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劳动者权利保障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在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和法律时,既要强调倾斜保护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又要重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辞职是解决劳动冲突的一种有效形式,预告辞职权是劳动权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内容。辞职权作为劳动者权利的一种体现,已经成为基本人权的组成部分。该项权利的行使由劳动者通过提前预警来积极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失衡的劳动关系,矫正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能够保障劳动者获得充分的择业自由,实现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但是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中,为防止预告辞职权的滥用还需要对劳动者预告辞职权做出合理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收益分配方式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稳定农村与促进国家工业化发展方面发挥了历史性的重大作用,同时在它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平均主义、无偿调拨、工农“剪刀差”以及二元体制等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导致了农村发展的缓慢。集体收益分配方式留下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当前后农业税时代,构建一种以国家扶持资金为引导、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一事一议”及其它社会资本形式的投入为补充的满足村级公共需要的资金筹集方式和体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发展道路是我国早已确定的社会发展目标,但是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却始终停留在执政党的战略部署和行政部门的文件层面,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基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面对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要求从法治层面规范和保障工业化的健康发展。工业法制保障是一种国际共识,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更是我国在当前工业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屡出问题、劳动者权益保障滞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条件下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与之相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开始发生变化,劳动力市场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此引出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社会保险是为劳动者提供基本风险保障的重要机制,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趋势,值得学界关注。一、数字化引出社会保险领域重大问题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中处理劳动者基本风险的一种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暂时或永远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带来收入减少时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一项社会政策,一般包括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是强制性保险,享有社会保险既是劳动者的基...  相似文献   

6.
职业健康权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是健康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基本人权、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职业健康权日益受到关注。尽管我国已付出很大努力,但职业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需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政府须强化监管职责,用人单位须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劳动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多管齐下,职业健康权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7.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缓解劳资矛盾的政策措施之一,其建立与否以及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是否合理一直都是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通过定量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各省市自治区失业率的政策效果,研究显示,部分省份的最低工资对失业率产生影响,而大部分省份最低工资对失业率不显著。若最低工资标准维持在社会平均工资的30%时,既能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能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  相似文献   

8.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生存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而被提及,这不仅体现了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也明确了生存权是通过国家物质帮助的形式,保障人民群众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以此来维系人的尊严和体面生活.生存权在具体权能上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适当生活水准权,即给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他们无力改善自己所处的困境时,由国家和...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保障的经济含义和内容 1.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观察社会保障,其确切含义是,由政府(社会)为社会成员、在其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失去工作机会而失去经济收入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种最低生活保障一是提供经济收入,二是提供生活服务。由此可见,社会保障的内在根据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最低需要。也可以说,在人类消费的生存资料需要、享受资料需要和发展需要的三个层次中,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虽然这个“生存需要”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劳动者的这种需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维持生存的需要,全面发展体力和智力的需要,以及享受科学和艺术的一切成果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长,特别是对那些质量好、使用价值高,更有益于身心健康,更有益于体力、智力全面发展,使劳动者的生活更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资料的需要越来越大。社会主义生产,要“不仅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且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要“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2012,(5):3-7
题记: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和民众年老或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2.
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本的就是实现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劳动人民通过劳动创造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理应因此体面地活着。劳动本身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应保障劳动者体面地有劳动,即体面地就业。劳动者体面地而非痛苦地劳动是充分实现人的本质,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环节。在日常生活用语中,体面生活实际是美好生活的另一表达。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基本内容与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维度恰相对应,启示我们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体面劳动中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在提高执政能力的意义上,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新二元社会结构的生成,人和自然关系所发生的由工业化到后工业化阶段的变化,是当下政策主体面对的最基本的政策客体问题;随着政策客体的变化,维系工业化阶段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形式和后工业化阶段的主体间际性的思维方式在习惯理念和执政模式上应有的与时俱进要求;而对新二元社会条件下社会整合机制的认识,则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必要的社会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阶段,规则对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业社会时期将此发挥到了极致。现在,人类社会正处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看未来,我们应当对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社会治理中的规则进行考察,以便规划未来社会的生活和治理。人类的社会治理是以组织的形式出现的,是通过组织的治理,其实,一切社会生活都需要建立在组织的基础上。组织意味着人们在个体的结构中聚集起来开展共同行动,因而需要规则,规则是人们共同行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全球化、后工业化呈现给我们的是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这种条件下的社会生活、社会治理,必然都是以共同行动的形式出现的,因而也需要规则。但是,规则的形式和功能都将不同于工业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共同行动更多的是针对危机事件而开展的行动,表现为应急性的行动,从而要求规则必须是灵活的和富有弹性的。  相似文献   

15.
这里说的社会个人,是指处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人,是现实活动中的个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活动着的个人.这种个人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我们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实际生活已经表明的情况,作全面的考察和理解.社会个人既包括劳动者,也包括非劳动者.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中,有物质生产者,有精神生产者,还有其他劳动者.在物质生产者中,有处于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也有属于“总体工人”(总体生产者)只是以一定职能和方式参与物质生产的.在精神生产者中,有的活动和成果同物质生产的关系比较直接,有的则比较间接和疏远,属于不同的思想文化领域.但是,无论是劳动人口或非劳动人口,也无论社会分工和阶级划分如何,他们都是社会的经济因素,都必然同社会经济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劳动者的这种需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维持生存的需要,全面发展体力和智力的需要,以及享受科学和艺术的一切成果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长,特别是对那些质量好、使用价值高,更有益于身心健康,更有益于体力、智力全面发展,使劳动者的生活更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资料的需要越来越大。社会主义生产,要“不仅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且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要“使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其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我国先后建立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目前面临着改革,改革的基本原则应是既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又有利于发展生产;既照顾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又注意减轻国家负担。  相似文献   

18.
女性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其劳动权益的保障是整个国际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女性群体劳动权的实现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两性平等与消除就业歧视是体面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劳工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男女在工作权利上实现平等,然而,女性就业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与国际劳工保护中体面劳动的理念相背离.女性群体的基本劳动权利、劳动尊严、劳动收益以及劳动保护等权益的保障还需要在体面劳动的推行过程中继续完善.女性在就业与工作过程中达到实质上的平等和不受歧视,还需要国际机构条约的进一步保障,需要政府、工人组织和雇主组织三方的共同努力,需要整个国际社会各组织、各地区以及各国的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9.
一任何生活方式的形成总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它的历史的形式,称之为生产方式。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交往活动等这些生命再生产的特殊的历史形式,则称之为生活方式。狭义的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概括地说,包括物质消费方式、精神消费方式和时间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20.
按劳分配的本质要求一是社会总产品要在社会公共需要和个人消费之间分配;二是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报酬应当高于劳动力的价值,这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得到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国家集中国有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动者的劳动量进行再分配;另一种是工资完全由劳动力市场决定,国家通过法定最低工资、失业保障等措施使劳动力价格高于价值。后一种方式不仅可行,而且有利于提高效率和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