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在广州还是上海,每天都有翘首以待的游人大排长龙想一睹它的尊荣——“哥德堡”号重返中国引爆了中国媒体和民众的“瑞典热”。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思想界巨擘顾亭林尝云:“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以古律今,可知此语实为平凡而不朽的真理,尤其是放在那些终日与青灯古案、竹头木屑为伍的历史研究者身上。这更是“一语成谶”式的宿命!因此。我曾以调侃的方式说过:“对于一个人而言,把研究历史作为他一份业余爱好,那是莫大的幸福:把研究历史当作他自己谋生的饭碗,则是真正的悲哀!” 相似文献
3.
方贵庭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4):107-110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领域,而博士研究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核心环节。根据武汉大学的经验,我国高校中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诸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创新政策不当和创新机制缺失。欲解决此等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培养单位的主体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和文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代金平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F0002-F0002,F0003
2011年4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科院的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世界历史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文献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6日,《保定晚报》刊发署名文章《探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作者唐宝民,以下简称唐文),声称:“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必然性占主要作用,也就是说,苏共的谎言政治、极权统治,造成了被人民抛弃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他还特意指出,这正是本文的“价值所在”。那么,唐文所谓的“历史必然性”和“谎言政治、极权统治”,指的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12月8目午后,冬目灿烂的阳光暖暖地笼罩着矗立在北京CBD中心的国贸大厦,俯瞰着国贸桥上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刚刚从美国赶回来准备录制其在新浪网主持的“全球企业管理高端访谈——与丕宏面对面”新一期节目的陈丕宏先生,在中国大饭店20层小会议室愉快地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做了调查,结果证明其中61名竟然是在自己并非喜欢的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业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他们究竟靠的是什么呢?这些杰出人物的答案几乎不约而同:“任何的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与明智的选择。”正是在这种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刘海丽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3):F0003-F0003
佛教从异域来到中国,通过与中土文化相遇、撞击、融合,对其他文化形态形成了深邃、细腻而又绵长的渗透,影响着各个时期的社会文化思潮,改变了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同时,在中国这样一个诗歌的国度里,诗歌作为一种最普遍的艺术,如同阳光一般洒落在历史长廊的每一个角落。由此,佛教与诗学就必然产生交集,从而禅中有诗,诗中有禅。由于各自所具有的丰厚内涵, 相似文献
9.
墨磊宁博士在访谈中从自己对语言的持久和专业兴趣出发,回顾了他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考察过程.他认为,对西南民族的探索应超越单一民族的研究模式,走向民族史和民族学学科史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对中国民族识别工程的认识也应具有历史的深度,在认识50年代苏联民族定义影响的同时,需进一步扩大到对20世纪初期西方的西南语言分类体系继承的探讨,而且应分析民族分类如何被自然化、成为公共常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头顶着哈佛大学院士光环的中国人;
一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国际知名人士;
这样一位成功人士,在大家看来,他应该出门宝马奔驰,住着豪华别墅,可谁又料想,他只开着普通的车子,蜗居在一问只有60平米的公寓里。然而也正是他,拿出自己90%以上的收入回馈社会。他,林健忠博士,会有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呢? 相似文献
11.
“在南京从事图书经营或出版的大小企业家不下三四千人,他们大多数都不缺少商人的精明和智慧,这与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是相配套的。但同时具备知识分子气质的人却并不多,毛文凤算是一个,这是他给我最初的印象。”一位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说。 相似文献
12.
刘宝才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F0003-F0003
商原李刚原博士学术专著《道治与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是从一个新角度研究道家的.这个新角席就是政治文化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那培思博士认为,作为地域观念的西南具有参照的相对性,作为学术概念的西南正体现出从海外到中国学者群体不断扩大的交流与合作;田野、民族志和文献相结合是认识西南地区文化的地方性、多元性以及表征的复杂性的主要途径,对地方观念以及传统与现代化进程的讨论,将突破长期以来以族群为西南研究模式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尚书》中的《洪范》篇是中国传世典籍中系统阐述国家施政大法的最早的专篇文献,对后世政治思想文化影响较大。由汉至清,受世人瞩目,涌现了许多关于《洪范》篇的诠释文献,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诠释体系,而这个诠释体系也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断演进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具有广博的历史内容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他的浩然华章,激扬文字,纵横古今,将读者领引进五千年的生活情境中,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去感受冷暖,在阳光月色下去品味文化,在苦辣酸甜中去玩味人生,在清醒、冷静、理性的状态下去探索历史、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因由所在。他启示人们,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文化,应该怎样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向自立,怎样来批判地继承中外文化,怎样使中国文化在中华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的“符号”属性决定了人类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教育活动知识包含位育理念的四个方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位育、人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位育、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位育、个体自身内在的位育。传统教育活动中的“教”与“学”是借助符号系统的媒介作用得以完成的。现代教育活动中的“教”和“学”不同于以往,它是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迭代更新而不断发展的,由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传统教育对象、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颠覆性改变,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这些改变要求教师教育在秉承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理念的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新时代背景下重塑教师职业角色,这也是当前教师教育位育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黄火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85-88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作为城市之魂的历史文化古迹受到了破坏,导致了城市文化的灵魂的灭失。加之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历史文化消费发展有了良好的契机。因此城市文化建设要通过发展历史文化消费来促进城市整体的和谐发展,建设和谐健康的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8.
刘成纪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
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曾长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即所谓“中原中心论”。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古文明遗迹被发现,于是有的学者开始对“中原中心论”持一定的存疑。那么,“中原中心论”是否真的过时了,中原文化能否继续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核心被加以表述?为此,我们约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推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冯宪光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3):69-71
文艺消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这个研究对象的顽强的客观存在迫使我们必须去研究它、认识它.文艺消费不是一个先验的逻辑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现代社会,经济的中心客观上必然由物质生产转移到文化生产.图象化和景观化是当前文化消费的重要特点,我们应当正视这个事实,按照当代审美活动的特点来正确对待公众文化消费的欲求,引导中国文化产业、文艺产业良性发展.文艺消费对文艺生产的影响也渗透到了文艺样式的层面.现代文艺消费模式所制约的不仅是文艺生产的内容,而且是文艺生产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李备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4,(1):103-104
《品牌传播》:您创造性的将中国传统的石刻艺术与企业品牌结合在一起,利用庐山独有的自然风景和文化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品牌·华商箴言》。您的初衷是什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