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巨著《资本论》的最初手稿。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比其他任何著作都更详尽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比其他任何著作都更明确地把消费确定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此,马克思是怎样论述的呢?一、消费是再生产的内在环节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离开社会关系的生产一般,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生产,即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表现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之中,既表现为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也表现为分配、交换、消费中  相似文献   

2.
<正> 学习马克思关于消费关系问题的科学论断,对于正确研究社会主义消费关系,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制定合理的消费决策,保障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就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求引起有益的争鸣和研究。一、消费关系本来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3.
抽象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关于它是适合于一切时代的范畴,还是商品经济的特有的范畴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本文试说明抽象劳动何以是一个永恒范畴,以就教于各位同志。  相似文献   

4.
一 在当代,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已成为一项现实任务。继续开发和研究民族文论遗产,则是完成此项工程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周扬指出:“科学史上的无数实例已证明,没有先进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就难于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美学》第三期第4页)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逐步形成和完善适应本学  相似文献   

5.
1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虽然也很艰难,但到了19世纪初,一门门自然科学毕竟 象繁星一样布满在科学的“太空”,把人类智慧之光照射到自然界的内部,然而,人 类对自己及其社会生活的认识却仍然停留在历史的表层;人类是从自然开始自己的唯物主义历程的,然而,直到19世纪初,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仍占鳌头。自然  相似文献   

6.
毕生专心致志从事伟大事业的任何思想家必定都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意识,或者要追求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也不例外。研究马克思的法律思想,慎重的做法就是不能把法律问题与他的更广阔的问题意识分裂开来。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了解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最为关键。通过对该文本的仔细阅读,提出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是:批判现实的苦难世界,摆脱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自我异化,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  相似文献   

7.
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就个人消费而言,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环节中同样具有积极的革命意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反作用.消费再生产出人及人的劳动能力;消费使产品成为产品,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消费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消费究竟具有什么作用,占有什么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尤其需要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的研究。现在,我们重温一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关消费的论述,无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会有极大的帮助。在《导言》中,马克思首先把消费分为两类: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这对阐明消费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生产消费与生产同一,并不形成与生产不同的特殊阶段。个人消费,从简单再生产来看,也许只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作为经济运动的一个外部条件,执行生活的职能。但如把它放在全社会范围内,从不断反复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它和生产、交换、分配都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毕生专心致志从事伟大事业的任何思想家必定都有一个根本的问题意识,或者要追求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也不例外.研究马克思的法律思想,慎重的做法就是不能把法律问题与他的更广阔的问题意识分裂开来.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了解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最为关键.通过对该文本的仔细阅读,提出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是:批判现实的苦难世界,摆脱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自我异化,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界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生产力反映的是分工协作下的劳动者和自然的关系,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新的解释基础上,分析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对抽象上升到具体作了具体而深刻的论述。本文就学习《导言》中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体会谈点认识。 马克思在《导言》中对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作了这样的表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显然,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理论体系的叙述方法,当然也就是《资本论》的叙述方法。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种方法,就不能不弄清楚叙述方法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与研究方法的从具体到抽象中的“具体”和“抽象”的不同含义。研究方法中的“具体”是指生动的直观,即尚未被认识了的感觉“具体”。叙述方法中的“具体”是已经被认识和掌握了的理论“具体”,是被思维“复制”出来的客观存在。研究方法中的“抽象”,是指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叙述方法中的“抽象”是指经济范畴本身规定性的多少,因此它是相对的。货币对商品来说,货币是个具体范畴,商品是个抽象范畴;而货币对资本来说,货币是抽象范畴,资本是个具体范畴。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因此,他所运用的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之一,必然同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分析这一方法所表征的内在逻辑,可对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提供重要维度.以此为基础又可厘清逻辑与历史间的真正关系,从而找到二者统一的真正基础和明确限度.  相似文献   

