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之 《中华魂》2014,(17):39-40
邵燕祥是我曾经十分喜爱的诗人。那时是解放初,我足一个高中生,我喜欢朗诵他的诗,记得当时曾在大庭广众之下朗诵过他写的一首歌颂新中国的长诗。匆匆一个甲子过去了。最近读到他写的一些文章,竞恍然有隔世之感。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与《山西老年》接触是在1999年,那时我在乡党委办公室工作。因为要写一篇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文章,就借了一摞《山西老年》找资料。本来只是要找一些相关的内容,但是无意中发现其中的许多文章都很有意思,所以就把那一摞《山西老年》一页接一页地看下来了。记得当时还有不少同事都拿去看了。大家都觉得,杂志办得不错,有思想,有深度。我也没想到,办给老年人看的杂志这么受人欢迎,但是我更没想到自己能与《山西老年》结下这么深的机缘。我先是从乡机关调到县机关工作,2003年初又通过公开招考调到晋中市委老干部局工作,开始了我与《山西老年…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说过,他写小说总是有感而发的。“我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遭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解决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所要写的主题。”①“如有些很热心的青年同事,不了解农村中的实际情况,为表面上的工作成绩所迷惑,我便写《李有才板话》;农村习惯上误以为出租土地也不纯是剥削,我便写《地板》。”②同样的理由,赵树理写了《福贵》。福贵是一个被旧社会逼的流入下层社会的所谓“下等人”,不但地主阶级歧视他,而且连村里人也都说“他是一个招惹不得的坏家伙。”赵树理写这个小说的目的是:“那时,我们有  相似文献   

4.
初次接触《山西老年》是在2001年秋。那时,我已退居二线,工作不像过去那样忙。一次,我去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办事,偶然发现了一本封面鲜艳好看的刊物——《山西老年》。出于好奇,我顺手拿起翻看,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刊首寄语”——《生活着,就要亮起来》。这是一篇蕴含无限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5年,于1997年离岗退休。非常幸运,2009年上级领导给我们订了一份《山西老年》。当时因为是刚刚接触,没有引起重视,随便看看就扔在一边。后来,每月一本陆续给我寄来,这时我才认认真真阅读起来。在阅读中我发现《刊首寄语》写得很精彩。其中,《不为"境"困》对我启发很大。因为当时我已退休,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的心里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那样的失落感和自卑感。我就是在这种精神压力下反复地、细心地阅读了这篇文章。文中用实例和深刻的哲理启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6,(8)
我从来都没觉得我妈妈是个作家,我觉得她就是我妈妈。我知道她写作品大约是在1945年,她写《关于女人》的时候,那时妈妈辞去了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家里就靠爸爸一个人赚钱,而爸爸又得了肺炎,几乎都要死了,不巧那时我们家又被盗了,本  相似文献   

7.
书香     
“爷爷,我的《唐诗三百首》呢?”放学了还没到家,声音就早已破门而入了。可进去了,一点动静也没有,爷爷正拿着《三国演义》在老爷椅上认真地看着,还不停地比划着什么,好像他自己也融入书中了。还未得到书香补养的我,大叫起来,爷爷这才醒悟过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爷椅,还有那带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给毛泽东写了封贺年信去,说算是向毛泽东请安的,还寄去自己于一九三三年夏写的一首词向他求教。因为那时道路传闻,说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已在革命斗争中牺牲。有天晚上,李淑一做了一个梦,梦见丈夫回来,样子非常狼狈。她哭着醒来,和泪填了一首词《菩萨蛮》:  相似文献   

9.
维吾尔族作家祖尔东·萨比尔的创作生活,早在六十年代初就开始了,那时他以青春的热情倾注于诗歌创作,之后转向小说。他曾说:“我曾尝试过诗歌创作,并在一九六一年发表了第一批诗作。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写短篇、长篇小说,因为这类体裁的创作,在我的民族还是薄弱的。”从七十年代初开始,他写了第一批短篇小说,如《转到夏牧场之后》、《早起人》、《巴哈尔大叔》等,这些尽管只是他起步时的试笔,但小试锋芒,已显露出  相似文献   

10.
魏莉莎博士(ELIZABETH WICHMANN),美国夏威夷大学戏剧系副教授、亚洲戏曲部主任。她1979年至1981年在南京大学进修汉语和中国戏剧,因在南京大学礼堂演出京剧《贵妃醉酒》而获“洋贵妃”美名。 那时,我在南京大学留学生科工作,常与留学生打交道,也就与她认识了。1996年初,我负责主编《当代海外汉学研究》一书,曾写信向她约稿,希望她能写一篇关于她是如何把中国京剧移植到大洋彼岸的文章。很遗憾她工作太忙,没有  相似文献   

11.
桌上放着欣文同志写的《回忆愿坚同志》一文。这是刊登在《山西老年》1994年第7期“往事漫忆”一栏的文章。文章写得质朴感人,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的深情。看完它,我热泪双垂。 我和愿坚共同生活40多年。从1949年我参军到部队起,就和他一起在报社工作。结婚后不久我转业上大学,毕业后虽分配到地方工作,但却一直朝夕相处。在这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中,  相似文献   

