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指出:“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13页)。神话是艺术家涉取创作灵泉的宝库,而艺术家亦通过创作的媒介为神话的传播沟通渠道, 从表象看,神话颇似荒诞无稽之谈,但就其实质而论,它却包含人对大自然及人类自身深沉的思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流变的探索、解释、畏惧、敬爱;反映了古代人征服自然,征服自我,超越生死的想象、愿望和膜拜。故神话的发生和机制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神话是作者不详、来源难以考稽的故事,被唯物主义者认为是古代人类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存在的原始理解及其所作的非科学化的、借助于幻想的解释,因而被认为是与现实中的“人话”相对的一种非现实性的虚幻的精神现象。“神话般的”也就是不真实的。但是,现代理论却不再如此认为了。“神话”尽管不是以人类科学理性为前提的对世界的解释,仅仅是原始人以感性为基础的“原始思维”的结晶。但正因为此,“神话”体现了某种永恒性和普遍性的真实:  相似文献   

3.
一神话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原始社会的神话不仅是初民对世界认识的反映,而且还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和途径。神话是把它创造出来的时代的世界观,是那个时代的人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隐喻研究只限于对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如今隐喻研究已超越语言本身的范围,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本质.在Lakoff和Johnson(1980)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隐喻概念,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隐喻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概念来表达抽象的概念.隐喻使人类认知思维对不相关的事物产生相似联想,利用对不同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开拓了人类认识事物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中、日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是民族精神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 ,是民族文化最悠久古老、最顽强健壮的生命之根。“氏族社会的各种宗教行为和神话都不是真正个人的东西 ,他们实际上是某种集体意识的表现。”1 因此 ,要认识和剖析一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文化的真正本性 ,神话是关键命脉所在。  中国和日本 ,作为隔海相邻的两个东亚民族 ,在其文化的史前时期 ,都曾经产生过丰富而美丽的神话 ,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中日神话各有其形成的本源 ,无论在内含气质或外观形态上 ,两者皆不尽相同。中国神话庄严而含蓄 ,洋溢着人与神斗争的色彩 ;日本神话勇武而外露 ,显示着…  相似文献   

6.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成员之一,历来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从神话的产生、传播、审美到未来的发展无一不被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先前的神话解释,随着后来文艺思潮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观点。神话的释源功能与历史功能渐被重视,一些文艺批评家如荣格、弗莱等通过自己的学说证实了相隔久远的神话极其相似的原因——不是所谓的影响传播,而是作为人类共同心理素质的产物,即集体无意识的产物。神话的功能也不只是单纯的人类幻想的产物,而是有根有据的人类对所面对的世界的解释,各民族通过类似的情节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具有历史价值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体文化,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关于人类的身体及其象征的符号文化.这种符号文化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而进化的.只不过我们的考古学家所能发现的东西并不太丰富,所以借助于文字记载下来的神话、民间故事、远古传说甚至是现存于地球某个角落内的未开化部落习俗来考察和追朔原始社会初民是怎样以他们特有的人体语言和表现方式建构起他们的人体文化,常常成为人体文化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于是,神话将成为我们研究人体文化发展的第一站,也是一个令人激动不已、目不暇接的始发站.  相似文献   

