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马克思之前,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两种基本的形态。第一种是古希腊哲学,在这里辩证的思维还只是以一种感性直观的形式出现。第二种是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这种辩证法形式虽然笼罩在唯心主义的思辨气氛之中,但在他的著作中却有一个广博的辩证法纲要,揭示了基于理性思维基础之上的概念辩证法系统。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史讲演录》等作了详细的摘录、认真的评注,尤其是在批判、继承、改造他的概念辩证法的基础上,吸取了其中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黑格尔辩证思维的研究,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怎样描述这种思维方式,而在于反思矛盾的真实意义及其得以转化的条件:即黑格尔辩证思维得以可能的前提。黑格尔设定了辩证思维的载体"自在自为"的存在。通过对这一"前提"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隐含在辩证思维中有一个潜在的逻辑,这种从潜在走向显明源于黑格尔的另外一个设定:他者。因此,辩证逻辑由概念的自我规定转向了概念之间的相互规定。这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规定关系就是黑格尔辩证思维得以可能的前提——内在关系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指思维用来掌握客观事物,并把它当作多种规定性统一的思维具体再现出来的方法,就是思维系统全面地复制客观事物多种规定性的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抽象的方法;概念的辩证本性;概念范畴的联系与转化;认识运动的阶段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等等。由于在哲学史上,是黑格尔首次正式提出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想,所以当人们探讨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历史渊源时,就往往从黑格尔开始。但本人认为,在黑格尔之前,已有众多哲学家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全面地论述他的辩证法思想的同时,系统地探讨了认识的辩证本性,以及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的辩证法,并运用辩证法分析和研究了传统逻辑的理论的和认识的意义。虽然黑格尔对形式逻辑的批评是以唯心主义的形式出现的,但仍不失为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贡献。 一 黑格尔对形式逻辑在一定范围内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亚里土多德创立这门科学的历史功绩,是完全承认的。黑格尔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因为他实质上揭示了构成传统逻辑内容的一切基本形式。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思维方面的最大成就首先在于,他把思维形式从它们在认识过程中直接借以存在的感性材料里抽取出来,并使它们成为独立研究的对象。他说:“使思维形式从质料中  相似文献   

5.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阿尔都塞在《论黑格尔思想中的内容概念》批判黑格尔的绝对整体性的内容是不存在的,并发现黑格尔颠倒了西方哲学史上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他将被黑格尔弄颠倒了的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恢复到传统状态,为其后来“结构性因果关系”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精神"是黑格尔哲学最为恰当的标识,如何理解黑格尔的精神概念意味着如何理解其哲学。学界对黑格尔精神概念的研究一方面体现出"教条化"、"神秘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体现出"社会学进路"与"哲学进路"之互败的难题。研究泛起的重重"幻象"呼唤着黑格尔精神概念的"文本还原",如此方能使其本来面貌重现人间。黑格尔精神概念呈现出一个"定义"、两大"规定性"、四种"特征"的文本结构,它们一起共同"映现"出精神概念的一种可能定义与逻辑:精神是思维把握到的经验的总体,是一曲永恒的预设着且现实的思维与经验的交响乐;"思维"之"观念性"与"经验"之"显示"是精神体内的两道潜流,两者交互构成的"圆圈"往复循环、螺旋上升而生发出"精神"气象,精神便作为"思维"、"经验"之阴阳两极相统一的太极而存在。黑格尔的精神概念是一次认识论上的革命,同时兼具存在论上的人本意义,且为人类的存在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智慧。值得指出的是,黑格尔精神概念及其哲学与儒家学说在时空经纬中呈现出"古今中西"之"相通",互相确证着彼此潜在的巨大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费尔巴哈看来,在黑格尔注重联系和发展的历史原则中,那种以时间为惟一向度的思辨哲学方法,最终成为反“时间”的“理性专制主义”。在马克思的批判中,黑格尔的绝对方法作为应用的形而上学,具有创造一切的权能——纯粹的、永恒的、无人身的理性自我运动、自我安置自己,通过思想运动建设世界,从而把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史颠倒成纯粹思维的生产史。从根本上说,黑格尔绝时方法的形成与黑格尔颠倒日常语言和哲学语言的关系密切相关。由于在黑格尔的思辨体系中,作为有限性(时间性)存在的人是无限存在即无人身的理性实现自身的场所、工具,所以海德格尔指认黑格尔哲学仍然是在场形而上学,黑格尔时间概念是本源时间的敉平。  相似文献   

