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献资料 ,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夏文献资料匮乏的状况 ,为人们从总体上了解西夏文献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另外 ,出土的西夏文献材料对于传世的汉文西夏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一 )可以据以补充大量的新的西夏史料 ,使我们对西夏历史的了解更加全面、系统。 (二 )可以据以修正以往汉文西夏史料中的疏误。 (三 )可以据以考证汉文史书中对西夏历史语焉不详的记述。 (四 )可以据以印证汉文史书的记载之实。还为研究中国古代印刷史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2.
西夏医学研究是西夏科技史研究领域内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其主要原因是资料缺乏。《俄藏黑水城文献》的公布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本文以《俄藏黑水城文献》(主要利用其中的文物考古资料即出土的医方 )及其他西夏文文献为主 ,结合相关汉文文献和藏文文献资料 ,拟对西夏医药学状况作比较全面的探讨 ,对西夏医药成就及其特点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3.
史料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史料的搜集、校勘、考订和编纂,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西夏史研究工作的深入,研究者花了很大的心血进行西夏史料的搜集和整理,韩荫晟同志的《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就是这方面代表性的成果。西夏史料主要包括西夏文文献和汉文文献两个部分。据《宋史·夏国传》载,西夏设有翰林学士院负责修实录。西夏法律书《天盛年新改定律令》第十章“司次行文门”,有史院一名。这些可以说明,西夏曾设有纂修实录、国史的机构。可惜这些实录  相似文献   

4.
黑城分例文书中的属相纪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3~1984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对黑水古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汉文、西夏文、畏兀儿体蒙古文、八思巴文文献,其中以汉文文书数量居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时间集中于元代和北元时期。这是研究当时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由于以往学界多把重点放在研究俄藏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方面,所以,对这批汉文文献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其中,分例文书所反映的属相纪年更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在我国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出土了大批西夏文文献和汉文文献。在汉文文献中以佛经为多数。其中有一种刻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经末有一篇西夏天盛十九年的施经发愿文,尾题记有职官名称“太师上公总领军国重事秦晋国王”①,但未记人名。在以前所能见到的西夏文和汉文资料中,也未发现西夏有关于“秦晋国王”这一封爵的记载。那么,这个在西夏中期权位显赫的重要人物究竟是谁呢?据笔者考证,他不是西夏皇室嵬名家族中的人,而是把持朝政近二十年的权臣汉人任得敬。为了说明这一点,还需要对发愿文本身和有关文献进行对照分析。下面首先引录部分发愿文:  相似文献   

6.
关于满官真的历史,史书上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载,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亦甚少。我们所看到的有关文章,多般注意满官真诸鄂托克的考订,却很少探讨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近年来,蒙文历史文献的大量出版,为包括满官真在内的蒙古各部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我们利用这些史料可以补充汉文史料之不足,纠正汉文史料之误。本文主要利用蒙文史料,参考有关汉文史籍,对满官真的有关问题提出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近百年来,学者对汉文西夏文献整理和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六类,即文献综述、专书或专题考证、专书整理、文献辑录、史料考辨、海外访书与书目编修。对汉文西夏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有重大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丰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有助于西夏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有助于西夏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使相关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西夏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西夏出土文献很多,但所见碑石较少。2013年9月,河北邯郸大名县陈庄村出土了一方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所立夏、汉文合璧"宣差大名路达鲁花赤小李钤部公墓志"。此墓志的发现增添了新的西夏文碑刻品类,是具有重要学术和文物价值的收获。鉴于此墓志是有元一代最早的一方西夏文、汉文碑刻,显示出元代西夏后裔的民族传承、墓葬特点和文化特色,具有特殊的文物和学术价值,十分稀见,建议定为一级文物。希望对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对出土墓志相关地区从民族学、社会学的角度予以调查,以便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秦河东郡置县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文献记载秦代历史地理的资料很少,难以窥见其全貌,有关其地方设置的郡县情况更是不清。但近几十年大量考古出土的秦文物涉及到秦代的历史地理,这就为研究秦郡县问题提供了传世文献所不能见到的重要史料。利用秦文物和战国秦汉城市考古等有关资料,结合文献,可以首次考证出秦河东郡设19县的情况,以补史书之缺佚。  相似文献   

10.
