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民主中的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理顺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平台,即人民政协。从人民政协角度分析了协商民主理论实践的中心环节是公共协商,探究了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实践的困境,并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实践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有着天然的联系,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其理论和实践所积累的宝贵资源又成为推动未来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动力,而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需要从思想观念的认识层面、体制机制的完善层面、理论研究的推动层面入手,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首次对协商民主理论作出了新的定性,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作用,尤其是基层政协的协商民主面临认识上不到位、渠道不畅通、程序不规范、形式不灵活、成果没实效等实践困惑的背景下,创新基层政协工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基层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和发展要在协商主体、协商渠道、协商程序、协商形式和协商成果上不断尝试创新,才能充分发扬民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使命。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个新使命,对于推动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人民政协置于国际视野之中,从协商程序的设计、协商与决策的关系、协商的非政策功能等三个方面,对人民政协和国外专门协商机构进行比较,以期更好地认识人民政协的比较优势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政策建议: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夯实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基础;深化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加强与国际学术界交流,讲好中国协商民主的精彩故事;借鉴国外专门协商机构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专门协商机构制度。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理论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中国协商民主理论虽不及西方完善,但我国有丰富的实践探索。自中共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指导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实践,其中尤以以人民政协为载体的参政议政、民主协商最为突出。人民政协是我国协商民主的最主要形式,同时政协也在践行民主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人民政协特别是基层政协在民主协商的实践中却面临着困境,主要表现为制度化水平低,参与平台少,参与效能低等问题,没有真正体现其协商本色。基层政协实现民主协商需要社会资本、公共理性、公民社会等作为基础,从协商民主基础这个视角来分析社会资本和公共理性对于基层政协发挥实效的基础作用,以期对基层政协民主协商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体之一,政治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协商民主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和主渠道得到广泛认同和普遍实践,相较而言,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主体属性体现不足.新时期加强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建设,既要加强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载体的建设,更要从观念上和行动上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入地推进协商民主注入了崭新内容,赋予了新的使命,对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本刊组织了这组笔谈,从不同角度对“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进行探讨,希望对深化认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需要处理好协商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的关系以及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一个中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之路;两个重点即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文化的建设和协商实体规范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应该遵循协商民主的核心理念。协商民主对理性、包容、妥协以及协商主体间自由、平等等核心要素的坚持和贯彻,人民政协在履职过程中同样要遵守和执行。同时,协商民主自身存在的缺陷,人民政协也要尽可能避免。唯其如此,才能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界别协商作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又一大创新,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界别性、专业性、协商性和平等性。同时,界别协商作为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的又一创新,在协商民主审视下,还存在协商主体参与意识、协商能力不足,协商客体公共利益性、平等性缺乏,协商过程开放性、公开性欠缺的问题。从原则、形式、难点等维度,探讨界别协商的推进思路,能够弥补上述不足,并能将界别协商打造成人民政协又一大品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协商民主理解的实质,是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形成、民众参与要求日益高涨和多党合作逐步活跃的情况下,对如何整合群体利益、扩大政治参与、推进社会和谐而作出的一种政治选择。随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已逐渐显现出协商民主的某些特征和趋势。协商民主的发展需要制度上的建设相配合,要大力完善和丰富协商民主的形式,要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还要处理好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同其他民主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协商民主是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其核心概念是公民参与和政治协商。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在公共利益、政治参与、妥协包容、尊重少数等方面具有诸多契合。借鉴协商民主理论,对于人民政协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国家制度层面的民主形式,具有丰富的议政资源,健全的组织体系,基本的制度保障,良好的工作基础,广泛的社会影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如此,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还具有合作功能、资政功能、民意功能、监督功能、共识功能等独特的功能、价值与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协商民主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协商民主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人民政协是中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是执政党完善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内涵,指出需明确的几个关键问题:协商主体,也就是协商民主与谁协商,协商主体间的地位又是如何;协商渠道,也就是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协商结果,也就是协商要实现什么样的结果,达到什么目的。考察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现状,指出主要问题为人民政协作用有待加强,协商民主缺乏制度化规定及协商民主的程序规范不严格。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及严格协商民主的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16.
人民政协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把协商民主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就应该做到: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断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按照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遵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设计和安排,努力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协商民主是20世纪末期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是在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吸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商民主理论传入中国,激起了中国政治学界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协商民主制度激发了政治参与和公民自治,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因此,仔细梳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家关于协商民主概念的论述,理清协商民主作为一个政治过程所应该具备的要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吸取协商民主理论的精华来指导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有基础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立法协商是人民民主权利实现的重要路径,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一种保障和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立法协商的民主之源,“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是我国立法协商最早的源起和实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立法协商的前提和基石,坚持人大对立法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在立法的全过程中贯穿广泛的、多层次、多方式的协商活动.使更加多元的利益和诉求,能够充分表达和沟通,在基于人性的感性诉求和理性节制之间,通过协商达成更加和谐的平衡,体现良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优良传统。人民政协具有协商民主的巨大优势,中央与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这一沟通、协商的民主制度,尤其是基层协商民主在改善党群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大家有目共睹。近年来,我国基层民主、村民自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不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基层协商民主也存在不少问题。寻找出路,走出困境是目前中国基层协商民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命题,明确了人民政协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渠道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渠道作用,必然要求进一步扩大人民政协的影响力。根据人民政协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市州以下政协组织的情况,扩大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必须着力解决好一些政协组织不敢发声、不善发声、不能发声、不会发声的问题。当前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从加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高度,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和实质,去掉各种思想杂念,发扬民主,勇于发声,发出好声,为民发声,扩大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