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学刊》1982年第2期发表刘勤署同志的文章,题目是《也谈客观真理的定义——与徐飞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定义”),对我在《国内哲学动态》1980年第10期上发表的《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一文提出不同意见,我觉得有必要作一答辩,这样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深入研究是有益的。 “定义”对我文章中引用和阐述的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观点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说我在理解列宁的那句话时抹掉了在“人的表象中”五个字;二是说我断章取义,没有将这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联系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只有在这里将列宁对这个问题的提法全部引出。列宁批判说,波格丹诺夫“把下面两个问题搞混了:(一)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二)如果有客观真理,那么表现客观真理的人的表象能否立即地、完全  相似文献   

2.
真理与主体     
<正> 一关于真理的定义,一般认为,“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再进一步的解释是,“真理或客观真理”,“是包含在人类认识中的那些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第363页)。与上述对真理的解释中的某些问题有关,在一些同志的论述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推论:因为真理就是客观真理,而客观真理是人的认识中那些不依赖于主体、人和人类的内容,所  相似文献   

3.
关于客观真理的含义,历来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深入研读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就会发现把客观真理界说为正确认识的内容的传统论点有片面性;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规定,不仅只有这一含义,而且还指客观实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论证自然美在人类社会之前就已存在,蔡仪先生说: “在人类社会之前有没有美的问题,我想要考虑这个问题不妨参考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论。客观真理就包括自然界的真理,这种真理就是在人类社会之前就有的。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里曾说:‘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客观真理就是人的表象中不依赖于主体、不  相似文献   

5.
“客观真理”不能否认──与赵凤平同志商榷钟朝仁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首先提出“客观真理”的概念,并明确规定了它的含义;我国哲学界也赞同和宣传列宁的观点。对此,赵凤平同志在《关于“客观真理”的质疑》叭以下简称《疑文》)中持相反的看法,认...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一文中,专门论述了客观真理的问题.不少同志把列宁批判的波格丹诺夫的真理观概括为主观真理,使客观真理同主观真理根本对立起来.我认为,这种概括是错误的,至少是不确切的.列宁指出:“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  相似文献   

7.
读了李振伦同志在《河北学刊》1983年第2期发表的《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以下称《李文》),受到一定的启发,但是我们认为,该文提出的许多重大观点不仅不能达到他所愿望的“澄清长期围绕真理讨论所出现的众多分歧”和“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反而会将人们引向他途,所以在此同李振伦同志商榷。 一 从五十年代起,我国哲学界就围绕着什么是真理(包括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对于真理的“普遍”(《李文》的用语)看法是:真理是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一致的认识;或者真理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简单地说,真理就是人的正确认识。同《李文》相反,我们认为这个“普遍”的看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因而包括所谓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就都既不是人们的主观意识自身,也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其中既带有人们的主观形式,也有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其次,真理作为认识,当然只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或正确反映,而不是错误的认识或错误的反映。既然真理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属于主观的范围,因此人们有时称其为“主观真理”。譬如,马克思就讲过“思维的真理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  相似文献   

