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足社会全体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目的。它反映了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应该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切工作的根本出  相似文献   

2.
在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八五”计划中,精神文明建设当前不可忽视如下三个问题。物质温饱与精神温饱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只满足物质需要,忽视精神文化需要,就会造成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失衡。如若一方面是富裕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却是文化贫乏、精神空虚,这样,就难以充分持久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已越来越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这是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它规定着在研究我国的消费问题时,决不能局限于物质消费,同时应该认真研究精神文化消费。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地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努力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如果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消费的需要,即使在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方面做得更好,这不能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已经…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人为本是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 ,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权益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坚定不移地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使生产的发展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结合”。“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这就是说,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使人民生活条件得到必要的保证和提高。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国民经济才能持续高速度稳定向前发展。在建设中要正确处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的关系,二者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犹如骨头和肉的关系。所以,在确定生产性建设时,必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城镇住宅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刻内涵及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指出,“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可以说,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宗旨和落脚点,我党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为之努力奋斗,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需要是指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一般说来,又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购买能力的需要,即现实的购买力,二是实际需要,即进一步改善生活的需要。前者即指供求关系中的“求”,它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货币收入。后者与前者不同,它总是大于有购买能力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际需要有-部分是能够满足的,能够实现的,而且满足的程度将愈来愈大,其满足的形式是通过逐步增加现实的购买力,购买力的增加表示满足程度的增加;实际需要有一部分由于现有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还不能满足,还不能实现。这种实际需要与有购买能力的需要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抹煞。这样谈实际需要,会不会把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欲望”引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呢?会不会陷入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划不清界限呢?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忧虑。事实上,我们说在共产主义下实行“按需分配”,这个“需”显然不是指有购买能力的需要,而是指实际需要。我们平常所讲的“发展生产,满足需要”,就包括着有购买能力的需要与实际需要二者。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个直接目的,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目的。因为从一般意义上说,任何社会生产都是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不满足人及其需要的生产,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2页)可见生产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是,能否说,任何社会生产都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自己的直接目的呢?不能。社会生产的直接目的,必然从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换句话说,生产方式怎样,生产的直接目的也就怎样。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目的。要服从于生产的直接目的。例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榨取奴隶和农民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以满足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是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全体人民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依托共劳共享,由低水平到高水平循序渐进地享受到更加富足的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的历史进程、发展趋势,是“谁之富裕”“缘何富裕”“何种富裕”“靠何共富”“如何共富”的集合体。其中,全体人民是其享有主体,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是其享有客体,共劳共享是其发展动力,循序渐进是其行动策略。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公平正义、协调发展的价值理念。面对共同富裕的弱项和短板,应通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政治上民主化,人民群众真正当家做主,经济上现代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的特征。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以后,经济建设成为我党一切工作的中心,而经济建设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胡耀邦、万里同志最近在西藏说:“我们共产党的唯一宗旨是为人民谋幸福、办好事。”“我们共产党就是要为西藏人民、为全国人民、为全世  相似文献   

11.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行为过程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惩治腐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现代化》2009,(3):F0003-F0003
经协商,拟于2009年8月在北京中关村举办“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主题是“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文化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文化现代化是文化领域的现代化,文化生活是人类的精神生活。人类生活有两大需要,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生活需要与日俱增,文化与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研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正是为了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分步骤地组  相似文献   

14.
冯霞 《社会科学家》2022,(6):150-155
“和谐”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生活经验的历史沉淀,京族传统海洋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和谐”价值观。这种“和谐”价值观体现在京族与自然(海洋)的和谐、京族社会的和谐以及京族人民精神(心灵)的和谐之中。京族传统海洋文化涵养“和谐”价值观的逻辑理路体现为:京族海洋物质生产生活中的和谐因经验而被理解,从而形成“人-海”和谐“、人-人”和谐;京族海洋精神文化中的和谐因信仰而得到传播,这种信仰广泛包含在京族的语言文学和美学艺术中;京族海洋制度文化中的和谐因习惯而践行,从而具有持久而深沉的生命力。京族传统海洋文化涵养“和谐”价值观的逻辑理路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其一,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突出和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其二,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主义”政治属性;其三,要深挖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制度生活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其四,要借鉴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与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我国的第三产业比过去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更不能适应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寻找其落后的根源,并进而从理论上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体或部分劳动者所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不允许任何人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反过来,人民群众的消费又促进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唯物史观进行阐述时,提出无论是人类活动,还是社会历史发展,其源动力都来自于人的需要。将需要理论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结合,能揭示出在新时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进而推动个人与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运用需要理论对“人民”“需要”等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还能揭示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实践原则和路径;正确看待“个人”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推动“政府”与“市场”形成合力;准确把握人民需要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物质需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张闯天同志的文章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无产阶级政权的最主要任务,则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了”,并批评那种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比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比发展经济更重要”的错误意见。张闻天同志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它只有这样一个目的,而不能有别的目的。”这义正词严的言  相似文献   

19.
一1956年我们党在“八大”就曾经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随后的实践中并没有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肯定“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精神共同富裕”这一命题,精神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与人民群众一道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精神生活也应该齐头并进。共同富裕是全面的,不仅是追求物质上的丰富,更是精神生活的富裕。思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其提出的“必然性”,领悟内容构成的“实然性”,通过“应然性”找到一条通往现实的实践路径。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的三重维度,追本溯源、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文化产业精神产品的生产提“质”增“效”;以人民为中心,协调推进城乡区域文化一体化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共同建设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精神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