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苏文 《社会科学》2006,2(1):41-49
高郎桥近代民居小区是以沪东棉纺织厂区的北片纱厂区为轴心,以5000余棉纺织女工低收入职业群体为主体,以棚户简屋为主的棉纺织工人聚居区。自20世纪初,纱厂区、棉纺女工群体、棚户简屋区三者在高郎桥共生并存,延续35年之久,形成紧密结合的综合体。这一近代民居小区的主要特征是以外来人口为居民主体,以纱厂工人、半就业贫民为主体的就业结构致使居民家庭收入相对偏低,构成近代沪东工业区低消费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罗萍 《江汉论坛》2012,(7):109-114
1919-1937年,当绝大多数中外纱厂聚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时候,少数民族棉纺织企业另辟蹊径,迈出了深入内地设厂的步伐。期间,裕华、大兴、大华三个彼此相联的民族棉纺织企业先后成立并设厂内地,继而构建了三足鼎立雄踞华中、辐射华北和西北的裕大华纺织集团。以内地乡村购销市场为依托的城乡互动的棉纺织产业链是裕大华成长发展的基石,裕大华由此不仅避开了东部沿海中外纱厂竞争的漩涡,而且赢得了购销取近的市场竞争优势。裕大华立足"内地-内需-乡村"市场的企业发展路线,展现了后发型国家充分发掘本土经济内在动能,实现城乡双主体平等互动的工业、半工业、农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一条工业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20年代湖南女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2 0年代初 ,上海厚生纱厂赴湘招募五十名女工 ,就厚生纱厂待湖南女工的“办法”问题 ,一批关心中国劳工问题的人士围绕所招女工的人格问题、工作时间问题、工资待遇问题展开了深入论争。这场论争对唤醒国民关注劳工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20年1月底至2月初,上海厚生纱厂到湖南招收女工一事在湖南省会长沙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在长沙《大公报》、《湖南日报》、上海《时事新报》、《星期评论》等报刊上就此事展开了激烈辩论。时任《新青年》主编的陈独秀选择其中的15篇文章,加上自己的评论《我的意见》一起以“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编入《新青年》的劳动节纪念号(第七卷第六号),这组文章反响甚大,影响深远。后人甚至认为此文标志着陈独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形成。而参与其中的穆藕初、朱执信等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朱执信(1885-1920)是孙中山先…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历时既短,且发展水平低。以相对发达的棉纺织工业而言,在企业治理方面,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统益纱厂在其主要投资人不能从事具体经营的情况下委托庚兴洋行代理经营,说明当时中国并未形成职业经理人市场,委托机构代理,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在统益与庚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的权利和责任不对称,表现为权利很大,而责任机制则尚不健全。庚兴以代理人地位主导统益,最后对统益实现了收购重组。  相似文献   

6.
1920-30年代国内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也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被引入、内化和吸收的过程,在具体技术引进方面,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机器设备是最先被提到引进议程的。武汉地区棉纺织企业技术引进的任务更多的时候是由裕华纱厂、申新四厂等大型棉纺织企业来承担,并主要通过在华洋行的代理、派人出国引进和国外厂家的推销等方式来完成。武汉不同棉纺织企业技术引进模式的不同,对其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今天国内的民营企业在对外技术引进方面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代史上,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步步加深,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面广量大、与国计民生关系至为密切的棉纺织手工业的状况格外引人注目.长期以来,人们多认为鸦片战争后汹涌而来的外国棉纺织品冲垮了中国的棉纺织品市场,摧毁了传统的棉纺织手工业生产,造成了中国棉纺织手工业的衰败和破灭.这几乎已经成为近代经济史研究中的定论.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工人群体的壮大,以及西式教育的影响,工人群体逐渐受到社会重视。如何将业已发展壮大的工人群体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从而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统治,国民政府采用了"工人教育"形式。通过对工人教育的兴起、筹划与实行、经验启示等方面的考察,分析,从而管窥国民政府时期工人教育的总体概况。  相似文献   

9.
学界一般以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标志,把“五·四”运动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前一阶段是以学生为主力军的各类知识分子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后一阶段是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包括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而六月三日则被作为这两个阶段的分界日。笔者对划分的标志没有异议,但对六月三日作为“五·四”运动后一阶段的起点觉得不够准确。理由是: 首先,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不是六月三日而是六月五日。史料记载,六月三日乃至四日,国内工人并无政治罢工的举动和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工人阶级的政治罢工开始于六月五日,即上海日资内外棉第三、四、五纱厂和口华纱厂、上海纱厂等处的工人罢工。以后罢工运动才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0.
利益群体多元化是当今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特征,它是在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群体为主体的传统社会结构中展开的。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弊病,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在一系列政策的主导下,利益群体出现多元分化的态势,由此也导致了群体间的利益冲突。在政策的主导下,冲突中的渐进和谐是利益群体多元化的现实趋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6.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7.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奎 《社会科学》2001,38(7):13-17
以新的视角研究政治信念 ,特别是对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进行研究 ,对于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强化理论创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学说、原则、理想的真诚信服和执著追求的态度。信念包括政治信念、道德信念和生活信念等 ,其中政治信念是人生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那么 ,今天为何去探索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呢 ?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就在于 :在社会主义运动暂时的低潮时期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 ,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