8.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明确提出并深刻闸述了真理观的两个问题:“(一)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二)如果有客观真理,那么表现客观真理的人的表象能否立即地、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表现它,或者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表现它?”(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客观真理?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关系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全局。列宁说:“认为我们的痞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 (《列宁选集》第2卷,第129页)。最近几年,有些同志发表文章,提出“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物质和客观真理互为形式互为内容”;“客观真理”“构成高度统一又无限多样的自然界”。这些观点值得商榷。 一 “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这种说法,搞乱了真理存在的范围和形态。客观真理也好,主观真理也好,研究二者之前,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真理,它是什么范围的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德意志意识形态》第8页)思格斯说:“人的认识的产物究竟能否具有至上的意义和无条件的真理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8卷,第125页)。列宁说:“人类思维按其本性是能够给我们提供并且正在提供由相对真理的总和所构成的绝对真理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134页)。由此可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是指人的“思维的真理”。它是人“认识的产物”,思维“提供”出来的,属于人的主观领域。离开人的思维,就无所谓真理。人是通过头脑思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客观真理”?对这个问题,我国理论界及现行的大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均有权威性的阐释和论定。例如: 刘延勃等人主编的《哲学辞典》对“客观真理”的表述为:“指真理的客观性,是人的认识所正确反映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高清海主编的《文史哲百科辞典》关于“客观真理”的解释是:“表示真理性质的哲学概念,指其理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内容”。 于恩滋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讲》对“客观真理”的含义概括为:“一是指真理包含有不依赖人或人类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1.
《纪念〈共产党宣言〉》是拉布里奥拉的经典文本.拉布里奥拉的思想转变、学术历程与《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间的关系密切;拉布里奥拉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学说的根本区别,阐述了批判的共产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客观真理性、规律性及其重大指导价值,这些解读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柳文超同志在《客观真理没有阶级性》一文(载《社会科学研究》1979年第2期)中,具体阐述了社会科学真理(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为了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真理究竟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现对柳文的几个论点谈点不同意见。柳文说:“所谓具有阶级性,是指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以阶级意志为转移,被一定的阶级利益、愿望、要求所决定的东西。”这是在告诉我们,谁要说真理有阶级性,好象谁就是把真理说成以阶级意志为转移的东西;说真理有阶级性,真理就不是客观真理了。  相似文献   

13.
1908年,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批判马赫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时,首先正式使用了“客观真理”的概念。此后,这一概念即被看作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宣传中长期沿用下来。其实,这一概念的科学性和理论价值是很值得研究的。近几年来,哲学界已有人对之提出异议,但并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以至于时至今日,所谓“客观真理”概念仍被理论界普遍使用,所谓“客观真理论”仍在一些有影响的哲学教材和有关论著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何谓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29页)真理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实践论》)实践是认  相似文献   

15.
自从《哲学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八期发表了周抗同志《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一个黑标本》一文之后,又看到一些相类似的文章发表在报刊上。他们批判林彪、“四人帮”唯心主义真理观,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对的,但他们否定社会科学真理的阶级性,是值得研究的。想通过这个笔谈会的机会,谈谈我的意见。一、社会科学真理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们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人们的主观臆断,而是依实践的客观结果。如果实践中达到了所预想的结果,那就证明,人们的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就是客观真理,否  相似文献   

16.
马小弟同志: 最近从《晋阳学刊》82年第6期上,读到你的学术短文《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是根本对立的吗?》。对你的探索精神,表示赞赏!你对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关系的揭示是有见地的。由于你登上了这个阶梯,所以使你走到了解决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关系大门的边沿。比较那些远离这一大门而徘徊的探索者,你无疑是一个先进。为了表达对你的佳许,所以我给你写这封信。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行的哲学认识论体系中,真理即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指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是等价的范畴(以下简称等同论)。但当我们仔细考虑一番,就会发现等同论存在着相当多的逻辑停论和理论混乱。各种观点、论据的说明、解释过程是自相矛盾、彼此否定的,难以自圆其说。一、等同论不符合历史事实关于客观真理问题.最初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他哲学中的有些用语和概念与客观真理概念很类似、很接近,可以看成是客观真理思想的雏形。后来到了德国的黑格尔,他从客观唯心主义的角度首次明确提出和使用了客…  相似文献   

18.
《河北学刊》1983年第二期发表李振伦同志《主观真理与客观真理》一文,认为列宁没有否定主观真理的存在,只批判了否认客观真理存在的主观主义路线。列宁对主观真理是什么态度呢?首先,他曾对黑格尔的主观真理作了批判地改造。黑格尔把真理看作是认识和对象的符合,但认为:“对象的真实性在于对象符合思维,不在于思维符合对象。”(《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第21页)列宁指出:应把“观念”读作“人的认识”或真理,“概念和事物的一致不是主观的”,认识和真理“是概念和客现性的一致(符合)。”(《列宁  相似文献   

19.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者都承认的。但是客观真理有没有阶级性,则是我国学术界长期有争议的问题,也是被“四人帮”搞乱了的一个问题。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不仅具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具有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科学真理就是客观真理,因为真理都是客观的,或真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流行的观点。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科学真理不是客观真理,科学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 为此,必须澄清几个概念: 本体论的真理和认识论的真理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把我们意识里所包含的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内容叫做客观真理”,“真理或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