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我国生育政策与生育水平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梳理现存文献和进行国际比较认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大大低于更替水平,且现行生育政策仅能有效控制大约6%的育龄妇女。在低生育水平已持续了近20年、理想子女数大约仅为2个孩子、现行生育政策对个体生育行为的控制作用大大减弱的情势下,未来维持低生育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只要能够有效控制各类人群的第三胎生育,推行现行生育政策与"放宽二孩、杜绝三孩"的生育政策之间差别就不会大;而如果超生是某些人的特权,就既会大大降低生育政策的公信力,也不利于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3.
从历史发展看 ,现代生育文化替代传统生育文化有其必然性 ,在社会转型期建设现代生育文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计划生育领域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需要。因现代生育文化对人们生育观的形成和转变有着指导、改造、调控的功能 ,故建设现代生育文化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4.
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与稳定低生育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的重点在农村。而农村目前存在干部认识不到位、依法行政不规范、宣传教育不深入、队伍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应采取强化宣传、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正确导向、有效管理等措施 ,以确保农村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取得了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的成绩。未来 10年是巩固这一成绩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计划生育工作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得到极大提高 ,这为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抓好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 ,并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根据湖北省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目标 ,分析了实现该目标面临的诸如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具有超前性、不稳定性 ,传统婚育观念的影响长期存在等等挑战 ,并据此提出了树立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观念 ,建立基本工作框架 ,确定相应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及关注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的生育空间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了计划生育跨世纪工作目标和任务。铜山县计划生育局在认真学习讨论的基础上 ,结合本县实际 ,提出了抓标治本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围绕地处西部贫困地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应如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问题,归纳、分析了该州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并阐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年统计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剖析安徽省妇女生育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生育模式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安徽省虽早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但生育水平起伏较大,存在着反弹势能,且皖北、江淮和皖南三大区域之间生育水平发展不平衡.当前全省应当平稳推进现行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优化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0.
低生育率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生育转变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利用181个国家1987年以来的数据,研究了不同国家生育与经济关系变迁过程及模式。研究发现,大多数国家生育水平的下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生育水平下降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同步发生只存在于少数国家的某些发展阶段;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但生育水平却在持续下降,甚至低于部分发达国家,出现了生育转变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中国生育转变超前于经济发展,生育率在经济腾飞的早期就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而且在生育下降到较低水平二十多年后才成为中高收入国家。一方面,未来中国需要警惕生育水平继续下跌或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是生育水平依然有继续下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准确的生育水平数据是制定人口政策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在制定河南省人口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评估河南近期的妇女生育水平,分析河南省生育水平特点和面临的压力,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对策建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三十多年,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人口控制效果,基本达到了政策的预期目标。但学界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得失的争论与调整的呼吁也愈演愈烈。梳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背景、过程、内容、法规及配套政策,综观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如何评判,可以发现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正反两方的观点分歧在于对人口规律和中国未来人口形势的认识不同。坚持政策从严或维持现行政策,是以人口数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为论据基础的;建议适度放宽政策,是以人为本、调整人口结构与提高人口素质为出发点的;后者更符合我国人口政策实践的实际状况与人口发展的需要。在低生育水平下,尽快调整完善中国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而严峻的人口形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全国和30个省区未来51种生育方案近百年模拟和对人口数量控制、年龄结构改善利弊得失的对比权衡可知,与2020年开始实行一代独生子女政策相比,尽快二孩方案在人口年龄结构上并没有显著优势,而它们的分年龄人口数和人口总量将会有较大差异,前者将稳定在一个适中的或较小的规模上,后者将稳定在一个庞大的规模上.研究生育政策,制定人口战略,既要考虑年龄结构不要过度老化,也要考虑年龄结构相对稳定;既要追求战术性的阶段性优势,更要追求战略性的久远性优势.结合中国已有的大规模人口和年龄结构优化的总体要求,可以选择在2020年实行大、中口径的一代独生子女政策.此项政策在公平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具有九大优点,可以平稳地实现我国计划生育的"自着陆".  相似文献   

14.
妇女地位的提升对降低生育率有着重要作用。在低生育水平的湖北宜昌农村地区,数据分析表明,家庭权力在生育决策中产生重要影响,男性的生育观念更为传统,男性主导家庭权力可以提高家庭的生育意愿,而女性拥有越来越自主的生育决策权力以及更理性的、以核心家庭幸福为准则的生育观,但在这部分地区,没有证据显示妇女当家会直接降低生育率。因此,在妇女家庭权力日渐提升的趋势下,为防范极低生育水平、提升农村家庭的发展能力、为妇女生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环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既是我国政府面临着人口增长过快给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建国后的二十余年在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上出现失误的深刻反思。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不仅使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还有效地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同时,我们对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而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究竟能对人口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假定今后维持“全面二孩”人口政策不变进行了人口预测。结果可知:城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并不会带来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高峰期最多可以新增出生人口400万;政策调整会提高人口峰值,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延缓劳动力供给的衰减速度,但作用微乎其微。从其他国家的人口发展经验看,生育率的下降趋势似乎不可避免。因此,“全面二孩”并不是生育政策调整的终点,应继续监测生育水平,进一步调整生育政策;建立和完善“家庭友好”政策体系;从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应对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育政策调整会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对未来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生育政策调整幅度设定三种生育政策实施方案,运用队列分要素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农村人口预测模型,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2014-2035年中国农村人口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方案一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将进一步缩减,到2035年,人口结构金字塔呈“倒三角”形态,人口发展的衰退趋势明显;方案二中,农村出生人口规模会明显增加,到2035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方案一有所缓解;方案三中,农村出生人口数进一步增加,到2035年人口结构将更加年轻化,人口发展较为稳定。可以说,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有利于缓解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性矛盾,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对托幼服务概念辨析和类型展开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政策、实证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托幼服务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在我国已实施全面两孩的政策背景下,国内托幼服务相关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相关政策和实证研究缺乏本土化的理论指导;第二,缺乏对托幼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系统研究;第三,尚无对托幼服务社会效应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过去一年里,人口学界对中国生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目前生育水平的估算和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选择,同时对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也日渐关注。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作概括性的回顾与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