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信技术王国"时代出现的所谓"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趋向,并没有使艺术与生活合一,而是意味着艺术形态的改变、存在状态的改变、价值趋向的改变、艺术手段(媒介、工具)的改变、艺术思维的改变、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改变……。只要人类不灭亡,审美一艺术就不会消亡。不论什么样的生活特异化,都不能离弃生活,而应该既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又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2.
"乌台诗案"改变了苏轼的政治命运,也改变了其词创作的价值取向,使词在文化品格和文化层次上发生改变,得以与传统的立志之诗并驾齐驱.实现了黄州词从"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实践"的哲学即"改变世界"的哲学。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它贯彻于马克思关于自然、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基本世界观之中,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之思的基本维度。人们通过实践不仅可以合规律地改变世界,而且也通过实践改变自身,"改变"的本质就是一个实践真正的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能否成为人性的本质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键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世界的细节     
朗诵但丁诗歌的"首席肉贩"我们听到过"首席小提琴手"、"首席编辑"、"首席设计师",但我们很少听到过"首席肉贩"。这个发生在意大利"首席肉贩"身上的故事,可能不仅会改变我们的做法,甚至会改变我们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何谓"解释"?何谓"改变?"在意识形态批判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从"解释"的维度过渡到"改变"的维度的?时至今日,对这三个问题的解答,依旧不太完善,这不仅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沦为了呆板的说教,也助长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嚣张气焰。可见,基于马克思的原著文本,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自始就存在.这正是苏维埃政权最初岁月那些重大错误的原因.实践修正了理论.列宁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实现了他的社会主义观的"根本改变".而这一"根本改变"之未凝聚成全党的共识并付诸实施,则正是苏联社会主义最终失败的原因.斯大林通过计划经济回到了"战时共产主义",并把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宣布为神圣不可"改变";而实际上这种"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加强巡视监督,在改变高校"一把手"弱监状况、改变"高校体制内"监督状况、改变高校"被动型"监督状况、改变高校"滞后性"监督状况、助力高校"自主性"监督状况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巡视视角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在基建和采购方面的腐败易高发,在招生用人方面的腐败难规避,在资金运营方面的问题较严重,在各种评比中存在的腐败最痛心。高校巡视工作对于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有积极作用,但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还必须倚重于其自廉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管理组织创新必须以人为本做到"三个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管理组织是实现现代管理制度的具体保障.建立学习型管理组织是现代管理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物本管理"而建立"人本管理",改变"集权结构"而建立"现代结构",改变"单线性系统"而建立"整体开放性系统".  相似文献   

9.
歌德说过:"人人都有惊人的潜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与青春,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万事全依赖自己。"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发展积极心态、走向成功的主要途径是:坚持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相似文献   

10.
晚清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中国的发展历程从此永远地改变了。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晚清时期国际法的引进和被接受对于中国的国际视角的改变有着特殊意义。解读这段历史,可以理解中国何以成为国际"大家庭"中一员,以及这个进程何以改变中国人对待"自我"和"他者"之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环境数字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目标,改变了传统教师、学生的作用和地位,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和思维方式,正促使教学模式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同时数字化环境为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支持。构建基于数字化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教育干预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普遍存在"新生综合征",在心理学上表现为认知、行为、情绪三方面问题."新生综合征"本质上是个体原有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不能应对新环境而带来的一系列混乱.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稳定性,不是简单的"说教"所能改变的.新生适应教育的真正出路在于如何把经验教育化,然后通过教育化的经验改变认知和行为,诸如发展心理学教育,进行"尝试错误"、"心理成熟"和灵活看世界等认知改变训练,在行为上进行"学习行为"、"人际行为"、"做事行为"的训练等.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很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但是作业模式的改革却往往被大家忽视。改变传统作业的"题海战术"与全班同学作业"一刀切"的模式,改变学生习题的盲目与随意使用,改变作业"评价单一"的传统习惯,创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作业体系,这才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是在社会改变模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生领导力,旨在提升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实现积极的社会改变。众多研究表明,要发展领导力,需要关注三个水平的七种"关键价值",即个体水平的"自我意识"、"一致性"和"承诺",小组水平的"合作"、"共同目标"和"以礼相争",以及社区水平的"公民意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能够促进实现积极的社会改变。目前在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的研究中,考察其过程性发展变化的研究仍比较缺乏,因此,对领导力的过程性描述还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所认为的现实世界,就是费尔巴哈所说的"多灾多难的现实人间"。在这样的世界中,传统的私有制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人类自身全面而深刻的异化。因此,必须"改变世界"。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发现,使得对于世界的改变有了根基和现实的可能性。要切实地改变世界,既要有"批判的武器"(科学的理论),又要有"武器的批判"(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一切旧的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合理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与思想文化关系,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条件。在当代中国,改变世界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东西南北"问题,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问题,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与信念之网的编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罗蒂"信念之网"的理论模型,隐喻是在知觉和推理之外第三种改变信念的方法。隐喻通过改变词语的用法,使得语言游戏规则发生改变,改变了概念框架,从而重新编织了人类的信念之网。隐喻的产生是偶然的,体现了人类活动无穷无尽的创造性和自发性。隐喻作为改变语言和逻辑可能性空间的手段,普遍存在于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一切领域。  相似文献   

17.
《可乐》2007,(11)
小青苹果挂在枝头,对妈妈说:"我要改变世界。""好啊。说说看,你为什么要改变世界?"妈妈问。"那样,我就是英雄了。""你为什么要做英雄呢?""英雄受人尊敬啊。""怎么做才能改变世界呢?"  相似文献   

18.
全球变暖与成都低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总体上是负面的,应对气候变化实际上就是要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效率.低碳经济将改变整个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我们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这是人类未来生态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成都要实现在现代化和"服务全省、影响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就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生活,打造"零碳成都"城市品牌.实现经济低碳化、低碳经济化,创新低碳经济体制机制将成为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领着孩子到店买鞋子时,如果发现鞋子不适合孩子的脚,我们是改变鞋子,还是改变孩子的脚?——辛西娅上世纪90年代,福建省"指导——自主学习"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文化与符号学意义已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那么这个改变是怎样完成的,哲学界意识与身体的"二元论"是怎么过渡到"一元论"的,后现代消费社会中身体有怎样的现代性自我话语,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归属在哪里?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