出,只有通过欧洲革命,才能解决“东方问题”。他们认为,东方的“中央集权的政府”和“东方专制制度”,建立在农民生活的孤立性及彼此隔绝状态的基础上,它是造成东方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东西方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将导致东方专制制度灭亡。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56年写的《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是一部光辉的历史文献。它是马克思计划写的关于十八世纪英国和俄国外交史这部著作的导言。在这篇精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不仅无情地揭露了沙皇政府长期以来疯狂推行扩张主义政策,而且还具体分析了产生这种政策的历史渊源。今天的苏修新沙皇完全继承当年老沙皇的衣钵,正在把侵略的魔爪伸向  相似文献   

15.
列宁一生中,经常地、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革命的著述,研究巴黎公社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结合俄国实际,宣传、运用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来指导俄国革命。列宁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列宁反对民粹派至1905年革命前;第二个时期,1905年革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第三  相似文献   

16.
在1861年前夕围绕改革的斗争中,大部分俄国贵族都是保守派,他们要么反对解放农民,要么只允许不带土地解放农民。但是当沙皇发布诏令要废除农奴制时,由于贵族对沙皇的依附性和农奴制的思想危机,贵族最终默认了农奴制被废除的命运。1858年的四月纲领赋予了贵族主导改革进程的机会,但是十二月纲领最终改变了改革的方向。编纂委员会确立了带土地解放农民的基本方式,遭到保守派贵族的强烈反对,但是在沙皇的支持下,他们挫败了保守派贵族在内部和外部的进攻。保守派贵族与政府的斗争导致贵族彻底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而他们的失败也反映了农奴制和贵族等级的虚弱性。  相似文献   

17.
民粹主义是落后国家普遍出现过的一种反资本主义现象,用恩格斯的话说,它“在经济学的形式上是错误的东西,在世界历史上却是正确的”.俄国民粹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经过了如下的历史逻辑过程:(1)19世纪中叶民粹派先驱和革命民粹派所主张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跨越论”;(2)1880年代自由主义民粹派前期代表所谓的“资本主义行不通论”;(3)1890年代自由主义民粹派后期所谓的“俄国资本主义没有前途论”.19世纪末,普列汉诺夫与早期列宁主要批判了民粹主义“经济学上错误的”方面;而1905年革命之后,列宁则肯定了民粹派“世界历史上正确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俄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生产力根本变革的工业革命,使俄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大规模的劳动社会化是俄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社会后果。无产阶级的数量增长是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俄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及迅猛发展;工业生产结构的根本变化;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无产阶级从被统治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布尔什维克成了“无产阶级的直接执政的先锋队,是领导者。”(《列宁选集》第四卷第457页)这一历史性的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袖,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十分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尤其强调提高党员素质。他在《工人国家和征收党员周》一文中,严肃地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而注意提高党员质量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列宁选集》第四卷第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契诃夫的作品和作风有若干相似。1944年郭沫若在《契诃夫在东方》一文中发表过这种见解。 1936年苏联《真理报》刊载的一篇文章写过:“外国的批评家以鲁迅先生的作风比之契诃夫的作风。”契诃夫的祖国的作家法捷耶夫同样说:“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了解他的弱点的这一点,鲁迅与契诃夫是近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