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增长的数量限度问题,是相对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而言的。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曾谈到人口状况与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关系的两种情形:一是“人口压迫生产力”,一是“生产力压迫人口”。资本主义以前的人类历史进程,最明显地证实  相似文献   

2.
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这“两种生产”的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份,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经济学尤其要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来认真研究。 两种生产之间关系的性质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也不同于它以前的社会。两种生产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积累时,曾经指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在讲到资本主义人口规律时,都把相对过剩人口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来表述。人口学的研究者也基本上承袭了政治经济学的这一表述。在近几年出版的人口学书籍中,几乎毫无例外地把相对过剩人口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六十年代初,曾出现所谓“经济奇迹”。目前,意大利属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列,就工业生产产值而言,在资本主义世界居第六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战后,意大利人口发展也呈现了新的趋势和新的特点。在我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阔步前进的今天,考察战后意大利人口发展的新现象及其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制订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与此相适应的经济政策,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将具有某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1983年第9期刊登一篇题为《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再生产的一个特殊阶段》的文章,作者魏津生认为:战后五十和六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强烈干预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的理论,这种与战前截然不同的迅速扩大的物质资料再生产状况,必然要对由它决定的人口再生产产生深刻影响,其结果就是这些国家在经历了战后初期的“婴儿热”之后,从五十年代初开始,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中  相似文献   

6.
自六十年代以来,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了城市人口“回归”的特殊人口现象,即大城市中心区域的人口纷纷迁往郊区和中小城镇,甚至回到原来祖居的乡村。本文试对其原因以及我国的城市化,作点初步讨论。城市人口“回归”及其原因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日益发展,人口大量向大、中城市聚集,造成城市人口过度膨胀。这不仅影响到粮食、副食品等的供应和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使一部分城市人口渗透到郊区、中小城镇和农村中来,成为“回归”人口。本来,城市的兴起,一开始是以工业和农业分离为特征的,即以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分离为特征的。但是,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城市化人口又出现了“逆过程”。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大批破产的农民拥入城市,大量  相似文献   

7.
近来,许多文章提出共有人口规律问题,也有些同志不同意有共有人口规律。他们大都根据马克思所说的,“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为了详细说明问题,有必要全文引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叙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同相对过剩人口的必然关系,然后总结性地说:“因此,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  相似文献   

8.
人口剩余在东方社会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它和西方工业社会供需失衡所引起的那种状态完全不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特征就是生产无政府状态导致增长的盲目性,从而周期性产生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剩余,形成经济危机。在那里,人口剩余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现象。在东方,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有计划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盲目增长的问题,中国人口剩余另有其经济、社会、历史乃至文化的背景。由于前提不同,在解决人口剩余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也就必然会发生根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这一讲我们来谈一谈资本主义和旧中国的人口问题。先看看资本主义的人口。 资本主义的人口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刚刚确定的时候,可供资本家剥削的工人人手是不足的。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资本家阶级及其政府,用了血腥的手段,把农民逐出土地,驱入工厂,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由于这时还算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许多问题和矛盾还被掩盖着,因此,还不够尖锐、不够突出。  相似文献   

10.
有些同志在研究过剩人口问题时,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产生的过剩人口叫做“生产力压迫人口”型过剩人口,把我国目前存在的过剩人口称作“人口压迫生产力”型过剩人口。这种划分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在《强迫移民》一文中的论述。马克思在该文中指出:“现在(指资本主义社会——作者注),不是人口压迫生产力,而是生产力压迫人口”①。我认为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战后日本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幅度,如同它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样,均在资本主义世界名列前茅。据日本官方统计数字,在1947~1986年的40年内,日本人口出生率从34.3‰猛降到11.4‰,妇女终生生育率由4.54人锐减为1.60人。目前,日本巳象许多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疾步迈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吊钟型”人口结构的高龄化社会。然而,日本人口发展史告诉我们,日本也曾是一个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的多产系民族。在1870~1950年的80年间,年均出生率高达34.4‰。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方针下,大力推行奖励生育政策,严禁堕胎、溺婴。后来,随着军国主义的极度膨胀,为了生产更多的战争炮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人口理论 马克思所创立的科学的人口理论。马克思(1818——1883)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革命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和阐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过程中,曾经考察和分析了人口发展过程,论述了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  相似文献   

13.
人口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政府议事日程上的重要项目。研究世界经济必须研究世界人口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过“两种生产”的问题,他说:“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世界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研究“人类自身的生产”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迄今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我们认为,研究世界人口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建立起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并提出实际政策建议,仍是经济学界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三章里,马克思说:“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历史上还没有受过人干涉的动植物界。”①政治经济学的一些论著中,过去常常引用马克思这段话,作为否认人类社会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一般人口规律的根据,似乎马克思说的“抽象的人口规律”便是指一般人口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化速度在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日本以超过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数倍的人口老化速度迈进了高龄化社会。据日本总理府总务厅统计局于1986年9月15日“敬老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日本现有一亿二千一百六十六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一千二百八十万人,占10.5%;而1950年还只占4.9%。老年人口指数(即65岁以上老年人口对15至64岁生产年龄人口的比率)已由1950年的8.3%猛增到1986年的15.4%也就是说,生产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已下降到6.5:1。  相似文献   

16.
<正> 人口,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没有了人,也就不存在社会生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马恩全集》46卷上37页)。既然如此,人口状况如何,就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人口与社会和经济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人口与社会和经济必须协调发展,保持相互适应的比例关系。但是,社会主义之前,根本不存在自觉的有计划的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而人口的发展也就不能不是盲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范围和特定时期内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体。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即“两种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两种生产”客观上要求二者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互适应关系,这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能否保持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能否保持平衡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8.
传统人口行为的经济分析:理论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一个人口行为经济分析模型,在以往人口经济理论强调人口的生产-消费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人口的产权保护变量,重新构造家庭的人口决策目标函数。模型的均衡结果表明,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保护产权的考虑使传统家庭的最佳人口数量超过仅仅考虑生产功能的最优劳动投入水平,从而出现“有控制”的“人口压力”。应用模型的推论,分析明清两代的家庭规模数据与作为产权保护制度安排的宗族制度南北差异的关系,结果证实了模型的经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计划生育“三结合”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吕红平一、计划生育“三结合”是“两种生产”一起抓的深化和总结,解决了人口生产和经济工作相脱节、两张皮的问题,找到了两种生产相结合的切合点和统一点。“两种生产”的理论在我国已讨论多年了,但始终未能找到“两种生产...  相似文献   

20.
根据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原理,我们知道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一样重要。所以在制定宝鸡市中长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人口发展对本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人做为生产者的同时,又是消费者,既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又是发展经济的目的。人口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组成了一个重要的“共生链”,应全面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来衡量人口发展快慢的得失,使我市人口规模及其增长速度能与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