西夏文《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是目前所发现的为数不多,兼具汉文、藏文、西夏文三个文本的西夏文献之一。本文在林英津女士《西夏语译(尊胜经)释文》基础上,进一步对英藏、内蒙古藏西夏文本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各藏卷西夏文本《尊胜经》至少有9个不同的版本,分属于合刻本、单刻本、写本和石刻本四个系列。通过对题记及部分语言材料的对勘,可以推论,《尊胜经》的西夏文译本和汉译本据藏文本翻译而来。以此同期、同源性的藏文本、汉文本作为对勘材料而进行的西夏文藏传佛教文献解读,于西夏语言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夏文《新修太学歌》考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新修太学歌》原藏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是黑城遗址出土文献中的一种。1986年,日本学者西田龙雄予以抄录并用日文翻译,作为论文《西夏语“月月乐诗”之研究》的一部分,发表在《京都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25卷上。这首诗赞美的是西夏仁宗乾祐二十三年(公元1192年)重建太学(国子监)的事情,其中叙述了西夏太学的形制和功用。鉴于有关西夏太学的资料史书失载,近年来的文物考古也没有这方面的发现,所以它仍不失为了解西夏太学的一份绝无仅有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十四个方面对2010年西夏研究成果进行了扼要介绍,认为该年西夏研究成果以考古、政治、宗教、文化、语言文字、民族为主,所用资料以汉文文献或以有汉文底本的西夏译本为主,西夏文文献研究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3.
《俄藏黑水城文献》收录有几组有关材植、胶泥、漫土等建筑材料的文书,有关学者已对其中若干文书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以上文书的几十个残片实际上可分为材植行文和胶泥、漫土入库账簿两大类,并专门对入库账簿进行了复原研究,最后形成了西夏以年度为单位逐月逐日逐人逐组登记驮数并押印为记的入库账书式,推断其性质为西夏的年度专项物资入库账,年代应在西夏乾祜二年(1171年)或前后。其意义和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入库账书式丰富了我们对西夏文书种类特别是汉文文书种类的认识和了解,对研究西夏文书制度尤其汉文文书制度具有原始史料的文献意义;账簿文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夏脚户的组织规模和运营规模,是反映西夏交通运输史的珍贵资料,是研究西夏库藏史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4.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佛说圣大乘三归依经》译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次公布了西夏文德慧译本《佛说圣大乘三归依经》,并提供了全文的录文、详细的解读和注释。通过与现存黑水城出土汉文本的逐字对勘,知晓了西夏文本当是依照汉文本而译,这一事实,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夏时期某些译自梵文的番、汉两译佛经的翻译程序。同时,借助同时代精准的汉语译文,我们也可以对西夏字词的用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以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卖地契为材料,从民间法的视角,研究了卖地契中的亲族权利、官私转贷、违约责任和证人等问题,并就其特色与汉文契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尽管西夏文契约与汉文契约存在着一定差别,但在形式与内容方面,相类似的方面更多,因此与中国传统契约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6.