8.
康德与黑格尔关于判断分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康德与黑格尔有关判断分类的比较,指出两人思想的异同、地位及批判继承关系。康德认为他的先验逻辑克服了形式逻辑只重形式而不顾内容真实与否的弊端,建立了知性之合法应用的规则。判断即是将概念联结起来,依照三分法将判断分类并得出知性十二范畴。黑格尔则指出将判断看作概念联结的观点是一种外在理解,判断应是概念的展开与陈述,并主张结合认识发展的内容分类。黑格尔在康德的基础上使唯心辩证法发展到最高峰,这也体现了人类思想认识史由低到高,不断深化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论鲁迅的艺术趣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鲁迅的艺术趣味魏韶华回避“风格”等黑格尔主义式的概念而选择“趣味”为论题,因为我觉得清除人文科学界的黑格尔主义雾障是还原其“人”性的唯一途径。正是进行继续思考的时候,那些概念造成了思维短路。人文学者要做的也许只是指出通向艺术家心灵及其人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对自然权利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称人拥有自然权利是17、18世纪西欧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实质性精神,黑格尔于19世纪初对此作出了全面深刻的批判.黑格尔既指出霍布斯、洛克式的、由经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自然权利概念没有论证普遍性和必然性,又指出康德、费希特的形式的或先验的自然权利概念是抽象的、空洞的。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曾指出:“要思维就得有思维规定”。“对思维形式、思维规定的研究,是非常值得做的和必要的,而且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只有黑格尔系统地从事过”。马克思在1868年5月9日《致约·荻慈根》的信中也曾表示:“一旦我卸下经济负担,我就要写《辩证法》。辩证法的真正规律在黑格尔那里已经有了,自然是具有神秘的形式。必须把它们从这种形式中解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长期的理论研究过程中,自觉地对思维、思维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理论的基本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认为逻辑学的对象是思维形式及其规律,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真理的科学。黑格尔认为知性思维、理性思维是思维发展的两个阶段,前者是第一阶段,其本质在于认识事物的规定性和差别性,其基本规律是同一律,后者是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其本质在于认识事物的矛盾。黑格尔把他所谓的知性逻辑也叫普通逻辑,也就是人们所谓的传统逻辑。他为了说明普通逻辑的局限性不惜歪曲它的基本规律同一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黑格尔把所谓的理性逻辑又叫思辨逻辑,亦即辩证逻辑。黑格尔并未提供辩证逻辑相对完整的系统,他把辩证逻辑和辩证法混为一谈。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唯心主义的,非科学的,他不应作为辩证逻辑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3.
理性思维或理性认识的阶段性问题是逻辑学的重大课题。黑格尔主张理性思维具有三个阶段,即抽象的或知性[理智]的阶段;辩证的或否定的理性阶段;思辩的或肯定理性的阶段。黑格尔对思维三阶段的区分,虽然有其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一面,但抛弃黑格尔的“玄想”的形式,就会发现其中闪耀着光辉思想的合理内核。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黑格尔的思维三阶段的思想,对于开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的研究工作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思辨的逻辑"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关于事物自身的形式与内容本质相统一的逻辑学.思辨哲学研究思维的自己运动和必然发展,表现为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和规律.思辨的逻辑由于注重了客观事物本身因而能够完全把握存在,即思辨的逻辑把握客观逻辑,从而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果从康德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批判出发,考察黑格尔对该证明的典型形式——安瑟伦证明——的同情性理解和批判性改造,可见黑格尔在思辨哲学基础上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恢复。这一恢复表明了黑格尔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上明确立场,即以哲学的概念形式取代宗教的表象形式,从而以理性取代信仰。  相似文献   

16.
"类"在黑格尔哲学当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理解整个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和源头。黑格尔哲学当中的"类"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外在的思维形式,另一方面是指内在的事物本质或共相。其中外在的思维形式是主体先天所具有的,它是主体用以把握实体的逻辑方式,是对康德的先天范畴的理论推演。内在的本质和共相来源于柏拉图的理念,它是世界的本质和动力,它是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普遍性,是事物当中不变的永恒。由于本质存在于事物内部,这样,就无法通过感觉感知它的存在与否,于是"类"作为事物的本质只能通过反思才能获得,而不可能透过事物"看"本质,因为本质是离开了经验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绝对理念”的本质规定和概念性内容,并分别考察了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理念”概念的具体用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绝对理念”和客观事物和人的思维的关系,并从总体上评价了“绝对理念”概念的理论价值和现代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把无限区分为真的无限性和坏的无限性。坏的无限性是单纯的否定,而真的无限性是否定之否定。他认为真的无限是理性思维的产物,而坏的无限是知性思维的产物。黑格尔的无限观包含有内在矛盾即真的无限在本质上的过程性和其在绝对精神中的终结。无限观的内在矛盾根源于黑格尔的本体论哲学,其思维方式仍然是一种本体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辩证逻辑的历史源远流长,萌发于古代,与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这种辩证思维及辩证逻辑的萌芽具有一定的生动性、直观性,尽管还带有臆测性或猜测性,但对后人及辩证逻辑的发展有一定的启迪。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及辩证逻辑的萌芽经过漫长的积淀,直到近代,在黑格尔那里才得到系统的阐述。而黑格尔辩证逻辑的建构与对辩证思维的系统阐述又深受康德的影响。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逻辑的体系,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对辩证思维的发展、辩证思维的本质和辩证思维的思维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列宁对辩证逻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辩证逻辑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辩证法作为思维方式,其发展经历了古希腊、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四个重要阶段。西方的辩证法是基于理性之上,以概念和逻辑为形式,追求某种"先验"的形而上学认识的辩证法。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提供的是"生活智慧",是以人及其生活状态为旨归的。两者存在着内在的差异,有着诸多不同的特质,并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