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旦学报》相继发表了陈伟恕同志《对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几点看法》和《再论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主要表现为寄生性》两篇文章(《以下简称《看法》和《再论》)。文章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有助于进行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但文章的基本论点,如“现代垄断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本质上是刺激技术进步的,它将在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走向自身的灭亡”,“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具有促进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两种趋势,但总的看来,迄今尚以促进为优势;与此相联系,对腐朽性的理解也  相似文献   

2.
《复旦学报》1981年第三期和第五期分别发表了陈伟恕和尹伯成两同志的文章,对帝国主义腐朽性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对深入理解帝国主义性质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对帝国主义腐朽性问题的认识集中在:为什么说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如此迅速?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就得解决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陈伟恕和尹伯成两同志文章争论的焦点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3.
战后40多年来,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比过去快得多,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这能否说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作出的“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这一论断“过时”了?如何理解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当代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主要表现在哪里?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列宁在他的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从这个论断提出到现在已是68年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它仍然是我们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不过,历史发展也提供了许多新情况、新材料和新问题,这有待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列宁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6.
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尤其是日本和西德的经济发展,其速度之快更引人注目.于是有人就依此否认帝国主义的腐朽性.与此相反,也有人认为,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比自由竞争时期、帝国主义阶段的后期比前期有减慢的趋势,并依此说明帝国主义存在腐朽性.我们认为,这两个问题涉及到对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问题,都有弄清楚的必要.特别是弄清前一个问题,涉及到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事,显得更为必要.下面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在这部著作里,列宁全面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矛盾,论证了帝国主义必将灭亡的历史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的学说。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我们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列宁所阐明的关于帝国主义的基本原理今天仍然适用,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重新学习列宁的这部光辉著作,是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帝国主义所特有的腐朽性,是帝国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被当时大多数关于帝国主义的言论忽略了的这个方面,列宁作了深刻的论述,揭露了帝国主义腐朽性  相似文献   

8.
拙作《对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几点看法》发表后,引起了一些争论.原文所要阐述的观点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下简称现代垄断)的反作用具有促进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两种趋势,但总的看来,迄今尚以促进为优势;与此相联系,对腐朽性的理解也应重在寄生性.反对的意见有两种:一种认为阻碍趋势始终占主导地位,腐朽性首先在于技术进步的停滞趋势;另一种意见认为初期以促进为主,到了后来尤其七十年代阻碍才占上风.为了深入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把它推向前进,很有必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探讨一下马克思的有关思想.本文只是初步的体会,特提出来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依据对列宁有关著作的研究,就本刊1983年第3期发表的《试论帝国主义垂死性的辩证法》一文中的基本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我们认为,这样的学术探讨是有益的和必要的。我们十分欢迎就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本刊展开不同意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唯一性”,是由它的对象决定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存在于多种多样的具体的哲学理论中,但这些具体的哲学理论是在“统一性”基础之上表现出的“多样性”,它们没有、实际上也不可能超出“统一性”。哲学的对象决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必须把一种哲学理论中是不是存在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家有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明确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超越”、“批判”了哲学基本问题,而是明确提出并合理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坚持哲学基本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既包括对帝国主义经济本质的深刻分析,也包括对帝国主义历史地位的科学论证.列宁的分析表明,作为资本主义特殊历史阶段的垄断资本主义,其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垄断性、腐朽性(或寄生性)和垂死性.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全面剖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并作出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著名论断。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但没有寿终正寝,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现象和新情况,使得有人认为帝国主义“垂而不死”,从而对列宁的“垂死性”论断产生了怀疑,引起了争论。列宁的上述著名论断究竟有否过时,应该如何正确理解?本文谈一点我们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来源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斯大林的外交实践;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毛泽东外交实践中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内容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团结力量;分化整合;解放思想。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实践,也影响到了第三世界的对外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变化。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来源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斯大林的外交实践;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毛泽东外交实践中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内容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团结力量;分化整合;解放思想。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实践,也影响到了第三世界的对外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变化。毛泽东认识帝国主义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柱 《中华魂》2012,(13):39-41
在近代.世界上大大小小资本-帝国主义国家都直接或间接地侵略、欺凌过中国,它们通过船坚炮利、无情地屠杀和肆无忌惮地掠夺,降服了已经日益式微的中国封建统治者,并把他们驯养成为自己的代理人。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这段时间,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尤以西德和日本的经济在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情况下,恢复和发展起来,七十年代初,就国民生产总值讲,西德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三位,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由第七位上升为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成为一个恶性膨胀,畸形发展的经济大国。因此,有人怀疑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腐朽的、生产有停滞的趋势的论断,提出了“帝国主义腐而不朽”的说法。这在理论上涉及对列宁如何论述帝国主义的腐朽及其生产力发展的认识问题。我们看列宁是怎样论述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一一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次革命之所以陷于失败,一方面固然由于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本身具有不可克服的弱点,但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的无耻干涉和阴谋破坏,也是造成这个革命迅速失败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了“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艺的本质。 提起毛泽东同志对文艺本质的认识,人们总是马上想到《讲话》中的这样一段话:“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认为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本质观。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看法是不错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不是把这段话放在毛泽东同志的整个文艺思想体系中,而是抓着其中的  相似文献   

19.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梁启超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亡国灭种危险是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的。他一方面较为清晰地分析了帝国主义侵华态势和本质 ,但同时对帝国主义的侵华本质在认识上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清晰与模糊不是纯粹逻辑意义上的自相矛盾 ,而是反映了梁启超早期反帝思想的独特性和不成熟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对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它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