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资本金制度是新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资本金的筹集、管理和核算及所有者的责权利等所做的法律规范。建立资本金制度是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它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产权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企业资本金制度及其资本金的筹集管理问题。一、企业过立资本金制度的一般原则企业建立资本金制度,在实践中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坚持资本保全原则所谓资本保全原则,就是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筹集或核定的资本金,在企业经营期间,投资者除依…  相似文献   

2.
虚概念与模糊思维的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概念的实质及有无内涵和外延的问题,在逻辑学界各抒己见,至今未有统一的认识。而能否对虚概念实质的正确理解,将会直接影响到对虚概念在逻辑学中的地位及其在模糊思维中的作用的正确认识。本着学术探讨的精神,本文试对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实质、特点及其在模糊思维中的作用等问题,提出个人肤浅的看法,以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一、有悖于概念含义的一个逻辑误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对这个特征能否正确理解,是我们正确认识虚概念的实质和作用等问题的逻辑前提。所以,要探索虚概念的实质和作用问题,首先就要从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在逻辑学界对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争论主要有四种意见:一是认为虚概念只有内涵没有外延;二是相反的主张,认为虚概念只有外延,没有内涵;三是对上述两种意见持否定态度,认为虚概念既没有内涵也没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资产的来源及其改制中的相关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源于追求农村社区就业和福利最大化目标而创办起来并获得超常规增长的乡镇企业,其资产的主要来源是劳动和土地“替代资本投入”,所以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必须保障劳动者以劳动和土地替代资本投入所形成的资产权益。在此原则下,按照乡镇企业资产在原始积累阶段的四个来源,即土地资本转移收益、农民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转化、负利率和税收减免、以及企业家的风险收益和管理者的劳动剩余转化而成的企业资产,在企业改制中分别保障其权益。此外,要注意借鉴各地在改革中积累的丰富的制度经验。  相似文献   

4.
由于思想解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逐步深入 ,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热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并把这一研究推向高潮 ,本文拟就近年来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讨论中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作简要综述和评论。一、价值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在相当一部分学者看来 ,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范畴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其前提是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只能把重点放在扩大现代社会的活劳动的内涵和外延上。也有的学者认为 ,深化…  相似文献   

5.
对劳动若干基本范畴划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 ,劳动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要涉及的第一个基本范畴。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要求 ,需要从理论上重新探讨劳动范畴内涵的细分和外延的扩展等一系列问题。一、社会化劳动与非社会化劳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劳动范畴应是指社会化的劳动 ,而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 ,即不包括非社会化的劳动。以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此未加明确 ,这是理论建设不成熟的表现。经过长久的历史审视 ,我们应该将经济学对劳动范畴的研究准确限定在社会化劳动之内。…  相似文献   

6.
资本,从生产力的角度去定义它,是指能投入到生产中去带来利润的价值,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资源,是一种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投入要素。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本文所称资本是指物质资本,即在一定时期用于生产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如,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厂房、建筑物等物质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投入的原始资本,即所有者的权益;二是向金融、财政、其他组织者借人的资金,即企业的负债、投贷者,投入的资金一旦足额到位,企业要发展,仅靠增加资本金是比较团难的,为了满足企业再生产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多数企业把负债经营作为筹措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负债经营是指通过企业举债方式借入资金,扩大经营规模,以期获得更多利润的经营方式,负债经营能使企业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资本,弥补企业资金短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负债提高企业资本金的收益率,产生财务杠杆效益。因此,即使企业资金充裕,企业也需要考虑投资收益率与资金成本的关系,正确地做出投资与负债决策,一方面可对外投资,另一方面可负债经营,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收益与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8.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现代资本主义的视角来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问题可以被经验性地描述为浪费日益增长的趋势。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标准之争,最重要的是关于使用价值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积累理论中所具有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使用价值问题以及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问题被视为分析的两个不同层次。在第一层次,马克思区分了使用价值一般与特定的资本主义的使用价值(生产劳动)的概念;在第二层次,这些概念与个体以及总资本再生产的具体条件相关。重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需要对这两个层次的分析都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虚假的社会价值的定义是明确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形成的虚假的社会价值,既不是来源于自然瀑布推动的个别劳动价值,也不是由流通领域产生的,它是由消费者过去劳动的价值通过交换转移过来的。虚假的社会价值有真实的价值来源,但不是由现在劳动生产的。高于平均有机构成的资本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利润,同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形式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也是一种虚假的社会价值,可以称为资本级差地租。辩证认识虚假的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一年来,随着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种股份公司在我国城乡纷纷建立。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一、关于股份制度的提法所谓股份制度,是一种要求参加股份公司的股东们共同遵守,照一定的程序办事的规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十七章讲“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时,使用了股份制度这种提法。马克思指出:“把股份制度——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撇开不说,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资本论》第3卷,第496页)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股份制度始终都是充分肯定了它对资本主  相似文献   

