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方茁厚 《人才瞭望》2016,(12):162-163
越来越多流动人口子女开始随父母到打工城市就读,然而生活环境的改变、城乡差别的存在,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社会融入难的问题.以石家庄为例,在具体剖析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行为失范的表现的基础上,从制度环境、学校管理、教师教学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父母长期离家在外打工,初中校园出现了许多"留守子女",这些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性格形成、观念形成的非常时期,但得不到正常的呵护与教育,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何对这些"留守子女",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了农村中学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称为"亲子教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于孙儿孙女的教育称为"隔代教育"。从家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看,每一个子女都需要良好的"亲子教育",这是父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世界上美好的"天伦之乐"。每一个孙儿孙女都需要良好的"隔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为之努力实现的宏伟目标之一。虽然我县的义务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具大进步,但离“让每一个孩于都享受优质教育”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尽管我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县情,按照“尊重规律、强化职能、提高质量、服务经济”的总体思路,突出“加强小学、巩固初中、扩大高中、规范职中”的工作主线,巩固“两基”成果,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高中建设,教育事业得到稳步健康发展。但由于在我县加快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因人口大量、快速地流动,那么为流动子女提供教育不仅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全国所面临的一种新的教育需求。如何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县巩固“两基”成果,实施新课程改革,努力早日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而且也关系着让每一个儿童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尽早实现。因此,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为当下我县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外出打工的农民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而只能留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由于这样的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监督和教育,祖孙辈的隔代教育又存在很多缺陷和弊端,这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和心理发展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并试着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陆瞻韫  殷威 《人才瞭望》2016,(14):179-180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失地农民及其子女涌入城市.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基于此,从失地农民子女的学校教育以及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社区教育入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好多家庭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等意识的变化而发生破裂,使他们的孩子成了单亲子女,要么跟随爸爸过日子,要么跟随妈妈过日子,没有了完整的家庭。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小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良好教育因素。反之,没有完整稳固的家庭的小学生,其心理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需要采取明确各级政府经费保障责任、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提升随迁子女就读的各类学校能力水平以及构建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综合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位邻居的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母的严格要求.非但不理解.反而与父母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抗心理。邻居多次询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膝下的“小皇帝”越长越大.为他成才投入的财力愈来愈多.对父母却愈来愈不知趣。为什么用钱财“喂”起来的孩子却“喂”不出感情.而布衣百姓的子女长大后对父母却有倾不完的爱?对邻居提出的这一个个问号.笔者很难一下子拉直。 “父母之心.人皆有之”。疼爱子女,是一般父母都能做到的事。但由于爱的含义不同.爱的内容千差万别.到头来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西方人强调自由和独立.父母把子女抚养到成年就算完成义务.故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十分淡薄;但国人对此则大相径庭。时下大多数父母对子女往往“一包到底”.君不见.现实生活中.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做父母的对子女大都把“物质”上的关心做为第一要义.吃.广告里有啥.孩子吃啥;穿.商店里卖啥.子女穿啥;用.孩子要啥.父母买啥;玩.别人有啥.自己家不缺啥;学.社会上提倡啥,孩子就能去学啥。一些父母似乎这样认为.只有对子女不断的“物质储蓄”.子女长大后就能成才.就能够对父母的爱有所回报。然而.事情并非那样  相似文献   

10.
著名科学家在童年和青少年时受到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的?中国的教育方式与美国的教育方式的差别何在?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果真比美国学生差吗?作为跨世纪的高校学子,应当培养哪些素质和能力?科技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何?6月2日至3日,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u成立暨二十一世纪基础科学的展望研讨会之际,我们有机会对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进行采访,并献给我们的广大读者。他们当中既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又有名牌大学校长或研究所所长,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更有三位令世人仰慕的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少干部开始实行异地调整交流任职。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干部从地市级机关的处级干部调整交流到县级领导岗位后,不愿带家属子女随迁,而成为“走读干部”。最近,有关部门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某地级市所属5个县(含县级市)中,有40%左右的党政负责人为“走读干部”。这些人家居市区,人在县(市)任职,家属子女不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加强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在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治安问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要因势利导,兴利除弊,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坚持服务、教育、疏导与管理并重,保护合法与取缔非法、打击犯罪并举,积极推进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我国人口流动规模不断增大,流动模式也逐渐产生了家庭化迁移转变倾向。其流动人口子女,面对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往往面临很大的社会融入压力。那么,如何向他们提供必要帮助,促进其融入城市环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育在人生的教育阶段处于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和身体 素质的养成对于之后工作与生活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 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靠拢,许多打工者长期驻守在城市,使得自己的子女也 在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然而由于自身或者社会环境造成的多种因素,再加上毕业之后就业 形势比较严峻,使得打工子女心理负荷日益沉重,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大学生打工子女的心理问题,从源头出发,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途径,解决大学生打 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6.
老一辈援华外国专家渐渐逝去,他们的子女也都人到中年知天命。鉴于他们援华的高度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及新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被称为援华外国专家"红二代"。  相似文献   

17.
笔者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服务需求主要有创业就业需求、教育服务需求、宗教信仰需求、房屋租赁需求.然而,当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突出存在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备、少数民族工作管理机构较单一、少数民族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上述探究,笔者认为,优化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服务,亟待加强宣传教育,促进民族团结;提高财政投入,增加有效供给;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多元供给和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协作,实现跨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18.
沟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与子女有着良好的沟通,家长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对子女实施教育。与子女沟通,听比说更加地重要。倾听可以促进交流、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教育的力量,是父母接纳、尊重和理解子女具体体现。心理距离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疏远与亲近,子女对于父母的依恋是其社会化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必须,父母与子女在沟通的过程中在心理上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子女心理上的个人空间。  相似文献   

19.
张鹏程 《人才瞭望》2016,(4):170-171
城市流动人口就业及管理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近年来,学术界很多学者也将研究目光投注于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并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总结,该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流动人口就业与管理是大城市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虽然政府及相关部门就此做了很多努力,如证件管理、出租屋管理等,但收效甚微,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流动人口处于就业与管理的真空地带.基于此,就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人个性的塑造场”,父母是子女个性形成的首任和最重要的教师。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子女,面临着亲情残缺或教养失衡问题。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导致部分孩子心理现状较为复杂。本文从教育心理学入手,深入研究班级单亲家庭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探索合适的教育方法,从而引导这类学生更健康地学习生活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