创建黑水城出土文献研究新的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金波 《河北学刊》2007,27(4):85-88
黑水城文书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以后的又一次重大出土文献发现。对于这批珍贵文献,史金波从文物、文献和史料以及学术等三个方面对其价值进行探讨的同时,指出了在录文、定名和断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黑水城出土汉文文献的研究情况作了探讨。白滨从文献出土地辨析与文献甄别、文献缀合以及文献残卷的拟题与断代等三个问题入手,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个例对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解析。孙继民对文献的朝代构成和学科定名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黑水城文献的朝代构成中可确定的是唐、五代、辽、宋、西夏、金、伪齐、元(包括北元)诸朝;目前流行的"西夏学"一语不足以涵盖黑水城文献的性质,围绕黑水城文献而兴起的专门学问用"黑城学"或"黑水城文献学"定名更为恰当;此外,他还对"黑城学"与"西夏学"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杨倩描认为,俄藏黑水城宋代军政文书不仅可以对两宋之际以鄜延路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史料作一定的补充,而且对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宋代制度、事件、人物的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黑水城宋代军政文书与宋史研究——以鄜延路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倩描 《河北学刊》2007,27(4):95-98
黑水城文书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以后的又一次重大出土文献发现。对于这批珍贵文献,史金波从文物、文献和史料以及学术等三个方面对其价值进行探讨的同时,指出了在录文、定名和断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黑水城出土汉文文献的研究情况作了探讨。白滨从文献出土地辨析与文献甄别、文献缀合以及文献残卷的拟题与断代等三个问题入手,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个例对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解析。孙继民对文献的朝代构成和学科定名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黑水城文献的朝代构成中可确定的是唐、五代、辽、宋、西夏、金、伪齐、元(包括北元)诸朝;目前流行的"西夏学"一语不足以涵盖黑水城文献的性质,围绕黑水城文献而兴起的专门学问用"黑城学"或"黑水城文献学"定名更为恰当;此外,他还对"黑城学"与"西夏学"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杨倩描认为,俄藏黑水城宋代军政文书不仅可以对两宋之际以鄜延路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史料作一定的补充,而且对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宋代制度、事件、人物的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孙继民 《河北学刊》2007,27(4):91-95
黑水城文书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以后的又一次重大出土文献发现。对于这批珍贵文献,史金波从文物、文献和史料以及学术等三个方面对其价值进行探讨的同时,指出了在录文、定名和断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黑水城出土汉文文献的研究情况作了探讨。白滨从文献出土地辨析与文献甄别、文献缀合以及文献残卷的拟题与断代等三个问题入手,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个例对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解析。孙继民对文献的朝代构成和学科定名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黑水城文献的朝代构成中可确定的是唐、五代、辽、宋、西夏、金、伪齐、元(包括北元)诸朝;目前流行的"西夏学"一语不足以涵盖黑水城文献的性质,围绕黑水城文献而兴起的专门学问用"黑城学"或"黑水城文献学"定名更为恰当;此外,他还对"黑城学"与"西夏学"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杨倩描认为,俄藏黑水城宋代军政文书不仅可以对两宋之际以鄜延路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史料作一定的补充,而且对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宋代制度、事件、人物的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白滨 《河北学刊》2007,27(4):88-91
黑水城文书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以后的又一次重大出土文献发现。对于这批珍贵文献,史金波从文物、文献和史料以及学术等三个方面对其价值进行探讨的同时,指出了在录文、定名和断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黑水城出土汉文文献的研究情况作了探讨。白滨从文献出土地辨析与文献甄别、文献缀合以及文献残卷的拟题与断代等三个问题入手,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个例对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解析。孙继民对文献的朝代构成和学科定名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黑水城文献的朝代构成中可确定的是唐、五代、辽、宋、西夏、金、伪齐、元(包括北元)诸朝;目前流行的"西夏学"一语不足以涵盖黑水城文献的性质,围绕黑水城文献而兴起的专门学问用"黑城学"或"黑水城文献学"定名更为恰当;此外,他还对"黑城学"与"西夏学"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杨倩描认为,俄藏黑水城宋代军政文书不仅可以对两宋之际以鄜延路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史料作一定的补充,而且对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宋代制度、事件、人物的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瑞青 《河北学刊》2007,27(4):98-100
黑水城文书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以后的又一次重大出土文献发现.对于这批珍贵文献,史金波从文物、文献和史料以及学术等三个方面对其价值进行探讨的同时,指出了在录文、定名和断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黑水城出土汉文文献的研究情况作了探讨.白滨从文献出土地辨析与文献甄别、文献缀合以及文献残卷的拟题与断代等三个问题入手,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个例对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解析.孙继民对文献的朝代构成和学科定名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黑水域文献的朝代构成中可确定的是唐、五代、辽、宋、西夏、金、伪齐、元(包括北元)诸朝;目前流行的"西夏学"一语不足以涵盖黑水城文献的性质,围绕黑水城文献而兴起的专门学问用"黑城学"或"黑水城文献学"定名更为恰当;此外,他还对"黑城学"与"西夏学"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杨倩描认为,俄藏黑水城宋代军政文书不仅可以对两宋之际以鄜延路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史料作一定的补充,而且对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宋代制度、事件、人物的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