12.
景超、实秋: 景超底第二号、第三号信,实秋的十月一日信都收到了。听说实秋近来的Productivity很好,可喜可喜。我到美以后,成绩也出我冀料之外;近来的诗兴尤其浓厚;大概平均起来,一个礼拜也有一首。作《忆菊》后又有新作三首。秋来洁阁森公园甚可人意,上星期六、星期日我在那里整个地蹓跶了两天。新作的三首都在那时产  相似文献   

13.
我在县里从事文字工作,前个星期天,早晨刚出门便碰上正准备下地的邻居刘大哥。他问我:“老弟,快订下一年的报刊了吧?”并放下工具,和我谈了起来.他去年开始种药材,但收了药材没人要,主要是吃了不读书、不看报、不会科学管理的亏,他表示明年说啥也要订份报纸、杂志什么的,学点知识,长点见识。要我给他参谋参谋,看订什么好.我说:安徽有个《专业户》杂志,里面的文章多数是种养加工获得成功的农民朋友写的,同时又有以权威人士、科研人员写的文章,实用  相似文献   

14.
肖复兴 《社区》2009,(17):36-37
扬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40多年前,我读中学,看到了诗人闻捷写的《史可法墓》的短诗,很为诗和诗中所讴歌的史可法感佩,对扬州充满想象。后来,读到清经史学家全祖望那篇著轵的《梅花岭记》.看到他记述的史可法壮烈殉国的场面:大兵如林而至之际,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死前,他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下。”少年的心.被一腔壮怀激烈所燃烧.对扬州更是无比向往。扬州,在我的心里,是史可法的扬州。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50年代,我们办《红楼》。向林庚先生约稿。林先生很痛快地答应了。他为新创刊的《红楼》写的是一首典型的"林庚体":红楼你响过五四的钟声你啊是新诗摇篮旁的心为什么今天不放声歌唱让青年越过越觉得年青那时不仅我们年青,林先生也很年青。那时我们无知,不知道与林庚同时,还有一位叫做朱英诞的诗人。而诗人朱英诞在当时以至以后的数十年间,都在人们视野之外,有很多时间是在燕园门外海淀的乡间,默默无声地为诗  相似文献   

16.
浩气永存     
<正> 我曾读过沈从文先生写的《记胡频》与《记丁玲》印象很好.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一期刊登陈明同志的文章——《丁玲在推迟手术的一年里——关于丁玲复出后四篇文章的琐记》.文章约用一半的篇幅反复强调沈从文一而再地“对丁玲缄口不提“他写过《记丁玲》.原因是文章的“失实”“编造”,歪曲胡也频、丁玲与革命的关系.”我感到非常惊奇.为此我重读《记丁玲》,也找到了《诗刊》发表丁玲写的《也(?)与革命》,想懂得其中的真意.  相似文献   

17.
<正> 当前,未来,我们的诗歌将走向哪里去,也就是说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令人困惑的问题。尽管诗歌界有过多次讨论,但迄今没有得到公认的答案。 我和诗歌结缘,早在上初中时期,那时我抱着一部《古唐诗合解》,就自己能理解和喜欢的部分读熟了几十首;同时也学着写。又在一位一方名士焦老师的影响下,写过不少反映时事的长篇歌行,还偶然发表过两首。高中时期,一位姓樊的老师提倡五言古  相似文献   

18.
各位同志、各位同学,非常高兴今天能来参加“张炜文学周”开幕式.张炜今年才36岁,才写了12年,就写了400多万字的作品.他这样写下去,写到我这个年龄,我不知他要写多少,可惜那时我也许看不到了.但我们今天看见他了,当我们离一个人远的时候,我们往往把他想象得非常丰富、非常独特,富有个性化,一旦靠近了,又觉得他很普通.张炜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青年.我想时间会说明一切.张炜是一个典型的作家,一个真正的作家,作家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那时我就认为他能有大的成就.就象到了春天杏花就要开,到了秋天山楂就要  相似文献   

19.
星期天到古旧书市淘金,在一堆“文革”期间的旧资料中,偶得一本《鲁迅诗注》,让我喜出望外。鲁迅一生写过许多诗,他的诗与他的杂文一样,是匕首,是投枪,是文艺宝库中的珍品。但他的诗,生前没有编成专辑出版,除《集外集》比较集中地收录了新诗6首、旧体诗43首和《集外集拾遗》收录17篇早年诗文外,还有一些诗只见诸其他文章中。因此,对系统学习、欣赏和研究鲁迅的诗,带来了诸多不便,需要从不同的鲁迅著作中去查找。而1968年3月,由南京大学中文系编印的《鲁迅诗注》,不仅将鲁迅一生写的诗汇集在一起,而且一一作了注释。《鲁迅诗注》虽然是“文革…  相似文献   

20.
以小说家名世的周立波,在整个“左联”时期没有写过一篇小说。那时,他从事翻译理论工作,读了大量的世界名著;创作,除了几首不惹眼的诗,只写过为数不多的散文、杂文(散文在近几年重新引起了注意,而杂文却仍然罕被提及,尽管他的杂文颇有艺术功力)。凡此种种,对于此后造就为小说家的周立波,都是有益的文学准备。单就这段生活而言,他作过简括的叙述:“我在上海十年间,除开两年多是在上海和苏州的监狱里以外,其余年月全部是在……亭子间渡过的。”(《亭子间里·后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