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竺柏松同志在《江汉论坛》1981年第5期发表了《关于武昌起义的领导问题》一文(以下简称“竺文”),对武昌起义酝酿时期、爆发时期和起义胜利后三个时期的领导问题,分别做了分析和论述。对前两个时期的看法,笔者是赞同的;但对竺文中关于武昌起义胜利后的领导问题,我认为有必要作如下商榷。竺文说:“武昌起义胜利后,是指10月11日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成立湖北军政府后  相似文献   

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革命烽火迅速向中华大地蔓延。内地各省纷纷响应,举兵"独立"。这一历史巨变,也震动了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的内蒙古地区。在山西革命党人发动和影响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归绥、包头等地陆续爆发了反清起义,革命烽火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3.
吴禄贞(1880—1911),字缓卿,湖北云梦人。十七岁入湖北武备学堂,十八岁赴日本留学入士官学校骑兵科,二十岁时结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并加入兴中会,中间曾回国参加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又赴日继续学业。一九○二年毕业归国,任武昌普通学堂教习,积极宣传革命。一九○三年十一月与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发起组织华兴会。一九○四年后打入清军内部,历任清军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马队监督,并曾去西北考察。后任帮办延吉边冬到东北,曾与日本侵略者交涉“间岛”问题。不为日屈,立场坚定,遏制了日本吞并延边地区的野心,升副都统,并被派往德、法两国阅操。回国后任新军第六镇统制。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爆发,为谋划在北方组织武装响应赴滦州约张绍曾,蓝天蔚等举兵反清,又去石家庄与山西革命  相似文献   

4.
吴禄贞(1880年——1911年)湖北云梦人。早年留学日本,追随革命,对孙中山“尤倾倒备至”。1900年,自立军起义,吴禄贞受孙中山之命回国参加起义的筹备和领导工作。起义失败后返日本,继续求学。学成归国后,制定“以改换新军头脑为成事之根本”的革命方针,在湖北新军中“鼓吹革命,不遗余力”,为湖北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禄贞因此在湖北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的威信。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曾打算拥戴吴禄贞为军政府都督,并派人与之联系,只是由于远水解不了近渴,才将黎元洪推举上台。总之,辛亥革命前,从吴禄贞开始其政治生涯之初,就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1903年“拒俄运动”之后,更成为革命的骨干分子之一,积极地从事革命的组织和宣传工作。他长期匿身于清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意义上说,彪炳史册的辛亥革命是以清末辛亥年一举成功的武昌起义命名的,因为后者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这场起义不是孙中山和同盟会直接领导的,而是在所谓“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引爆并取得胜利的,所以长期以来,无论是视武昌起义为“总理第十四次起义”的国民党史家,还是新中国的一代史学工作者,人们除了对被誉为“打响首义第一枪”的湖北新军工程营代表熊秉坤谈论得较多外,对发动和组织湖北新军革命士兵的有关领导者的研究显得很不重视。  相似文献   

6.
新疆辛亥革命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在此影响下,新疆也举行了起义,革命的战火燃烧到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噶尔、哈密等地。新疆的辛亥革命从革命的发生、发展直至结局都与武昌辛亥革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因此,新疆的辛亥革命属于辛亥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  相似文献   

7.
湖北军政府是武昌起义后建立的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府。解放后史学界曾对这一政府的政治、军事活动作过研讨,而对它的财政措施方面的研究却很少。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武昌起义胜利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曾一度被认作民国中央政府,以鄂军都督执行中央政务(见《辛亥革命回忆录》六,第242页),对促进全国革命起了重要作用。军政府成立之初,处境是相当险恶的,随时有被中外反动势力绞杀的危险。军政府要巩固自己的阵地,除必须迅速扩大革命武装,打退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外,还必须在内政、外交、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制订出革命的方针政策,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建立巩固的后方。在这众多紧迫的任务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财政措施,成为当务之急。湖北军政府领导人深知,  相似文献   

8.
黄花岗闽籍烈士应为23人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农历3月29日,广州爆发了震动世界的广州黄花岗之役。这是武昌起义之前,革命党人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有深远影响的反清武装起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其予以很高的评价:“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全国久蛰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相似文献   