1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发表张闻天同志《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的文章,其中就谈到“生产力是经济范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社会科学》1979年第3期刊载的孙冶方同志的《政治经济学也要研究生产力》一文,赞同李平心同志的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同时也要研究生产力的观点。如果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力,那就意味着要去研究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要去研究人们对自然进行斗争的能力。这样,政治经济学势必要“侵犯”工艺学、技术学乃至生理学、心理学等等各门学科了。可是“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而毕竟是一门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4.
一、苏、黄、美成及其他历代文人写的笔记给我们留下许多作家、诗人的轶事和遗文,这些轶事和遗文对我们研究古代文学很有参考价值。如宋人洪迈《夷坚志》虽以写鬼神出名,却也写了宋代作家、诗人的轶事和遗文。该书《丁志》卷八对黄州东坡雪堂旧址有一条记载,它对黄州地方兴修苏轼纪念馆就有参考价值。兹转录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峰明  王璐源 《学术研究》2022,(3):29-35+177
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文本来看,首先,既不能把经济学的“两条道路”都看成是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也不能把第二条道路仅仅看成是古典经济学的道路和方法。因为第一条道路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这是研究过程;但第二条道路则相反,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这是叙述过程。若没有第二条道路,任何经济学都无法立足于本质和规律对事物做出解释和说明。其次,既不能认为马克思拒斥和否定第一条道路,也不能把两条道路绝对对立起来。因为若没有第一条道路,就无法透过事物的现象表层揭示和把握深处的本质和规律。在此意义上,第一条道路为第二条道路奠定了唯物主义原则和基础,二者共同构成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基础。最后,不能认为第一条道路的“抽象”是包含了经验内容的“特殊”,因而是与现实事物相联系的;而第二条道路的“抽象”则是排除了经验内容的“一般”,因而是与现实事物无关的。因为任何抽象,无论其抽象的程度有多高,都是对现实事物的体现和反映;特别是,抽象程度的差异本身就是对现实事物发展程度的差异的体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16.
古典政治经济学由于囿于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只能在资本主义社会框架之内探讨社会财富增长的机制原理.马克思的《资本论》突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可逾越的界限——阶级关系,从而实现了科学术语的革命,将单纯的经济学范畴上升为存在论范畴. 《资本论》揭示了物掩盖下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并找到了一条解放何以可能的现实道路.《资本论》不仅破解了资本的秘密,也破解了存在的秘密.因此,《资本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并非一种经济学超越,而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存在论超越.  相似文献   

17.
写诗要有诗眼,做戏要有戏眼。所谓“眼”,指艺术意境的焦点,艺术意境的脉胳。诗有了“眼”,就有了意境,戏有了“眼”,就有了戏味。散文有了“眼”就有了“神”!杨朔一向致力于诗眼的创造,努力加强散文的美感。杨朔散文中的“眼”点,有的置在篇首,象明灯高悬,一灯指路,有的居其中间,似佩玉在身,忽隐忽现;有的嵌在结尾,象群山之巅,须仰视才见。《雪浪花》的“眼”点在篇首。《海市》的“眼”点就在中间。《海市》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作者  相似文献   

18.
19.
张一兵教授的新作《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 ,是对马克思的经济学文本的“几乎殚精竭虑的哲学解读” ,真实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很值得一读。作者站在现时代的基础上 ,为了回答现时代所面对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而“回到马克思”。作者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具有新的理论视角和科学的解释学态度 ,分析精细 ,逻辑严密 ,见解独特而深刻 ,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能对读者产生一种心灵震撼的作用。这一著作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实质和解决我…  相似文献   

20.
[1]对于我国经济学界来说,从五十年代初起,便与西方经济学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近几年来,学术封闭局面打开,西方经济学猝然而至。在一些人中,起初是陌生,“陌生不免引起目眩;过去的自满也许变成自疑,由自疑而变为不加审别的推崇。”令人关注的是,这种推崇在有些同志中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其中最使一些青年同志赞赏的,要算是西方空前的畅销书——萨缪尔森(P.A.Samuelson)的《经济学》。不知为何,该书1964年曾出过中译节选本,在十数年中似乎并无多大反响,然而现今情形却大不相同。过去,人们把是否熟悉、掌握马克思《资本论》看作一个人经济理论基础是否雄厚的基准,而现在有些人却以萨缪尔森《经济学》为圭臬。我以为,这是一个反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