8.
龙蛇之辨与阴阳之化——说龙在中国神话哲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艳  李俊标 《唐都学刊》2007,23(4):22-26
在中国神话中存在一个鱼-龙;龙-蛇对应转化的思维模式,它所叙述的是人类生命由盛而衰、由死而生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变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龙相当于“道”的概念,它以亦阴亦阳,界乎二者之间,而又超越三界的神性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的传统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使用“哲学文化”这个概念,有三方面原因:1.对青年专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备程度的要求提高,提出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辩证思维的必要性;2.哲学知识的作用加强了,它已成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基础,3.近几年来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对文化及其本质和内容的认识有了新的解释。文化表现在人类社会的一切结构构成中,是人类社会各种领域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张文安 《求是学刊》2004,31(3):110-114
寓言是中国古代神话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战国时期形成的"夸父逐日"神话是由道家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寓意在于讥讽夸父式违背天道不自量力的愚者行为。用进化论和自然神话论解释而来的原始社会父权制确立的反映和自然现象的反映等结论不能成立。摈弃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采用文化要素分析法,用中国文化来解释中国神话是21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对精神分析的十大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据说,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对一个人的行为提供了“真正的”解释,这个解释是这个人在一位精神分析学家的帮助下获得的。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真正特性。精神分析可能已经展示了无意识的思想、信念、动机、目的和情感。在《无意识》(1959年发表于《心灵》)这篇论文中,I.狄尔曼(I.Dilman)说:“那些我们作为‘弗洛伊德所发现的精神深处的无意识’而加以谈论的东西是一组创新,‘精神分析的奠基者’使用它来研究人类精神”。(第446页)对于这个“创新组”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我提出十点质疑。狄尔曼欲使这个关系非神秘化。这个工作所面临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唐启琴 《生存》2020,(1):0170-0170
神话都有离奇的情节,大胆、夸张的想象,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产生、日月星辰的存在以及山川地形、自然天体等作出解释。古代神话不仅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是相当优美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神话故事虽然不多,但神话就像璀璨的明珠一样吸引着天真的孩童。神话类语文课堂既要上出神话文体的特点,又要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想要寻求两者的完美结合,上出“神话与语文味”,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科学精神,是指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点特点,简单来说,就是以客观的态度来研究对象,从中找出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人类固有的,也不是每个民族共有的。它根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活动之中,是历史的产物,也必然经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科学精神最初是在古希腊哲学中产生的。泰勒斯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水,冲破了原始神话拟人观,第一次把自然和人分开,开始了就自然本身研究自然,追求自然的原因的道路,树立起科学精神。古希腊初期的自然哲学家从神话转向自然,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但是他们理解的自然是包括社会人事在内的一切东西,还没有把自然和人完全区分开,他们的自然观里还留有原始神话拟人观的残余。智者和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到地上,开始了从自然哲学向以“人事”为中心的哲学形态的转变,使科学精神在新的领域中得到了发展。然而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在当时,特别是在新的领域中还不能战胜神话和原始宗教。亚里士多德在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同时,以目的论的拟人观为更高级的宗教形态打开了大门,为科学思维方式臣服于宗教神学准备了条件。培根在新的历史活动中,排除目的论的拟人观,坚持自然是存在于人之外的客观对象,强调在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自然的规律,进而改造自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树立起科学精神。本文的目的在于弄清培根是怎样重新树立科学精神的,以及他采取的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实用理性和科技发展共同终结了古典神话,将之送入精神文化的历史博物馆。然而,神话思维和神话意识则共时性地隐匿于人们的心理结构之中,对文明和文化依然施加了重要影响。在现代和后现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神话以变形的方式潜藏于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里,演变为一种当代意义的神话形式,继续发挥着强大的心理功能和扮演着意识活动与形态助产士的角色。当代神话的典型表现是科技神话、消费神话、英雄神话等样式。它承袭了传统神话的符号和结构形式而又有所发展和变异,尤其是借助于科技手段,它获得了更广泛、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迅捷密集的传播方式,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原始神话与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面反现人的本质的镜子,认识文化的活动也是人的自我观照活动,可以说,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原始神话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记录,通过剖析原始神话及其原始文化就可能揭示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本文通过对原始神话的考察,认为在西方原始神话关于神、人、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恋意识、自卑意识和““认识你自己”的意识。而中国原始神话则表现为神人相通的特点。文章认为,西方原始神话中“认识你自己”这一问题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由此,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神话时代结束,而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时代来临了。  相似文献   

16.
马汉广 《求是学刊》2012,39(4):121-126
小说《英仙座流星》在重述古希腊神话故事时,通过转变叙述视角,建构起一种新的时间模式,把回忆与体验、历史与当下、神话与现实置于一个共时性的空间,在缠绕延展中形成对历史和文学本体的质疑与反思,进而对个体和人类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而其对人类未来的观照,又最终指向了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从而表现了约翰·巴斯重述古代神话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7.
人类语言的本质问题似乎是语言研究的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不少语言学家和哲学家曾通过对比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系统的区别,探讨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交际系统的一些内部结构特征。本文通过总结Bickerton(1995)的有关阐述,讨论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系统的本质区别。笔者认为,人类语言的复杂性是任何动物交际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其中句法(syntax)是人类语言所特有的结构体系,它体现了“人类语言的核心”,是“人脑的一种内部机制”(Bickerton1995)。至于人类语言(句法)的起源,需要我们去探求的方面还很多。目前,句法的起源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8.
《青岛画报》2022,(4):78-81
圣米歇尔山城堡位于法国芒什省诺曼底距离海岸线两公里的一座小岛上,是法国著名历史古迹、天主教朝圣地、旅游胜地.这里是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天主教第三大圣地.建造伊始,它就充满神话色彩,它是天使的宠爱之地,在持续百年之久的英法战争中,它是永不陷落的要塞;它是人类建造史上的奇迹之地,是欧洲的第一奇观.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赞...  相似文献   

19.
近年可以看到有些学者重新又恢复了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兴趣,他们反对现代的正统观点,拥护对马克思历史观的传统解释,声言他们对马克思不仅解释上是正确的,而且为马克思提供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和确实可为之辩护的经验主义历史观.根据这种观点,马克思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体现了人类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性别无疑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最早也是最彻底地受到了社会生活的制约。性别特征被社会化了:性别的社会分工贯穿于一切社会和文化活动领域;强者和权力的产生,象征着某个集团的标记和代表人物的出现,社会阶层和道德标准的形成都与性别特征有关。现代人类学的研究认为,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形式中,人类的性别特征具有一种聚合的作用。探索人的产生,首先会涉及到世界的来源、发展及变迁等问题。传统宇宙学和神话学经常求助于性别的二元论,认为一切都产生于具有男女性别特征的两个形象的联合,这两种形象的结合是生命之源,是生存规律的关键。在这方面,西非的各种神话最有代表性。例如在马里班巴拉人的神话中,有一种两性畸型人的形象;在贝宁的丰人神话中,也有一种男女双重外形、能够自行繁殖的形象。在神话中,正是这些形象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生物。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