9.
武昌为首义之区,一地发难,全国响应,辛亥武昌起义名垂青史,湖北革命党人的首义之举自然功在全国各地之冠。然而远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伊犁,当时也有一部分湖北籍革命党人为响应武昌起义而发动了伊犁起义,并取得了胜利。这一起义因新疆地僻人稀,加上时代久远,革命者的事迹现在鲜为人知。1901年(光绪27年),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缓和人民日益不满的情绪,西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前的武汉民族资产阶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11年10月10日傍晚武昌城新军营房爆发起义枪声以来,历史已向前推进了整整七十年。然而,以武昌起义为高峰的辛亥革命究竟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是单纯的“反满”斗争,还是带有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国内外史学界的认识不尽相同。产生歧见的基本原因之一是,对于中国当时是否已经出现民族资产阶级,看法尚未统一。我们认为,辛亥革命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形成,尽管其力量还十分薄弱。辛亥革命从酝酿、爆发到失败,所呈现的独特格局,正体现了领导这次运动的幼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性格特征。 20世纪初叶,中国民族资本初具规模的地区,一是江浙,二是广东,三是湖北。本文拟对辛亥革命“首义之区”——湖北武汉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1.
也谈共进会和同盟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共进会是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地区最有影响的革命组织之一,它与文学社一起,共同发动了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但是,关于共进会与同盟会的关系问题,史学界看法并不一致,笔者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管见,希望得到批评和指正。 研究共进会和同盟会的关系问题,不能不回顾共进会诞生前后两湖地区各革命组织的演变情况。1904年2月,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革命分子在长沙成立华兴会,策划联络会党在慈禧太后七十寿辰之日(11月16日)于长沙起义。同年夏,武汉各界革命分子吕大森、胡瑛、宋教仁、欧阳瑞骅、刘静庵、张难先、曹亚伯等发起成立武汉第一个革命组织——科学补习所。不久,黄兴来汉商量起义计划,要科学补习所在武汉策应,后  相似文献   

1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1912年3月11日黄钺在甘肃秦州(天水市)发动武装起义,成立甘肃临时军政府。这次起义不仅有力地支援了陕西民军,扭转了西北的战局,而且打破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企图在兰州重建封建小朝廷的迷梦,对辛亥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关于黄钺其人和当时秦州的政治经济情况,有关论著却很少涉及,本人拟在这方面做一点拾遗补阙的工作,就教于读者,错误之处,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正> 恽代英(1895——1931年)是发动武汉地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青年运动的领袖,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恽代英在早期(即从他在武昌中华大学读书时开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为止)写了许多宣传唯物主义的文章,特别是对认识论作了较全面、深刻的探讨和论述。本文试就他早期的认识论思想作一概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探究武昌首义成因时,必须对湖北,尤其是武昌的学界给予足够的重视与研究,这不仅因为学界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湖北的武昌是当时革命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汇集地之一,而且更在于:第一,辛亥革命“在比较更完全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只能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来领导,而这阶级的领导是由其知识分子来体现的;第二,湖北学潮的发展和革命团体的壮大,与新军首举义旗,有着有机的、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探讨张之洞办企业的活动对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引进先进机器设备——武汉地区工业生产力的一次飞跃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武昌和汉阳筹办了十一个近代企业:汉阳铁政局(1890)、湖北枪炮厂(1890)、湖北织布官局(1891)、湖北缫丝局(1894)、湖北制麻局(1898)、湖北纺纱官局(1898)、武昌制革厂(1903)、白沙洲造纸厂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九一三年的二次革命,是孙中山发动的一场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革命运动.广东是二次革命的重要战场,探讨二次革命在广东的酝酿、经过和结局,对于认识和了解辛亥革命在广东最终失败和军阀统治局面开始形成,将有一定的帮助.一一九一一年十月,武昌起义告捷.胜利的消息促使广东革命形势重新高涨,同盟会香港统筹部在广东迅速作出响应,革命党人领导民军在各地起义,十一月九日,广东也告“和平光复”.  相似文献   

17.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政府采用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五族共和歌》作为“国歌拟稿”,其中第一句曰:“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显然,南方政治精英视革命为“旧邦新造”的一次努力。  相似文献   

18.
蒋翊武是武昌起义的总指挥,他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使反清起义成功的路子,从而对辛亥革命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革命的主要力量问题上,孙中山主要依赖会党,蒋翊武则主要依赖新军中的革命力量;在起义地点方面,孙中山一直在华南发动武装起义,蒋翊武则盯在武汉;在起义的时间问题上,同盟会中部总会对于革命形势的发展估计不足,先是定1913年为大举时期,后黄兴又希望推迟定于1911年10月上旬发动的起义。蒋翊武则于10月9日果断下令揭竿而起,由此引发了全国性的辛亥革命。蒋翊武在实践中,为推翻专制的清王朝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辛亥"宫廷政变"计划源自载涛与载泽的继任内阁总理之争,是宣统朝隆裕、载沣权力互制使然。其目的除拥戴载涛继任内阁总理,采取武力胁迫激进立宪之外,更有发动宫廷政变,限制隆裕干政的意图。该计划始于康、梁一派重要成员潘若海的献策,原定于辛亥年"八九月间"实施,但因突然爆发武昌起义,遂演变成为滦州兵谏。宫廷政变计划的决策人物是载涛等清廷权贵,康、梁一派只是宫廷政变计划的参与者。梁启超并不知道滦州兵谏的发动详情,更没有"直接策划"滦州兵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是以武昌起义爆发后清王朝的宣统皇帝“辞位”为标志的。辛亥革命的总目标,是推翻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新政体。可是革命爆发后,并没有能够一举将清王朝埋葬,而是一度形成了“共和”与“专制”的对峙局面。限于当时的形势,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速定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