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平 《淮海文汇》2003,(3):24-2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通过市场经济来发展先进生产力,这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实现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必须通过市场机制(价格、竞争、供求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特别需要强调德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这是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重要保证。因此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依靠法律来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的运行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 ,把市场运行纳入规范和法制的轨道 ,保证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同时 ,思想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要提倡以德治国 ,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法制间四个方面的关系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 随着市场经济规模和领域的扩展,市场体系日益复杂庞大,市场经济关系的覆盖面、触及面越来越广,简单的契约关系已不适应其发展要求,即单靠“私权自治”或“意思自治”的自发运行发展已不可能,其契约关系就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对整个社会实行法治。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保证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实际上宏观调控手段中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最终也必然归结为法律手段,必须由法律来武装和整合,受法律的监督和限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并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商品供求的经济。在社会化大产生和社会经济活动异常复杂的条件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保持社会经济活动的顺利运行是不可能的。所以,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并注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就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所谓市场机制,是指由在市场上直接发生作用的价格、供求、竞争、风险、利率、汇率、工资诸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制约及作用的机理,其中最主要的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首先,价格机制,是在商品市场竞争过程中表现的市场价格与市场供求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及其发出信号的功能,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按照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是价值规律的表现,社会主义企业是独立的或  相似文献   

5.
“我们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学会用法律来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的运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把市场运行纳入规范和法制的道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的发展。”①江泽民同志的这番话是教导我们: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行法制,实行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走法制的道路?这是市场经济内在的本质的要求1.法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为谁生产,其目的在于效益最大化,通过日益开辟的、发达…  相似文献   

6.
经济机制刍议杨玉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这一目标模式实现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充分重视和完善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于是,“市场机制”的概念越...  相似文献   

7.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由于市场作用带有自发性而政府职能具有自觉性,因此政府必须正确把握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与运行机理,才能最大程度上克服市场机制的消极作用,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功能。现实表明,我国政府在一些领域夸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另一些领域又抑制了市场机制的功能。为此,只有科学把握市场机制,才能既发挥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又发挥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篇大文章,要做好这篇文章,必须加快法制建设,尽快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环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是一种保障性环境,它是从立法、司法和执法的角度来考察市场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其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运行机制、市场调控手段、市场约束保障系统都必须法制化。因此,在全社会是否形成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如法律规范是否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说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社会制度、公有制等三个关系论述了市场经济的性质:同时,论证了市场经济的“五力”作用:给企业以动力、压力、活力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好四大环节、强化法制建设,学习理论来指导实践。总之.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现代化形式,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用国家制度、国家权力保障市场机制正常运行,这一点无疑是必要的。但是有个重要的前提千万不能忘记:市场规范制度化、法律化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一切制度和法律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也是靠人来遵守和执行的,它不可能摆脱“人”这个根本条件独立实现和存在。市场规范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只是经济社会生活的运行方式和原则的政治抽象。这种政治抽象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关键取决于主体个人的观念及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取向。也就是说,任何落后与不发达不仅仅只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东西部地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 ,所呈现出的经济上的差距 ,分析了差距存在原因 ,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东部地区经济的大力发展是靠市场制度来运行的 ,西部虽然拥有较好的资源优势 ,但没有转化成经济上的优势 ,在经济发展中 ,国家应为西部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使市场经济充分发育、成熟。西部企业要主动画向市场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优势。西部经济要发展 ,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传统的人事计划调配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了。在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化的人力资源需要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其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通过对人事制度改革中成本与效益,即经济利益关系这一理论的量性分析,就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系统庞大的现实,来正确选择人事制度的改革方式,构筑人事制度改革的新举措: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科学的社会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完善和加强人力资源的法制建设。为人力资源在市场机制下的重新配置创造完整的制度框架和社会环境,保障改革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3.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有效的基于个体自由竞争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 ,必须有一定的道德秩序予以支持。在一定意义上说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也是信用经济、道德经济。当前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还很不完善 ,失信行为盛行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的严重障碍。因此 ,必须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入手进行社会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十四大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它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法制建设。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迫切需要。十四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社会主义法律体制已基本建立。但是许多法律是在从产品经济向产品与市场相结合的过渡阶段制订的,用这些法来解决市场经济中发生的问题,往往会产生法律与现实的冲突。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法制建设上必须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立法。抓紧制订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如关于劳务市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现代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金市场、产品市场、劳力市场、创新开发和技术利用等方面胜优汰劣的配置资源功能,并适应市场经济国际化和一体化的客观需要,发展我国的经济;政府将生产资料经营权交给企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有健全的法制作保证。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种新经济体制,要求经济在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下运行,以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提高效率,迅速增强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因此,加快培育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项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必须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作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合理而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它体现着一切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要求和作用,本身不存在“姓资”或“姓社”的问题。但在我国,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其运行又具有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高等教育如何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作者提出了几点看法: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等教育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机制,要把握好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既不能完全引入市场机制,又要适度引进市场机制的某些手段;高等教育要加快改革步伐,需要理顺国家、学校、社会和市场四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自我约束机制,并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改革的根本命题是统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对财产制度的要求,通过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为市场经济塑造财产基础.传统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认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了社会主义引入市场机制的步伐.这一认识在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中逐渐得到纠正: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没有矛盾;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动态所有制格局下,市场机制可以被引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可以相容.因此,改革的历程,也是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历程.本文在描述这一历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说明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制度性力量与市场经济体制性因素相互结合,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调整。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内含的自发性品格在发展中也愈发强烈地暴露出其相互间的冲突与抗衡态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所有制、多元分配方式中包含一部分资本主义私有成分。这部分资本份额达到一定比例,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到一定水平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较长时期地出现相对需求不足;“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逐渐变成了“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生产与人民群众相对落后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的信号提醒我们,剥削和分化造成市场不能出清的程度相对于我国现在的低水平生产已经不容忽视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求对剥削与分化不断作出评估与调控。为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均衡运行,建立一套调控这个体制矛盾的调控理论和手段、调控指标和目标体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