11.
窦良 《社会科学》2001,2(12):19-22
一、权力资本的内涵和特征从经济学家的眼光看 ,西方经济学认为腐败是一种寻租活动 ,它指的是少数人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谋取经济租金的政治活动或经济活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腐败现象的根源在于公权与私利的交易 ;从内在过程看 ,是公权转化为商品 ,再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这种资本是一种特殊的权力资本。腐败基本内涵包括了 3个方面 :一是权力的拥有者 ;二是私人利益 ;三是公共权力。由此出发 ,我们可看出腐败的评判标准也有 3个方面。第一 ,是公职的履行情况 ,即公共权力的拥有者做了超越职权职责以外的事情 ;第二 ,以权力资本为衡量…  相似文献   

12.
乡镇企业的概念应该怎样表述,它的内涵是什么?外延包括那些内容?很值得研究。目前多数人认为,乡镇企业是指“社(乡)队(村)举办的企业、部分社员联合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对象,在内涵上我们过去一般把它理解为五个层次,或五个基本要素,即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社团、作家作品。其中作家作品中又包括四大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外延一般理解为研究范围,就文学时期而言,是指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九年间的文学,我们是在这样一个文学时期内研究上述五个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资本概念的分类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是社会科学界争论最多的概念之一。其争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社会资本概念的内涵;二是社会资本的承载主体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承载主体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层次可以把社会资本分为个体层次的社会资本和集体层次的社会资本两类。这种分类是认识社会资本的理想类型,可以为经验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概念工具和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贾国富 《社会科学》2001,3(9):23-27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理论(一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内涵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指凭借要素所有者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按要素所有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要素量的多少及其对生产成果的贡献给予相应的报酬。这个定义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是按生产条件进行分配。劳动力和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最初分散属于不同的要素最所有者 ,通过劳动过程各要素得到结合起来发生作用。按生产条件分配即是依据要素所有者对要素的所有权进行分配。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息、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劳动力所有者获得工资……如果某要素所有者拥有两种或多种生产…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分配模式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分配模式是指企业不同投入所有者之间规制分配关系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契约 ,按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两类要素观 ,它可以划分为“资本雇佣劳动”、“分享制”、“劳动雇佣资本”等三大类。决定企业分配模式的是企业劳动的结构特点 ,即长期劳动 (尤其是高级的长期劳动 )比重越大的企业 ,越要求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 ,而短期劳动 (尤其是短期简单劳动 )比重大的企业采用“资本雇佣劳动”较合适。这是主导因素。当然 ,企业的实际分配仍受到诸如企业中间品 (含劳务 )市场化程度及其价值评估能力、劳动者风险承受能力及谈判力、不同投入的稀缺程度等条件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物质投入和智能投入是改造世界实践活动中的两个方面,从其本质上来说,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物质投入与智能投入都发展社会生产力。前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物化生产力,是为改进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而进行的物质投资。后者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主要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观因素,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知识水平。正确认识与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认识客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客体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息过,近年来的理论兴趣更是有增无减。其中,认识客体的定义、结构和特征问题分歧意见较大,误区也多,因而仍有辨析、讨论的必要。一、关于认识客体的内涵界定问题究竟什么是认识的客体,如何理解它的丰富内涵,这是认识客体的首要问题。对此,有的文章认为:“我们把物质世界中那些被纳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结构,同主体一起构成现实活动结构的两权并发生相互作用的功能关系的事物叫作客体。”①也有的文章认为:“客体是人所要认识、所要改造的对象,即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界…  相似文献   

19.
制度、体制、机制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体制、机制三者间关系密切又互相区别。制度、体制、机制这三个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中经常用到,三者的内涵、外延都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厘清三者的联系与区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公司制度是指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较为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是市场经济体制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步筛选出的较为合理的企业制度。它们的典型代表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制度精髓是,有限责任制和股份制。即股东仅以出资额或出资额的若干倍数对公司债务负有清偿责任和资本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集两者干一身。现代公司的组织制度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能够通过相互制衡和激励,推动企业内部组织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二是产权关系明确,产权转让、重组比较便利,从而使得产权的产出效益不断提高。由于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