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叶东梅 《管理科学文摘》2009,(5):113-113,254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2.
汪德林 《科学咨询》2006,(23):19-20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尽管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然而,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本质属性,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导致大众消费结构变化,以及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尤其是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实际需要,都为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尽管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然而,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本质属性,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导致大众消费结构变化,以及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尤其是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实际需要,都为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肖军蕊 《管理与财富》2009,(11):133-133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这意味着我们要恰当地协调好贸易和环境之间的矛盾。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表明,我国的贸易发展速度是在不断地逐渐加快尤其是出口贸易规模逐渐扩大的。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却带来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现象,贸易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凸现出来,对我国出口贸易和环境之间矛盾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0年底召开的重庆经济工作会议,描绘了重庆经济发展的美好蓝图。最令人振奋的是,重庆市正在践行普惠式经济发展模式。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弱化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新的三大动力将助推重庆经济在幸福中实现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0年5月2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上提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处于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新疆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紧跟全国经济发展步伐,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发展区域经济、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新疆的各级领导干部不可忽视经济矛盾已经成了新疆多数社会矛盾的病源,却也将是药方。因此,学习一些经济理论,在工作中扮演些经济学家角色,掌握运用些经济学家的思维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经济发展的同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影响城市生态问题的因素很多,人口是根源问题,本文针对城市人口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2010年底召开的重庆经济工作会议,描绘了重庆经济发展的美好蓝图.最令人振奋的是,重庆市正在践行普惠式经济发展模式.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弱化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新的三大动力将助推重庆经济在"幸福"中实现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梳理,笔者基于2013年及2014年1-8月的四川省工业经济数据走势,分析了当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认为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存在出口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内需疲弱、工业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政府应当规范投资环境,继续激活民间资本,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和完善支持政策,着力扩大外贸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0.
媒体和公众舆论对于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的集中报道,开始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北京方面打开信贷闸门,支持国有控股银行向地方政府支持的基建项目放贷之时,其关注度随着近年来债务数字的急速扩大而越来越高。面对快速增长的地方债务,当前中国传统主流媒体和专家普遍表示出担忧,赞同对地方债务的过快增长保持高度警惕。他们认为,地方债务的膨胀和累积会扩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恶化社会信用环境、累积庞大的金融风险、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动  相似文献   

11.
新阶段、新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一方面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捷报频传;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事件频发。这种经济报喜、社会报忧的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的矛盾现象,究其原因还是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相对滞后。我们注意到,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一般都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在前,社会发展社会结构调整在后。要形成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相辅相成的社会结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调整、改革。为此,我们必须创新社会政策,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调整社会结构。围绕这一内容,四位社会学者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由此导致的生态危机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需要正视生态问题,从生态经济的角度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新阶段、新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一方面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捷报频传;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事件频发。这种“经济报喜、社会报忧”的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的矛盾现象:究其原因还是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相对滞后。我们注意到,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一般都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在前,社会发展社会结构调整在后。要形成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相辅相成的社会结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调整、改革。为此,我们必须创新社会政策,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调整社会结构。围绕这一内容,四位社会学者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差异的负效应及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平衡性,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水平、所有制结构以及对外贸易水平等方面,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差异呈扩大之势。这不仅会影响到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加剧区域经济矛盾,助长地方主义的盛行,而且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当前时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从扩大就业、改革税收、吸引社会资本以及增加居民投资机会几个方面做起,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通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增长转变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要实现扩大就业、收入提高和保障改善的民生发展目标,再继续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使社会民众有更多途径、方式参与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党群建设就是促进企业经济活动顺利展开的主要精神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无序性企业的党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党群工作要求的机制就是按照"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弘扬正气"的主导基调,引导企业的经济发展建设不脱离实际,注重自己的经济发展规律,快速全面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7.
正贫困、收入与贫富差距扩大,危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公正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缩小收入和贫富差距,构建橄榄型社会,实现社会安定与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将是相当长时期各国不懈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面临的区域性差距、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为总量因素和结构因素两大类,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样本,定量测度了各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总量因素与结构因素对经济发展都具有显著影响。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建议国内欠发达地区选择发展路径为:以扩大投资促进总量增加,以总量增加带动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总体上看,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在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一、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20.
媒体和公众舆论对于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的集中报道,开始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北京方面打开信贷闸门,支持国有控股银行向地方政府支持的基建项目放贷之时,其关注度随着近年来债务数字的急速扩大而越来越高. 面对快速增长的地方债务,当前中国传统主流媒体和专家普遍表示出担忧,赞同对地方债务的过快增长保持高度警惕.他们认为,地方债务的膨胀和累积会扩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恶化社会信用环境、累积庞大的金融风险、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财务专家郎成平甚至在2011年年底就倡言,由于中国4万亿投资导致的债务危机已正式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